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一直觉得“重男轻女”这种观念只存在于电视剧中,但是和一些朋友聊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种落伍的观念真的还存在很多家庭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也许已经受过的委屈无法消除,但如果我们有决心,就一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女儿受伤害,也能最大程度解救自己↓↓↓ 文:知乎匿名用户


妈当初离婚是为了生我弟弟,离婚可以取节孕环。

不过,是“假离婚”。

那年,我16岁,我姐姐18岁。

后来,姐姐师范毕业,外出打工。

我没有按他们的意愿选择家里附近的大学,他们不允许。我绝食一周,最终,争取到自己的选择权。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远离他们。

前年,我爸出轨,被我妈捉奸在床。终于“真离婚”了。

她打电话来哭诉,然后我跟我姐连夜开车回家,把我妈接来广州。让她在我公司工作,一个月5~6千。

我是湖南永州人,大学毕业后就结了婚。老公有两个姐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公务员。

当初,他对我好,我就认定了他,并未考虑其他家庭方面的氛围。

很快怀孕。

我生了女儿,手术室推出来后,马上男方家说要生二胎。

其实,怀孕时已明显感觉到他家的重男轻女。公婆说,反正我和老公都非公务员,第一胎是女孩,可以再生胎男孩。

所以我那时故意坚持了“开刀生”。因为有刀口,三年之内不建议怀二胎。

后来月子中的种种,使我对婆家的“重男轻女”与“生育绑架”愈发厌恶起来。

我开始通过每天拼命工作逃离男方家庭。

拼命努力是因为,我想让自己可以独立生存,不依靠任何人。后来,努力有了回报,开了家略有盈余的公司。

公公婆婆经常会问二胎。

去年过年又被逼问,我春节直接做了“离婚分割方案”发给公婆看,告诉老公签字,他们才算是消停一下。

但是,公公每每听到我拒绝“二胎”后,破口就骂:“生儿育女本来就是女人的天职!!!”

好在他前年脑血栓,走路开始不利落,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打人也打不动了。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一开始,我的婚姻就是自己规划过的:

1 . 结婚脱离原生家庭

2 . 生孩子选择开刀

3 . 利用3年时间让自己有底气对老公家的二胎想法说“不”。

4 . 等到公公开始衰老时,摆明立场。

公司趋于稳定时,我开始跟我姐张罗,给我妈在广州买房。因为想给她养老,怕以后我们万一不好,她有地方去。我给我妈发的工资刚好够她月供,她也没有其他的理财方式,就这样慢慢供着。我们还好时,就帮她还清;不好就卖掉,这些钱也够她老年的基础开支了。

其实心里有盘算过:万一弟弟以后要留学,也可以卖了给他读书不是?

我跟我姐说,我出25万,你出8万,老妈那里有10万(在我这里工作两年存的)。我姐二话没说,才离婚,把所有钱给了妈交首付。

昨天欢天喜地去交首期款,路上我妈说:“以后我的房子给你弟弟结婚。”

我说:“我们是买来给你养老的。”

我妈说:“那你弟弟你不管了?”

我说:“第一,他有他爸;第二,我们没有义务管;第三,你很清楚是我们姐妹给你筹钱买的房子,凭什么给他?”

我妈说:“那我死了呢?”

我说:“死了也是我们的。就是分,也是按比例分。”

她说:“那是我的房子,我乐意给谁给谁。”

我说:“那好,不买了。”

马上掉头回家。已经开车2小时了,一路她跟我闹,说一定要买,让我借钱给她,说我不孝,说她卖血卖肾都会还我钱。

我说:“不买!女儿就是理所当然被你压榨,用来垫你儿子的是吧?”

她说:“

农村重男轻女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说:“好。你重你的,跟我没有关系。”

她开始撒泼,说她要回去老家,不想和我们呆在这儿了。

回来的路上,我打电话给律师,询问怎么做财产分割合同。我妈开始跟我算,我哪个月欠了她多少工资。

听她算着,我当时心在滴血。

我从想过,自己如此掏心掏肺对她。在她心里,居然会是这样定义我和姐姐的。

终于崩溃。

我一边焦急地等着红绿灯,一边绝望地咆哮:“你既然是重男轻女的,当初为什么要生我!!!”

