05.18 走好医改之路 完善医保体系

走好医改之路 完善医保体系

经过十年的探索,我国在医改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与问题。在医改与医保的发展上,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有自己的看法。

谈医改

1

进入新时代, 医改仍存在的难点:

从宏观来看, 医改过程中还需要攻克以下难点。

第一,医改是一项周期性改革, 并不意味着一次改革就可以完全到位, 需要持续改革才能做好。

第二,医改是社会福利性改革, 百姓对这项改革期待很高, 同时需求也是不断提升、 不断变化的,很难完全满足, 这是因为医改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涉及到利益格局调整。

第三,这些年,医改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国际上并没有一种公认的、 标准的、 最好的模式, 只有合适的模式。 所以, 我们没办法去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 只能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自己的模式。

第四,医改犹如逆水行舟, 必须持续不断地改革。 如果我们节奏把握好, 改革比较到位,老百姓负担就会减轻,满意度就会提高; 如果我们停下来,改革就很难显现成效。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 耐力, 坚持不懈去努力。

2

制定和执行医改政策的关键:

医改是社会系统性工程, 仅靠一个地方、 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搞改革试点有很大局限性。 现阶段, 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领域采取的 “搞试点” 做法。 我们已在社会领域、 经济领域进行了很多改革, 开展了大量建章立制的工作, 方方面面已经建立了一套法律法规。 因此, 改革必须考虑政策的延续性。 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是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管理模式, 换句话说, 虽然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有一定的立法权, 但是, 从总体上来看, 社会各个领域都是由中央部门来集中制定规章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让地方的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单位去搞改革, 他们很难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

所以, 从这一点上来讲, 我个人建议是, 我们要上下结合推进改革, 即现在中央有明确立法的、 正在统一执行的政策, 如果调整, 就需要自上而下, 否则下边是没法动的; 如果有些政策允许地方先行探索, 在政策上有试验空间, 这些要由地方来做。 与过去不同, 现在要更强调上下结合、 上下联动。 如果在国家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让地方来改革试点,地方很难探索出一条完整的改革路子来。

走好医改之路 完善医保体系

谈医保

1

在新时代的医保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医保管理上, 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效率问题。医保基金有累积结余, 怎么样把这个钱花得更有效率是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 医保费征缴要尊重现状,不要草率地 “一刀切”。在保值增值上, 原则上是所有带有积累性质的险种都应允许保值增值投资, 否则这个制度设计是有矛盾的。 只有解决结构性问题,才能一步步分解统筹基金的压力。

二是标准问题。 一个行业发展好不好, 很重要一个体现就是有没有标准。 只有经办机构按服务人群、 职责进行人力配置, 相应的标准评价制度才能建立起来。我认为, 对于医保部门, 最有意义的评价制度是管理因素, 通过医保标准化管理, 这样出来的绩效我们认为对行业来说非常有标杆意义。

走好医改之路 完善医保体系

2

其他国家的医保体系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以德国为例, 虽然德国和我国都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但德国经过多次改革, 它的医疗保险和我国有很大不同。

最初, 德国的医保是按照行业来做的, 类似于我国以往按照行业统筹的模式来建的医保制度,现在已融为一体。 每一步融合就像我们国内的改革一样, 先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 然后再把行业统筹做起来, 再搞农村居民医保, 最后再做城镇居民医保,最终统一到一起。

德国和我国的医保模式大致相同。 从大的制度角度来说, 保险原则是相同的: 体现缴费和待遇挂钩, 权利和义务对应。 换句话说, 就是你首先要参保, 应该参保的必须参保, 参保以后才有相应的待遇。 除此之外, 德国经过多次改革, 它的医疗保险和我国是有很多不同, 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例。收入水平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居民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 在这一点和我国是一样的。 此外, 德国规定, 收入比较高的人可以参加私立保险, 也就是说德国把私立保险和公立保险做了一个整体设计, 并且进行了一个分层。 需求高的人、 有能力的人, 可以参加私立保险。 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公立保险项目的负担, 同时也允许缴费高的人享受相对比较高的待遇。 这一做法也启发我们, 究竟一个公立项目是保高端还是保低端, 还是两个都保? 如果两个都保的话,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是摆不平的。 所以, 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 都是保低端不保高端的,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此外,在筹资机构、参保机构上,它是引入了充分竞争的。 为了提供这种竞争动力, 让大家有所选择, 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德国运用市场机制来管理和运营医保基金并提供服务, 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改革工作。

第二, 德国成立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经济研究所, 对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和医疗技术进行评估。不是随便哪种药品都可以进入报销目录, 政府为其买单, 而是要经过严格论证等一系列程序。 特别是他们在评估中引入了比较科学的计量方法, 从专业角度去衡量哪个药品的成本效用更高, 通俗来讲就是性价比更高。 所以,德国不管是在药品报销的技术评估上, 还是在保险的运作上, 都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医保体系的效率提升。

第三, 德国还特别重视家庭医生。在德国, 并不是说有了保险就可以随便看病报销了, 而是要通过全科医生、 基层医疗机构来把关, 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避免无序就医带来的资源浪费。 在这一方面, 由于我国也采用了同样模式, 所以, 德国的这种模式对我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四, 德国在医疗保险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他们把一些预防性的治疗项目纳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比如, 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或者是慢性病高危人群, 尽管他现在还没有得病, 但假如医生认为他未来患特定病的几率很高, 医生会采取措施来降低他的发病率, 如20岁以上女性和45岁以上男性每年的癌症体检,35岁以上成年人每两年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体检等。这些诊疗措施产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会报销。 因此, 在预防性医疗这一点上, 德国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根据王虎峰在《劳动保障报》中采访整理而成,有改编。

走好医改之路 完善医保体系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