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导语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作为经验丰富,非常优秀的这一群最初的水果守护者,面对水果产业升级,他们是经历怎样的心里过程和面临着怎样的现实问题。

希望今天这场讨论能够带领大家探寻一线批发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此文整理自华南果业渠道商大会“批发专场”

参与讨论嘉宾分别是:

深圳源兴果品 卢金炮 董事长

深圳金安达农业 谢锦山 董事长

上海果海贸易 梁国坚 董事长

深圳金泰华 刘京乐 总经理

深圳阳光庄园 郑三海 董事长

广州西果记 吴小波 董事长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问:为什么批发商会向上游走产地?

卢金炮:我们可以说是一个老人家的公司,因为我们做了30多年的水果批发商。但是如今的形式,你不走产地,就不了解产地的状况,所以我们公司先由产地先做起,再走批发。没有产地的优势,在批发立足比较难。最近10年8年发展很通透,出来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碰到了价格倒挂的问题。作为老一辈的人,我们也要多多思考,我们的路该怎么走。当然,如何做产地,如何做批发,也是对我们未来新一代果业人的考验。

谢锦山:我们的现在的主力方向往高端产品种植方向发展,国内基地的投入,海外加工厂投入都是在做储备。虽然都是水果,但是销售和种植是完全两个概念,因此我们选择基地投入并不是从零开始,我们会选择合适合作方。比如我们在云南投的项目,蓝莓,目前是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和最好的品种,我们选了成熟的合作伙伴操作,这对大家有一些作用。我们也投入过从零开始的项目,不是那么容易。而成熟的团队做这件事,我们看到的是巨大的前景,最起码在这个单品上,我们拥有了最强的竞争力。

梁国坚:人往高处走,我32年前从一个小本买卖产品坐起,到现在直接直接跟出口商或者基地拿货,慢慢的蜕变。你要是知道,水果这种非标品,你要了解某个品种,你越了解这个品种越深,赚钱就越多。

郑三海:做水果来讲,我从2000年开始卖水果,从目前的批发来讲,这两年有很多品牌崛起,比较典型的可能是7不够,这种品牌崛起是不可复制的因素。比如名牌效应,17.5度的农夫山泉,背后是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公司,7不够因为地理优势比较独特,所以它能做成7不够。大部分品种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我们来说怎么样打造一个品牌,无非就是掌握资源,掌握了资源才有话语权,所以从去年,我买断了月露蜜瓜,花了一年了净利,这是我们活的方向,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资源,才不会被淘汰。所以在未来10年,你不会被淘汰,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资源,这是我的想法。

刘京乐:我没有自己的产地,但是我有合作社,我在10年前成立了合作社,和商场直接对接,包括在云南的基地,有3000多亩。在陕西,我们有国家级的研究室园圃,有一些基地合作,6千多亩,也是属于公司加合作,我是轻资金,量力而行,尽量自己能跑得动,不被到时候的负担带来麻烦。

吴小波:我是80后,在这里资历最浅,向大家学习。我们和卢金炮总的方向是反过来的,因为我们成立的时间是2012年,我们是先具备了销的能力,然后再磨出自己的品牌运营和渠道分销,然后再深入产地。过去是去产地收货,目前在考验这些基地。入股基地是我们的策略,因为我们需要更加优质的基地。对于入股基地我有两个考虑,第一是参与品控,因为市场有高度不确定性。第二,定制化,对应我们比较特定的客户需求,无关成本和质量,关乎我们的设计定做。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问:贸易商转型,怎样看待未来公司的品牌布局和可行性?

郑三海:批发商做品牌,品牌不是企业名字就是品牌,背后需要更多的资源做推动。比如说去年的阳光玫瑰,目前来讲,它是只是一个名字,不是一个品牌,品牌对批发商来讲,是不掌握任何的资源,纯属从产地装货做成品牌,这样的操作模式是可行的,但是跨越的时间比较长。我对批发的市场,2018-2019是一个品种淘汰的过程,整个市场可能留下三个,四个品牌的崛起,有可能我没有了,刘总起来了,这种可能性很大。没有技术和资源的,更多是淘汰的过程,大浪淘沙。

卢金炮:我们公司早期是香梨出来的,香梨和苹果为主,我们为什么会推一些品牌?我们是比较传统的公司,所以必须有变革的思路,希望从不同的产品发展我们新的思路,所以要推新的品牌。因为过去一直做国产,我们现在在越南也建了工厂,做火龙果的项目。过去的投资都在国内,新疆,山东,陕西,这些品牌在新的单元上做一些新的创造。

谢锦山:我们手上有蛮多响亮的品牌,但是很少曝光。比如丘群生总说的全世界最好吃的苹果,也是我们代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包括澳洲最好的品牌也是我们的,包括我们自己新建自有的品牌,肯定会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刘京乐:现在全国的水果,有这么多的新农人,包括老前辈,给我们前面铺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大家都在努力拼搏做自己的品牌,营销,包装,思路,现在行业比较活跃的朋友,每个人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好现象,证明我们在不断努力,推动行业的发展。

梁国坚:我也是属于做得比较早的,在很多年轻人一代的心目中,大家可能觉得我们这样的人越老越固执,但是我们其实是求稳。批发是走量的,看的行势好像股市一样。我们现在的品牌有加拿大的樱桃,秘鲁的葡萄,我希望一个品牌做好一步,一个品牌做好了再做另外一个品牌,慢慢做,不要急。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逃离还是升级?批发商为什么纷纷选择进军上游种植端!

中国的水果行业在未来的5-10年,很难做到全面的标准化,在非标准化且大量依赖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批发商和贸易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产品服务、售后服务等需要贸易场所,产品营销体系可能需要经销商完善,源头的品控、市场端需要怎样的产品,也需要经销商和批发商定制。

批发商的行为、思路正在转型,他们希望更接地气,在上游,更务实的跟源头的合作伙伴牵手,协同,在下游,为B端提供更靠谱的产品!

篇幅限制,还有一部分精彩讨论,下篇见呈现,敬请期待~


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唯一认证,万果风云会第11届亚洲果蔬博览会,将于11月21-23号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涉及果业全产业链,展出面积达27000平米!微信搜索:万果风云会,即可关注报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