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的貧民窟是什麼樣子的?

小小的問號


美國現在基本上沒有像我們印象中的平民窟了,它們分佈在一些街區裡,遊蕩在城市的黑暗中。



現在的貧民已經不是食不果腹,他們主要是在一起打架鬥毆、性亂、吸毒販毒、搶劫、幫派,黑人佔一半以上,甘於墮落或被迫墮落。


要說掙錢辛苦的反而是唐人街,被他們稱為“貧民窟”,因為裡面有很多華人或華裔人文化水平底,很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只能在這裡艱難度日。
這是一對打工夫妻在休息


貧民按通俗的說法是全家年收入不足三萬美元的,按理說三萬美元等同人民幣二十多萬,買輛汽車沒問題,美國肉糧價低天天吃肉也沒問題,但是他們不斷被邊緣化,而且其中年輕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後代很難翻身是主要問題。
在很多黑人裡婚姻形同兒戲,有七成孩子都是非婚生,

下圖這個做父親的還算好的,不過這褲子,嗨!


政府也花了不少錢安排他們,但是對他們的社區管理,社會形態及干預,醫療養老,主要對婦女兒童的關心還遠遠不夠。



由於貧民區社會次序亂,經濟活動少,消費能力差,所以超市和餐廳都不願開在這裡,有的也是理髮、雜貨、賣菸酒
、放高利貸、快餐的。


像下圖能提供夜間服務的,也大多是華人和韓國人來此冒險,鐵窗說明已經被搶怕了!
當然中餐不光賣炒菜,還有三明治和炸雞,外賣員經常被槍殺。
遇到這樣閒逛而且成堆的要躲遠一點,斜提褲子也是他們的一種時髦,能在牢裡呆過也算炫耀的資本,這就是他們的次文化。

出乎意料的是,全美的55萬無家可歸的人中,在紐約和洛杉磯的佔了一半,而且年輕人很多,他們只能在帳篷裡過節!

在美國槍支氾濫,在家裡養狗和用槍自衛,夜晚外出被打劫的概率百分之七、八十,如果遇到就乖乖把東西給他,畢竟生命比東西重要!


黃蜂二師兄




其他地方不瞭解,我想講講我眼中的芝加哥平民窟。


在芝加哥住了三年,就在世界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校區內 海德公園,這兒往前就是著名的黑人區,也就是貧民窟。



芝加哥大學中心校園也就是貧民窟與大學教授們所在的中產甚至富裕區的分界線。

剛到那兒,就有朋友告知,儘量不要往南過63街,那邊就是治安極差、槍擊不斷的黑人區、貧民窟。

1


朋友帶我們去63街的游泳池游泳,沒好意思推辭,除了我們兩個媽媽和三個孩子,其他都是黑人青少年,也許因為偏見吧,我一直提心掉膽的,趁天還沒黑趕快回家。

去過幾次63街的圖書館,也是除了黑人,其他族裔人很少,我儘量避免去那兒,通常在49街的社區圖書館借書,實在不行才去63街。奧巴馬的家就在51街。



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就成長於離芝大不遠、南邊 的黑人區。她的奮鬥史,就是從芝大南邊住到了芝大的北邊 51街。


以前坐地鐵去我所在的大學上課,有時坐地鐵,家人總是告誡我,如果天晚些,不要一個人走,可以到站邊接我,雖然,下車的地點也離芝大校園很近了。

對於“南邊”,我也有些好奇,曾經開車路過,房子倒沒有覺得破,只是街上的閒散黑人青少年比較多,無所事事的樣子,長的各種樣子,我真害怕,車突然發生故障停在那兒動不了了。



因為近處沒有佔到位置,夏天在63街的湖邊燒烤,成群的黑人們開著很大的音樂,唱著,跳著,還有樂隊,敲著鼓,朋友是陝西歌舞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奏家,他說,那些黑人少年擊鼓的水平,像專業的。

也有不少黑人,有遊艇,傍晚時在湖面上飛著,濺起浪花,我有些吃驚,因為顛覆了我對貧民窟的印象。他們是貧民窟的富人?

