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一些司机宁可做黑车司机也不愿意做滴滴司机?

一思一文


有些人,去坐火车,还叫拼车顺风车,接了单拼车成功了,两单时间差十五分钟,不让接第二个人,他说还有三十分钟就开车了,让赶紧走,快点,催的要死,也不管他,照样去接第二个人,又不能取消,每个星期只有三次取消机会,他还在车上面大吼大叫,烦得要死,还骂人,气的我从坐位下面拿出来备用的菜刀,罩着他头上拍了两下,他就自己下车走了,还给了个好评,然后我就带着第二个人走了。


tp千里共婵娟


滴滴是中国网约车市场最大的平台,其占的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使用滴滴的乘客会发现,滴滴覆盖的地区非常广,不说三线以上的城市,甚至在一些稍大的乡村,用滴滴叫车一样没有问题。

不过跑滴滴的车友们会感觉,在滴滴平台跑越来越难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让本想自由的私家车主无比束缚。滴滴对车主有一套严苛的管理体系,比如推出服务分制度,服务分与司机的服务水平挂钩。而判断司机服务的绝大多数仅是依靠乘客评价。遇到善解人意的乘客就罢了,加速碰到矫情难缠的乘客,那司机就倒了大霉,稍微让乘客不满意,一个一星评价会让你几天的热情服务都泡汤。而且司机对这种情况跟平台申诉基本没戏。


此外,订单成交率的制度也让人吐槽。滴滴的实时单采取指派模式,司机接到单后才知道乘客的起点和终点,有时接到的单子起点终点不理想(比如是火车站等敏感地点,或者偏僻的地方),取消吧,成交率就不能达标,那些微薄的奖励就泡了汤,而且服务分也会被扣;去接吧,运管在那里等着,偏僻的地方回来肯定空跑。反正左右不是!



还有高额的抽成让司机吐血。滴滴现在扣掉官方所谓的信息服务费,再加上保险费,抽成比例高达25%,这让很多短途订单基本无利可图。烧汽油的车主在刨掉烧油成本后,能落下的就一两块钱,再加上空驶,有时还赔钱,简直是当代杨白劳。



所以,种种压榨司机的因素,使得广大司机对滴滴垄断市场后的做法尤其痛恨,感觉滴滴是在卸磨杀驴。想当年,滴滴为了吸引司机加盟打出“月入万元”的口号,如今司机们再看这个口号,是不是很讽刺?


吉普哥说说


跑黑车,那是给自己打工,跑滴滴,那是给平台打工,但跑滴滴,不仅仅是给滴滴打工,同时也是打黑工

为什么说跑滴滴是打黑工呢?因为滴滴平台一部分司机是私家车主,正等待着滴滴清理出局。私家车,注定成为这场网约车盛宴落寞的一份子,全民开网约车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继续从事网约车的私家车,以及从前从事网约车的的私家车,说白了都是没拿到营运资格证的黑车。


因为没有对新兴行业一棒子打死,在默认网约车发展的情况下,同时发现了网约车存在太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网约车新政在网约车运行好几年后终于出台,运管部门出重拳清理滴滴及其他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及异地营运车辆。

为什么私家车主宁愿跑黑车,也不愿意成为平台的黑车司机呢?因为要抽成,抽成费用在20-30%,但是,滴滴黑产的存在,就不能理解成为私家车主不愿意成为平台的黑车司机了,相反,很多车型不符合滴滴要求的私家车主们,极力想成为滴滴的车主,因为,那时候的滴滴,是有很多补贴给司机的,就凭这些补贴,不符合要求的司机们,就会削尖脑袋进入滴滴平台。



补贴一旦取消呢?这些黑产司机还无所谓,因为本身车辆就便宜,或者是老旧车型,还能考平台继续生活,但那些花了十多万买车的滴滴司机呢?没有补贴,补贴少了,发现投入成本去跑滴滴就是入了一个大坑,想跳出来,却不能为力,车贷怎么办?最先从事的无压力,而后进入的却是压力山大。


无可奈何,只能放弃平台专门做黑车了,本来就是平台无证的私家车主,也是平台的黑车司机,只是利用下平台的信息,或者顺风车上的客源信息来从事黑车。

与其被滴滴高额抽成,还不如单打独斗挣钱来得快。

而现阶段,与滴滴合作的第三方租赁公司,已经成为新兴的网约出租车公司,这些公司的车辆,要么租赁,要么售出,但中间的差价也不会太少,但滴滴以奖励的形式来给司机们补贴油费,加上油电混动车型省油,滴滴的那点奖励恰好能补贴油电混动车型的油费。

而私家车主们继续从事滴滴,却不能像第三方租赁公司的车型一样有油费补贴,自然,每月的收入又相差了一两千块。

这时候私家车主继续从事滴滴,已经再无优势,加上网约车新政后运管部门抓非法营运,罚款金额巨大,与其被滴滴高额抽成,还不如转入地下运行呢。

靠私家车主发家的滴滴,最后则没有解决私家车主们的身份,是不愿意解决,还是另有隐情呢?或许,是跟营运车的报废年限有关吧,如果能确保收入,哪个司机不愿意更改营运性质呢?但收入过低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提前报废自己的车辆,以及多交多一倍以上的营运保险费用吧?


