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客離開了酒店,他檢查了兩遍行李,確認無誤於是腳步輕鬆。
沒有人在意洗手檯上那塊肥皂。
因為沒有人知道,它會是一個三星期大女嬰的命。
2014年9月,緬甸,一個叫Myo的小男孩出生了。
母親抱著他,失去女兒後久違的笑容出現在她臉上。
Myo曾有個姐姐,三星期大時去世了,後來有人告訴他們,也許有一塊肥皂,她就可以活。
這是每年死去的140萬兒童的縮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
這些兒童不是死於艾滋、戰爭、暴力,而是可治療的肺炎和腹瀉。
本來這完全可以避免,不需要什麼高科技,而是一塊肥皂,只需簡單的洗手,就可以避免1/3的呼吸道疾病,1/2的痢疾(腹瀉)。
每天全世界酒店要廢棄500萬條肥皂。
每天有6000名兒童因為沒有肥皂洗手而死去。
我們可以不畏懼死亡,但讓人痛心的是死亡如此廉價。
為什麼不把這些廢棄的肥皂收集起來呢?
Shawn Seipler用近10年做出了嘗試。
他創辦的Clean the world在奧蘭多、蒙特利爾、印度、香港等設置工廠,回收肥皂再造後再送到需要的人手裡。
現在,CTW已經向127國家捐助4400萬條肥皂,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可沒有人想到,做了近10年慈善的Shawn,最初竟只是想做個大生意?
時間回到10年前,Shawn還是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的副總裁。
08年的一天,在去明尼蘇達的商務旅行中,從未在意過一塊小小肥皂的大總裁突然來了興趣:「它們最後會去哪呢?」
酒店很自然地回覆他:「當然是到垃圾堆裡啊。」
極具商業頭腦的Shawn馬上心算了一筆賬,按每年100萬條肥皂計算,如果回收再造然後賣到國外市場……
「嘿,這真是一個大生意!」
「如果比爾蓋茨看到我們在做什麼,說不定都要寫一張十億美元的支票。」
Shawn躊躇滿志,一則研究報告卻不期而遇,轉折發生了……
研究說了3件事:
1.五歲以下兒童的頭兩個殺手是肺炎和腹瀉;
2.如果用肥皂洗手,兩者可能會減少60%;
3.每年數百萬兒童因為沒有肥皂而死去。
原以為自己會把肥皂賣往國外的Shawn神使鬼差的成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Clean the world。
很多年後,Shawn回憶起這個決定,還是忍不住自嘲道:「真是太天真了。」
因為一直到09年2月CTW成立,Shawn仍對慈善界一無所知。
10億美金支票自然成了做夢,將近一個月時間準備的慈善捐贈法案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申請,也被無情拒絕。
他完全破產了,從薪水不菲的跨國總裁到幾年內毫無報酬。
他賣了房和車,甚至連養老保險和孩子的大學基金也全投了進去。
那段日子,Shawn和家人每天在朋友的車庫裡,坐在顛倒的泡菜桶上,用土豆削皮器刮肥皂。
然後用一個絞肉機磨碎刨花,用四個肯尼爾炊具把肥皂煮成糊狀,最後用大的木製肥皂模具來製造新的肥皂。
很多人不知道他在做什麼,甚至連警察都誤以為他在做壞事,跑了過來。
但好在Shawn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知道這些肥皂會拯救生命。
好在Shawn的家人知道他在做什麼,總有一天這些肥皂會出現在需要它的人身邊。
這一天是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外發生7.0級地震,預估有316000人因此喪生,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