配圖為美國紀實投影師 Paul D Amato的作品《貧民窟》,花了14年時間,對這裡作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記錄,2006年曾出同名畫冊。


方立在加州


在美國最富裕之一地區的灣區,年入百萬(RMB)遍地走的灣區,平均房價$1000000起的灣區,就在幾年前有著全美最大的貧民窟。。。The Jungle "叢林“



”叢林“坐落在硅谷核心大城市的聖何塞 San Jose,在2015年被政府清理之前,是全美最大的無家可歸人士聚集地。



The Jungle 之前坐落在高速下面的樹林荒地裡,靠著一條小溪,可能風水比較好,鼎盛時期吸引了300位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居住。。。



The Jungle 的居住環境:



靠挖土挖出的居所。。。

這種用木板或者紙箱子搭的臨時簡易房估計已經算豪華的了。



有個木匠比較牛,給自己搭了一個樹屋。。。

還有很多人廢棄的卡車和箱子裡,還有帳篷裡。



叢林裡的居民有的時候因為一次失業,或者一場疾病,就淪為了無家可歸的人。有些人後來找到了工作走了出去,但也有很多人再也無法翻身,在這裡一住就是好幾年。

因為影響市容和安全和生活質量的考量,”叢林“在2015年左右被清理整頓,很多人搬到了附近新建的收容所,但還有不少人沒有找到住處,只是分散到灣區各大街頭流浪罷了。



在美國,一街之隔,很有可能就是不一樣的世界,就像一個次元壁一樣 : )


阿里前運營員工


如果你是想要尋找像電影裡那樣的貧民窟,高樓大廈中間夾雜著一片低矮的平房,房屋甚至都不是磚頭砌的,平房之間的道路泥濘不堪,比如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那麼我告訴你,美國沒有這樣的貧民窟。曾經有過,但是現在沒有了。曾經的美國貧民窟也是這樣的:

但這已經是120年前紐約的照片。

但是這不代表美國現在沒有窮人,美國窮人仍然非常多,並且也聚集在固定的區域內,所以,美國是有貧民窟的,只是沒有世界上其他地方貧民窟那樣看起來破敗不堪。

美國的窮人正在向郊區聚集: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2016年有4060萬人生活在貧困中,比2015年減少了250萬人,比2014年減少了600萬人。但總體而言,2016年的官方貧困率為整個美國人口的12.7%。

在過去的經濟衰退期間,美國城市成為貧困和犯罪的中心。而近20年,遭受這一問題的是郊區。

美國人仍然傾向於將貧困視為一個內城問題。但是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1年經濟衰退的一段時間裡,居住在郊區的窮人數量實際上超過了居住在城市中的總人數。

2000年到2012年間,郊區的貧困人口增長了25% - 幾乎是城市貧困人口增長速度的五倍。城市高檔化是推動窮人離開城市的一個因素。

而郊區的很多社區的貧苦率都達到了40%以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貧民窟。

大多數郊區社區並沒有真正能夠滿足窮人的需求:公共交通系統很少,學校不提供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移民兒童,並沒有相同的慈善組織網絡致力於幫助他們。

美國窮人的生活:

基本上沒有美國夢了:

那麼,12%可能看起來不那麼多,對吧?但請記住:這只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它不包括危險地生活在貧困中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中,有一半實際上每年的收入不到16000美元,而前1%的人每年收入只有130美元。

窮人怎能趕上?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兒童獲得超過父母收入的美國夢的前景已經從90%下降到50%。改變自己的階級,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你不必生活在貧困中去捱餓。

種族差距也很大:

這令人憤怒,儘管不是很令人驚訝。 2015年,美國有24%的黑人生活在貧困中,西班牙裔人的貧困率為21%,11%的亞洲人生活在貧困中。最低的?白人,佔9%。

貧窮總是在不斷循環:

生活在貧困中的兒童患有學習障礙或發育遲緩的可能性是其他兒童的1.3倍,這意味著他們不像那些沒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那樣為小學做好準備。他們的曠工率較高,或者完全輟學。到4年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已經平均落後2年級。

生活貧困或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輟學的可能性是高收入家庭的七倍。在貧困中長大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或被監禁時也更有可能生孩子。