墨菲辣得狠


虽然不赞同黑车的跑法,但从滴滴的目前对于司机的抽成和滴滴的发展来讲,有些车加入滴滴反而不会赚钱,所以跑黑车。其实并不是网约车平台不能跑,而是滴滴一家独大,形成了垄断,没有司机的话语权。

滴滴的一家独大,给当地相关部门和司机朋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首先,随着网约车相关细节的完善,滴滴的准入门槛过高。对于轴距和排气量的要求,让跑滴滴的车友很多都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车不符合规定。按照滴滴规定的标准来讲,基本是15万以上的B级车才能符合要求。跑滴滴的多数都是没有太好工作的平民,买B级车的也基本不会跑滴滴了。因为滴滴快车要快速合法化,驱逐快车,改成自营车辆跑快车,所以把门槛提了很高,让很多跑滴滴的,都去了黑车的阵营。

第二,滴滴的抽成比较高。在30%左右。因为滴滴没有在当地成立公司,只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运营权交给当地的代理商,将大部分的利润分给代理商,所以司机抽成比较高。因为滴滴在收购快的,收购优步,同时全球扩张,一家独大,独自定价,不考虑市场。

第三,滴滴在全国400多个城市,只有几十个有网约车牌照。因为没有牌照,以及没有给当地纳税,所以多数的地方是排斥滴滴的,但参与网约车的人数巨大,如果贸然清除了滴滴,那么这些专门靠跑滴滴谋生的司机会失去经济来源。所以对当地的不合格的网约车管理和排查比较严,可能跑了半年,被逮住一次,半年基本白跑了。滴滴的违规,带动着当地网约车的违规,但滴滴体量大,能拿得起罚款,对于司机来讲,就不幸了。

第四,车辆报废问题。正规网约车是要求将非营运车辆转化成营运车辆,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才可以。这会改变原车的使用性质,家用性质车辆60万公理报废,期间只要年检合格即可;营运性质的车辆是8年或者60万公理强制报废,而新能源营运性质的车更是6年强制报废。强制报废的制度,让买车成了问题,每年的折旧费用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第五,保费问题。黑车是属于家用性质,保费在3000多卖钱,而滴滴是属于营运性质的,转化成运营车辆以后,保险是非营运的几倍。

第六,网约车比黑车价格高。因为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强,黑车因为没有抽成和保险高等约束,价格比网约车要低,那么喜欢贪小便宜的乘客,可能会选择价格更低的黑车。在没有成熟的网约车和低价的出现,黑车有一定的空间。

综上,滴滴虽然已经算是独角兽的企业,也给中国的客运方面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贡献,但一家独大的滴滴,无视市场,无视当地政策,无视司机,引起了公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虽然不喜欢黑车司机,但同样同情他们的遭遇,有钱过日子,谁愿意去做黑车司机呢。随着其他网约车平台的强势崛起,有可能会缓解黑车司机的痛楚,让他们自愿加入正规的网约车平台。及客出行,提出以司机为中心,司机是整个网约车运营的导演,随着像及客出行这样的创新平台强势入局,黑车转正指日可待。


企业长青张老师


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许多开黑车的更多的是无奈,也与市场的需要有关。

1、滴滴的准入门槛高

网约车新政出来后,对车辆的要求有强制性的规定:

㈠车辆必须是本地车牌,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准入标准是国五,这就让一大批不符合的车辆挡在了门外,不得已开起了黑车。

㈡车辆的轴距要求在2700毫米以上,五座三厢的小轿车排量须在1.8T或2.0T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轴距要求在2650毫米以上。

要开符合新政的滴滴车,车价基本要求在15万以上,有些城市要求低点的也要12万。许多人硬件跟不上,只好去开黑车了,更多的是无奈。

2、滴滴的高抽成

滴滴经过7年的撕杀,把国内的各大对手一一击败,一家独大后,也就没了刚开始的高福利和补贴。尤其是在击败UBER后更是趾高气昂的宣布20%的高抽成,开始收割韭菜,这也让很多司机却步。黑车价格虽然会比滴滴低一些,但是扣除抽成后仍高于滴滴。