而倖存者隨時面臨著霍亂爆發的威脅。
肥皂,意味著生命。
很多年後,Shawn仍然記得那天30000人聚集在自己面前的樣子,不是300,不是3000,是30000。
他記得孩子們拿著肥皂親吻的樣子,好像那是世上最昂貴的金子。
他記得無數人,無法記清的多少人抓住他的手,跟他說:「我要為你祈禱。」
CBS記錄下了這一切,隨著《CBS EveningNews》的播出,事情迎來了轉機,
不久之後,華特迪士尼世界和它的28000個酒店和CTW達成了合作。
美國酒店和住宿協會把他稱為「綠色大師」。
奧蘭多市長也驚歎道:「這真是太神奇了。」
隨後萬豪、希爾頓紛紛而來,CTW還在香港開設了世潔亞洲,與亞洲最大的一些品牌合作,包括文化東方、香港半島、洲際大斯坦福香港和金沙中國。
全球5000多家酒店,100萬間房都加入了行列,他們和CTW一起在127國家發放超4400萬條肥皂,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2018年4月,CTW也正式成為少數非盈利組織之一,成為聯合國GWC的成員之一。
而自從CTW開始的那一天起,最大的一個結果是,5歲以下兒童在與衛生有關的疾病方面的死亡率下降了35%。
這不是遙遠的故事,這樣的肥皂再造可能就曾在你身邊發生過。
比如7月26日,在杭州江乾區的慧靈託管中心,就有近70名志願者一起參與了肥皂再造。
這則新聞刊登在了當天的錢江晚報上。
當然這些故事也還遠沒有到終止的時候。
17年4月,也門爆發史上最大霍亂,截止18年7月19日,已經造成2311人死亡,疑似感染案例112萬。
18年9月14日,津巴布韋首都爆發霍亂導致27人死亡,數千人死於霍亂。
在烏干達,每天仍有33名兒童因腹瀉疾病死亡。
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 許多兒童患有慢性衛生疾病, 導致很多人錯過學校, 最終完全退學。
這些只需要一塊肥皂就可以預防、遏制的疾病仍在這個藍色星球上肆虐著。
「我們只擁有了美國所有酒店的20%,還有很多肥皂等著我們。」Shawn說。
而隨著CTW發展,Shawn也發現很多地方的兒童不是沒有肥皂,而是不懂得如何使用它。
全球洗手日重要推進人之一,Myriam Sidibe曾在14年的TED演講上說起印度男孩Mayank的故事。
Mayank的父母認為肥皂是珍貴的日用品,他們把它放在櫥櫃裡,不讓Mayank接觸以免浪費。
印度肥皂的普及率是90%,但像Mayank一樣不知道肥皂重要性的家庭不計其數。
家,本該是孩子的保護傘,卻成了推動疾病的助手,令人痛心不已。
於是除了「肥皂回收」之外,CTW還開展了「肥皂學校」項目。
16年11月,CTW在肯尼亞12所學校為4000名兒童服務。
什麼時候要洗手?為什麼要洗手?如何洗手? 這些問題他們用唱歌、遊戲告訴孩子們。
9個月後,與衛生有關的疾病減少超過了90%,學校出勤率提高了45%。
除此之外,這項活動也在比哈爾邦州和加爾各答的貧民窟、在內羅畢、在坦桑尼亞和海地開展。
Shawn的故事像另一個《我不是藥神》,販賣印度神油的程勇本打算靠倒賣格列寧發財,最後卻在生命面前走向了大義。
本想靠販賣再造肥皂做個大生意的Shawn,卻走上了公益的道路而經歷了破產。
紀錄片《The Beginning of Life》裡說:「窮人本身就是對人權的侵犯,每個人都有權獲得基本必需品,但貧窮從兒童手裡剝奪了他們。」
貧窮、戰爭、災難把這些權利剝奪了,但Shawn想幫他們找回來。
不是想當救世主,而是生命可敬。
而我們能做什麼呢?
如果此刻你正在酒店,在離開時除了檢查行李,也記得看一眼那些還剩大半瓶的洗髮水、沐浴露,還有隻使用了一兩次的肥皂。
請不要吝嗇帶走它們。
也許我們無法把它們帶到最需要的人手裡,但至少不讓它們毫無意義地浪費在垃圾場裡。
閱讀更多 借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