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發炮彈打翻日軍驅逐艦,救下南京10萬人


圌山關炮臺位於鎮江市東北約30公里的地方,與鎮江焦山炮臺、象山炮臺、江北都天廟炮臺同屬鎮江要塞司令部。圖為:圌山

1937年12月,日軍進逼鎮江,臺長盧佐周和要塞司令林顯揚撤往蘇北,臨行前命令炮臺班長駱熺標炸燬炮臺、撤走大炮。駱熺標和手下11名弟兄,對長官的逃跑行為深感失望。出於民族義憤,他們主動留下來與炮臺共存亡。圖為:圌山刻字

此時, 圌山關炮臺的9尊大炮已經有8尊被拆除帶走或者沉入江底,僅有1尊在龜山頭還沒來得及撤走和銷燬。駱熺標立刻派人將龜山上的大炮修復好,再把散落在江邊的炮彈蒐集搬運到山頂的炮座邊,並組織人員在江邊瞭望,準備痛擊來犯之敵。圖為:圌山防空山洞


自江陰失守後,日艦一路暢通無阻,沿江西上。於12月8日進抵圌山前面的寬闊江面,鬼子的計劃是拿下圌山關,攻克鎮江,最後與南京的陸軍會師,圍攻南京。這支鬼子艦隊有大小艦隻15艘,先鋒艦是一艘朝潮級驅逐艦。日軍魚貫而來,如長蛇般在江面展開。駱熺標沉著指揮,命令炮手彭永義開炮、劉福貴、謝翔貴等人裝填。圖為:日軍軍艦

當敵艦進入有效射程後,鬼子竟然沒有發炮試探,估計是看到要塞已無人跡,故而志得意滿,不屑發炮試探的緣故。此時,日軍驅逐艦已經盡在眼底,駱隊長一聲令下,一發炮彈直向敵艦飛去,落在敵軍驅逐艦的船頭旁邊,激起的水柱高達兩三丈,敵艦船頭滿是淋漓水沫。圖為:江防大炮

駱隊長見一炮未中,立刻調整好發射角度,迅速又發出第二炮,可惜第二炮稍有偏差,又未中目標。駱隊長再次瞄準,發出了第三炮,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敵艦的尾部,敵艦舵機被打中失靈,在水面上失去控制。圖為:防守的大炮


駱隊長立刻下令裝填第4發,此時日軍艦上的大炮也開始轟擊炮臺,但鬼子的炮彈大多落在炮臺前面的山壁下,並沒有對炮臺造成殺傷。眾人以為第4炮能夠將敵艦擊沉,沒想到由於炮彈質量不合格,炮彈非但沒有打出,還把炮身炸壞了。圖為:大炮炮彈

駱隊長知道鬼子定然會來報復,於是連夜帶隊退出圌山,向蘇北方向撤退。被擊中的敵艦指揮官暈頭轉向,以為在圌山關遇到了勁敵埋伏,於是下令調轉船頭,退到距離龜山頭30裡的北岸三江營江面暫泊。第二天,日軍派出飛機偵察,由於圌山和五峰山森林密佈,鬼子無法看清,隨後又調來轟炸機對山谷、森林進行狂轟濫炸。圖為:炮臺被攻佔

第三天,持續轟炸2天后,鬼子還不放心,又派出攻陷丹陽的久保田大隊攻上圌山炮臺。當鬼子衝上炮臺時,發現僅有廢炮1座,並沒有發現一個守軍。日軍這才發出旗語,讓龜山頭的日軍艦隊通過。當這支艦隊抵達南京時,比原定日期推遲了3天。圖為:遺留的新式火炮


而就因為這短短的3天時間,南京城有將近10來萬人得以安全撤到北岸。原來,日軍準備用這支艦隊封鎖長江航道和北岸,因為在圌山炮臺的耽誤,日軍的圍攻計劃被迫推遲。1980年代,當年的炮手彭永義在回憶錄中,詳細記錄了圌山之戰的經過,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圖為:圌山炮臺舊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