3、车辆报废问题

新政出来后,想从事滴滴的车主,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才可以。这会改变原车的使用性质,家用性质车辆60万公理报废,期间只要年检合格即可;营运性质的车辆是8年或者60万公理强制报废,而新能源营运性质的车更是6年强制报废。

4、保费问题

黑车是属于家用性质,保费在3000多卖钱,而滴滴是属于营运性质的,商业险高一倍多,这也使得很多车主铤而走险去开黑车。

5、市场需要

目前各大城市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给黑车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需求决定市场,如果打车难和打车贵的问题一直存在,那么黑车就仍有生存空间。

黑车有风险,各种手续残缺,乘客的各种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望各位谨慎选择。拒绝黑车,从我做起,点个赞吧!


天下列车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我所在地区三线城市。。(以3公里为例)黑车:路上捡客,送到地方,到手5元(起步价)。滴滴:2-3公里去接人,等人1-5分钟,送人2-3公里也是5元,去掉滴滴扣点(百分之二十)1元,在去掉信息费0.5元,到手3.5元,油钱按0.4元/公里,去掉2.4元还剩1.1元😂。如果在空车回来的话……千万不要算车损,保养,人工。。。那样算你就只能撞墙去了。所以大多数司机都跑黑活,不跑滴滴。实在没活时候才接滴滴单,大活就去,小单就拒。没办法,司机得挣钱得生活。




48年的老杨树


一,跑滴滴的收入跟它没法比。比如同样一个乘客,乘车给五块钱,不跑滴滴可以完全拿到五块钱车费,而跑滴滴只能拿到3.5元,因为平台扣走百分之三十。

二,注册了滴滴平台,保险公司有权拒赔,而保险公司是可以查到你的车辆有没有注册过滴滴平台,而跑私车,只要司机乘客不说,保险公司是不可能知道的。

三,跑私车不用看乘客的脸色,也不用担心被乘客投诉,合适就拉,不合适就不拉。而滴滴强制派单,不拉被投诉拒载,赔钱你也得拉着乘客,不然平台扣分三倍罚款。

四,私车可以议价,不合算的单子可以不去。而滴滴必须得去,下乡20公里30块钱,回来20公里空跑,赔钱没法干,也不能跟乘客私下议价,被投诉线下交易,又是三倍罚款。

五,无论跑黑车还是滴滴,最好办个正规的手续,这样对自己和乘客的权益都有保障。希望回答对你有点帮助,谢谢。





彳亍128107546


怎么定义黑车,这个还有待商榷!严格的说滴滴也在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只是作为新生事物国家给予大众和平台试错的机会。现在多地在抓缴一些滴滴违规车,无非是动了某些人的奶酪。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有司机们为什么加入进去滴滴,归根结底是进去平台门槛的限制。

2.驾龄的限制,车龄的限制

3.自身条件的限制(证件,身体等)

自身原因也有些,结合下身边跑车朋友。分享下他们的经验。

1.加入滴滴,平台抽成高。不赚钱

2.自由度,受限制。一旦加入,退出比较麻烦

3.车在行驶中一旦出险,保险公司不赔(属于营运车辆)保险费用升高

4.自己跑赚的多一点

总的来说,跑黑车的数量还是多一点。话说回来,都是为了生计。起早贪黑的挣点辛苦钱。都不容易,一旦有个好的组织和平台。落实完善现有的漏洞和不足,相信不久的将来黑车转正,指日可待!!


老彭看点


跑滴滴平台是有抽成的,每单看到的车费,到手并不会有这么多,扣这扣那就没剩多少了。而且滴滴平台有评分机制,做起来比较累,要完全服务于乘客看乘客脸色,如果遇上不讲理的,打个差评,对接单影响很大。

况且滴滴并不是在每个城市都有网约车牌照,即便有了牌照,还需要司机和驾驶车辆都有牌照才算完全合法,不然的话仍然算黑车,只不过是平台上接单的黑车,运管想要查你,还是会查你。所以很多人觉得还不如自己跑黑车划算和自在。

但是这也不是个长久之事,如果想认认真真做网约车这份工作,还是找一个靠谱有牌照的平台,给自己和车都拿上牌照,这样安心去跑车,更有保障也更安全。


出行万象


主流黑车包含两种规格,五人座小轿车以及七人座的小面mpv,小轿车大多车况成就属于非达标车辆,弟弟是不让加入的,mpv是交通出行的细分领域是黑车里利润最大最有市场的车型,往返临近市县,单程大于20公里,也是是弟弟准备布局的,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七人座的小面将以站点的形式推向市场。

mpv主要坐熟客,老司机多准点守时高效有口碑,市场总量不小,单价不到滴滴快车的3成比顺风还低,供需决定了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