或許你很難看到它,但它真實存在,這就是美國的貧民窟。


王不宇看世界


如果你是想要尋找像電影裡那樣的貧民窟,高樓大廈中間夾雜著一片低矮的平房,房屋甚至都不是磚頭砌的,平房之間的道路泥濘不堪,比如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那麼我告訴你,美國沒有這樣的貧民窟。曾經有過,但是現在沒有了。曾經的美國貧民窟也是這樣的: 但這已經是120年前紐約的照片。 但是這不代表美國現在沒有窮人,美國窮人仍然非常多,並且也聚集在固定的區域內,所以,美國是有貧民窟的,只是沒有世界上其他地方貧民窟那樣看起來破敗不堪。美國的窮人正在向郊區聚集: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2016年有4060萬人生活在貧困中,比2015年減少了250萬人,比2014年減少了600萬人。但總體而言,2016年的官方貧困率為整個美國人口的12.7%。 在過去的經濟衰退期間,美國城市成為貧困和犯罪的中心。而近20年,遭受這一問題的是郊區。 美國人仍然傾向於將貧困視為一個內城問題。但是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1年經濟衰退的一段時間裡,居住在郊區的窮人數量實際上超過了居住在城市中的總人數。 2000年到2012年間,郊區的貧困人口增長了25% - 幾乎是城市貧困人口增長速度的五倍。城市高檔化是推動窮人離開城市的一個因素。 而郊區的很多社區的貧苦率都達到了40%以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貧民窟。 大多數郊區社區並沒有真正能夠滿足窮人的需求:公共交通系統很少,學校不提供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移民兒童,並沒有相同的慈善組織網絡致力於幫助他們。 美國窮人的生活: 基本上沒有美國夢了: 那麼,12%可能看起來不那麼多,對吧?但請記住:這只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它不包括危險地生活在貧困中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中,有一半實際上每年的收入不到16000美元,而前1%的人每年收入只有130美元。 窮人怎能趕上?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兒童獲得超過父母收入的美國夢的前景已經從90%下降到50%。改變自己的階級,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你不必生活在貧困中去捱餓。 種族差距也很大: 這令人憤怒,儘管不是很令人驚訝。 2015年,美國有24%的黑人生活在貧困中,西班牙裔人的貧困率為21%,11%的亞洲人生活在貧困中。最低的?白人,佔9%。 貧窮總是在不斷循環: 生活在貧困中的兒童患有學習障礙或發育遲緩的可能性是其他兒童的1.3倍,這意味著他們不像那些沒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那樣為小學做好準備。他們的曠工率較高,或者完全輟學。到4年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已經平均落後2年級。 生活貧困或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輟學的可能性是高收入家庭的七倍。在貧困中長大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或被監禁時也更有可能生孩子。 或許你很難看到它,但它真實存在,這就是美國的貧民窟。


南笙2646


美分不用整天吹噓美國貧民區多麼鳥語花香,生活平靜,那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正常的人,正常的人雖然窮,但是還好,就怕1.酒鬼2.毒癮上來急需用錢和吸毒後神志不清3.幫派地盤4.teenagers(一點逼數都沒有的teenagers)5.種族主義者,就這五種人,看到黃人不tmd往死裡整實在是對不起美分每天昧著良心發帖啊。


干邑愛好者女儂採


要深入瞭解貧民區很不容易,如果你單單通過媒體瞭解美國貧民區,那麼你很可能會被誤導!我住美國20年了,對貧民區很是瞭解,因為我有一些朋友住那邊,甚至一些朋友跟那些幫派有關係!其實貧民區分很多不同的街道,有些街道其實治安環境挺好的,街道上也挺乾淨的,但是美國是一個很奇怪的社會,同個管區不同的街道往往是2個世界!我們些在這邊長大的都知道,有些街道入夜後就變成了戰場,有些甚至白天都危險!一個貧民區裡一般也就幾條這樣的街道,有些可能比較多,不能把貧民區一口咬定成第三世界!要如何去分辨呢,其實很容易,你開車經過基本可以看出來。或者看本地新聞,那些街頭犯罪基本都發生在哪些地區!



心正則無懼


先看看美國貧困標準,好像年收入2.7萬以下的家庭,為貧困戶。如果以日生活費10元為標準,美國就沒有貧困戶了


用戶5993278845514


在大陸叫連體別墅


用戶6971962561


美國的貧民享受政府的高福利,吃飯住房看病全部都是政府買單。衣食住行他們一切都不擔心,雖然不工作也沒有收入,卻根本不是貧民。有些人站在馬路邊舉牌乞討要錢的:不知是不是貧民?儘管一站就是一天,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施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