她估计被震到了,我平时说话温文尔雅,更别说发这么大脾气。

我继续失控地冲她吼:“你难道看不到你两个女儿有多辛苦吗!!!我们没有一天清闲日子,不停工作!!!我们于你的意义只是削骨抽筋,供你儿子!!!既然如此,你当初为什么不让我们死?!!硬要让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被你这样理所当然作践的吗!!!”

我妈吓傻,大哭,死拽着我的手。

我一直在歇斯底里地尖叫,以至于声音都沙哑了。

最后,我还是去交了首付,陪她办了手续。

但说实话,心是碎的。

从来没有这么真实深刻的发现,我跟姐姐是没有家的。

原来,我们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眼里,只是“供养我未成年的弟弟”。

他们何尝问过我们,我们是不是愿意?

我曾经那么奢望,自己可以努力,努力证明自己不比任何男人差:

考重点大学,而后开公司,自己买房买车谈项目,对我妈千依百顺,让她有了稳定的工作,安排她养老、安排她的未来生活,用尽全力去捂热一颗冰冷的心。

尽管如此,我在他们心中仍旧没办法和那个小毛孩的比肩,仅仅因为,我是女孩。

事到如今,看清了悲惨的真相,已经放弃了我的原生家庭,放弃了我所有的亲人。只准备着跟姐姐移民。

我们就是孤儿,一无所有,携手同行,有亲不能认,孤魂野鬼。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因为童年记忆太痛苦,所以我不会要求我的孩子什么,仅仅是她健康快乐就好。

我已经给她准备好到成年的生活费用,然后早点送她出国留学,让她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

据说,我妈怀我时,又找人算,又对清宫表。都说我是男孩(幸好那时候没有普及B超,不然肯定没有我了吧?)。

甚至,生我到一半时,他们说“天门高”,都以为是男孩。结果一看:女孩。准备送人。

奶奶不肯,坚持留下我。

大概6岁左右,我自己削铅笔,不小心削到食指,掉了一小块肉,出很多血,很痛,但不敢跟爸妈说。

因为说了,只会挨一顿骂。

最后,自己偷偷哭完,用纸和透明胶包扎起来。

他们跟我很少说话,基本都是命令和责备,还有就是要我们两个女儿“争气、听话”。几乎全是这个内容。

小时候对爸妈的记忆,除了拘谨、恐惧,就是委屈、抗拒。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买房事件”,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噩梦。自己都不相信是真的。

仿佛一夜之间,我所有幻想、所以对于母亲和温暖的家的希冀都成了泡影。

但也很轻松,因为绝望到放下了所有期待,再也不用记挂妈妈和弟弟了。

其实,我原本对弟弟是有打算的。

我曾经私底下跟姐姐说过:我们已经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弟弟了。加上我们都只能生一个孩子,弟弟其实跟我们的孩子没有区别。以后他大了,我们得供他读书。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可我接受不了妈妈“理所当然”的态度。

让我爱这个家、为这个家付出的前提,是他们也爱我,不是吗?

我妈一直在怪我“准备送她回去”。因为她一旦没了这里的工作,根本供不起这个房。

我姐说,她本就不幻想妈妈可以一碗水端平。

单单看这句话,就觉得很悲哀。

其实,出来这么多年,童年的那些悲惨遭遇,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

我一直试图自我催眠,试图选择相信“我妈是爱我的”,在妈妈最无助时接纳她。

那天,她自认为理所当然地跟我哭闹3个小时后,我就意识到我是傻逼。那种心一点一点碎的感觉,深得让我绝望。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其实我真正怕生二胎的原因是:

二胎若是男孩,外人对我女儿说,你看,你爸妈还是给你生了弟弟了吧?

潜台词是,你是女孩,怎么可能只生你一个?

我没有办法保证屏蔽我女儿听不到这些、而她不会在意。

毕竟,她现在就要面对三姑六婆七姑八大姨的逼问:“你妈妈什么时候给你生个弟弟啊?”

她现在应该不懂是什么意思吧?

