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写在前面的话——

久居南方,常听老饕们大谈“吃经”。说什么:如果到扬州不吃盐水老鹅;玩镇江不品尝水晶肴肉;在无锡不啃一盘酱排骨……都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对此我承认,众老饕们的上述高见均有其独到之处。

然而,我想要说的是:到江苏不尝一下颇具民俗风情的洪泽湖“小鱼锅贴”,那可真是白来江苏一回。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素有“日出斗金”美誉的洪泽湖,地处江苏与安徽两省之间,是全国闻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沿湖均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其中,尤以位于洪泽湖畔的朱坝镇烹饪的活鱼锅贴,如一朵盛开的奇葩,引得八方食客纷至沓来。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朱坝镇的活鱼锅贴,以洪泽湖的水产和地产杂粮为原料加工而成,具有鲜、嫩、脆、香的特点。它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小饭铺门前摆一炭炉,当中置一口平底铁锅,猛火加油煎制锅贴;也不是将煮熟的饺子下锅煎炸,更不是将小鱼和锅贴混在一起煮。

而是当地渔民将捕来的湖里小杂鱼,现杀后和作料一起下锅猛火急煮,在锅沿边贴上手掌大小的生面饼子。烹煮的过程中,鱼汤浸在饼上,鲜美可口,遂取名“活鱼锅贴”。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去朱坝镇吃“小鱼锅贴”,是在立春后一个细雨绵绵的中午。

下雨天,留客天吗。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想象中的“小鱼锅贴”不会是菜,该是一道类似“牛肉锅贴”式的小吃。所谓小鱼也无非是湖中的寻常鱼儿,锅贴则是用面皮包着鱼在油中煎出来的东西。总之,应该是一款纯渔民人家日常吃的饭菜而已。

然而,当店家把香喷喷的小鱼锅贴端上餐台时,我才大跌眼镜地弄明白。原来,这传说中的小鱼锅贴,竟然是由鱼与面饼合两为一的大锅菜。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头回入“此道”,我先是静坐着,眼瞅朋友们如何操做。只见他们伸手取来已切成长条状的锅贴,熟练地将其伸进红烧鱼盆中,蘸着汤汁吃起来,一副沉醉的样子。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于是,我也照样来了一口。霎时,满嘴弥漫着鲜香,直惊讶人间竟有如此美食。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细嚼那面,能感到秋日新麦的醇香;慢品那鱼汤,还带着湖水清冽的鲜香;而那葱辣姜蒜,则更是充满乡间田埂间那般纯天然的风味。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原来呵,所谓小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水上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名肴。

"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期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河边。与逮鱼、放牛、砍草和讨饭的穷孩子们混聚一起,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小鱼,锅边贴玉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

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或沿湖农民们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这种吃法在官里称"三鲜小鱼饼"。在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

朱元璋死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渔民们传统做法是:将刚捕到的活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鱼是小鱼,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而这面则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于 便"塌"下来了。

煮熟后的面饼,形状是上簿下厚,——其状与牛舌相似,故叫"锅塌"。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也有人家将和好的面糊,先在锅里煎成薄薄的饼,饼底放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

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

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就 图一个方便和美味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多年来,活鱼锅贴只是渔家的普通饭菜,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只能在民间流传,主要散落在洪泽湖边。

虽然很受南北来往客商的喜爱,但因分散经营,使美食的发展受到制约。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兴建占地2.16万平方米的洪泽朱坝活鱼锅贴城,将散落于路边的锅贴店集中起来,将锅贴城建成集百多家餐饮、商贸、汽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食客们进入餐馆后,先揣上来的,是几样凉热相间的小菜儿——有盐水花生。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清炒“上海青”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十三香红烧龙虾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爆火炒黑鱼片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还有各式饺子和面饼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近年来,小镇上的店家们也不断总结经验,开发新品。先后开发出了诸如:南瓜、玉米、荞麦、韭菜、萝卜等20余种系列锅贴。通过食客们的口口相传。小镇终日生意红火,真格是车辆穿梭,吃货如云。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吃着美味锅贴,听着店主带有诗意的介绍,眼前不禁出现了一幅渔家生活画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微风轻佛,荷花摇曳。宽阔的湖面上,有鱼儿不时跃起,激起朵朵浪花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落日西坠,将湖面染成一片金黄。

辛苦了一天的男人,收拾好小船儿,拖着沉重的渔网,带着一身腥风鱼味儿,回到女人的身边,颇有成就感地丢下捕获的鱼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女人则用灵巧的双手洗净了小杂鱼,用葫芦瓢舀了湖水,为男人和孩子烧一锅热辣的鱼汤。和出最柔软的面饼儿,贴在煮鱼的铁锅边沿儿......

不一会儿,铁锅里便飘出鲜鱼的香味儿。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一瞬儿功夫间,沸腾的小锅贴鱼儿,便香喷喷地揣上了餐桌。瞧吧,满桌丰盛而不铺张,清一色的水产鲜货,且全是大盘子大碗。

顿时,满船儿浓郁的香味在湖面上弥漫,引来了孩子们的欢叫……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如今,在洪泽湖畔的朱坝小鱼锅贴城里,只需食客进店落座,点餐毕。店主便会立马给你现场表演宰杀活鱼、贴饼、盛菜等全套活计。就是为着突出两个字儿——鲜活!

如果食客之中有烹饪高手,提出想要一试身手,那也可以自己动手,味道任意调配。而店家,则乐得袖手旁观,省掉了自已下灶房的烟醺火燎之苦。

于是,在众人的呐喊助威之中,烹饪高手的热情空前高涨,锅铲“铮锵”,奏响了伙房交响曲。

片刻功夫,美味菜肴便端上餐桌。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小鱼"——鱼小,鱼鲜。

"锅塌"——饼脆、味香。

"鱼汤"——鲜美、爽口。

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

初秋时节,几杯老酒下肚,顿时浑身畅快了许多。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席间,店家还会给每位客人端上一碗香软的“青菜疙瘩汤”。

定睛细瞧:但见小瓷碗里的疙瘩汤,很随意地飘浮着两片鸡毛青菜叶儿,叶片缓缓舒展,闲云野鹤般悠然闲适,传递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于是,便低下头吃这柔韧而有弹性的面疙瘩,用心体味着面前这一盏细腻而又矜持沉稳的温柔。

顿时,平和的水汽氤氲了食客们的脸容,而那人世间的纷繁困扰,也随了这水汽渐散渐无……

春游洪泽湖,品尝一款最原味的渔家饭——“小鱼锅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微醉之中,想起哪位老祖宗曾经说过的话儿。这话的大意是:食物加工时要讲究刀工花样,精刻细做;进餐时要强调食物的观赏效果。想到此处,便不禁百般感慨起来——

西方人吃饭讲究分餐,尽可端盘持叉,四处游走于朋辈之间,图得是那一份随心所欲。

而国人进餐,则习惯于围桌而坐。人们在一个盘里夹菜、一个盆里舀汤;讲究的是团聚和亲情,追求的是原汁原味的热烈。这绝对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华饮食文化。

如今,城里人就餐动辄便去“自助”,追求所谓的“阳春白雪”;而小鱼锅贴,倒是可以令吃货们领略一番“下里巴人”的饮食,感受一番情感回归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