最残忍的是,若她懂,她越是自尊自强的人,会越介意。

因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权衡之下,我更希望她可以很勇敢的告诉任何人:“我爸爸妈妈不会重男轻女啊!你看看,他们不是只有我吗?”

这种血缘家庭带给她的骄傲和底气,会根植于她的脑海一辈子。

女儿现在很快乐,话多,而且自己觉得自己萌上天,随便哪个人让她不开心,都可以“哼”一个来对抗。

爷爷奶奶很宠她,因为是唯一的孙辈。姑妈很宠她,我跟老公更不用说了。

看着她笑啊闹啊,我觉得好欣慰。

到目前为止,她很自信自己是百分百被爱的。而且,没有比对。

假期的时候,她像个小麻雀,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学校的事,学她爷爷拐杖走路的样子,学她姑妈打麻将的样子,那么肆意而快乐。

我不确定若我给她生个弟弟,她是不是还能被这样对待?

起码她的爷爷奶奶会告诉她:家里的财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房子,都是弟弟的。因为她是女孩。

她应该会问我为什么吧?

然后我回答,因为她是女孩,成人后会嫁给别家的男孩,然后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

这该有多恶心!多残忍!

就这样很好。

我护她到成年,给她好的教育,看她在外面拼搏。或许会遇到爱的人,组成家庭,周末回来看看我们。

或者她也会问:妈妈,是不是爷爷奶奶想让你生弟弟?

我会告诉她:爷爷奶奶开始想生弟弟是觉得,男孩子比较调皮、比较好玩,结果哪里知道,你比男孩子还要调皮、好玩,所以就不想生了啊。

我会跟她回忆她小时候好笑的糗事,例如在洗澡时拉便便,回忆那些无处不在的温馨和宠爱。

我会让她坚信,自己从来都是被呵护长大的。

让重男轻女的这些恶心事儿就在我们这一代完结吧!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弟弟放假时也会过来,但他话没有那么多。我爸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时,他会哭。而且会有草木皆兵的慌张感。

因为他知道爸妈离婚了,而我妈让他帮忙监管汇报爸爸在做什么,有意无意地让他感觉到爸妈之间的矛盾和恨,当然,更多是我妈的怨:当初没有儿子你不好好过日子,现在我给你生了儿子,你为何还这样对我?

其实我妈从来不知道,男人若爱她,根本就不会在意孩子的性别。

这个年代,谁都知道孩子性别怎么决定,不是吗?

而且,她不是也是女人吗?

男人若爱你,怎么会否定你的性别?认为你天生低他一等?

日本的太子妃没有生儿子,太子被逼退位,全国叫着太子离婚,太子都可以不顾一切的反复肯定妻子的价值和地位。

他家的基因是镀了金还是镶了钻?这么值得传承?还硬是要Y精子来传承?还高贵过皇室?

我可怜我弟,因为我小时候,也和他目前的状态一样,甚至更严重,几乎不跟爸妈说话,看到他们就紧张。

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喜欢起弟弟来。

看到他,就会涌起满腔被遗弃、被看轻的愤怒…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再说说我女儿吧。

女儿绝对是我见过最喜欢笑的人,一点点小事可以笑超过一个小时……口头禅是本宝宝!!本宝宝最可爱,本宝宝最聪明,本宝宝最喜欢谁……

女儿是我的阳光,我会好好培养她成人,绝对不允许任何重男轻女的人去伤害和影响她。

这些东西本来就不应该存在。

她应该有她的人生,可悲可喜,可怒可嗲。那是她的应该有的世界,公平宽容的世界。

至于我爸妈,晾着吧!

他们已经用尽了道德绑架,用尽了亲友压力,我不以为然。

后来,我妈跟我爸又在一起了,装模作样让我一个表姐来问我过年回去不回去,问我对他们复婚的意见。

我淡淡回了一句:“那是她的私事,于我无关。老家不会再回,在考托福,准备移民手续。”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在看文这篇文章后一直在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在现今依然这么严重?最终在网易《浪潮工作室》的一期内容中找到了相关的线索↓↓↓

尽管在五、六十年前中国也盛行重男轻女之风,但那时的出生性别比数据却没有格外畸形。反而在执行计划生育之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骤然升高。毫无疑问,计划生育在背后一定起着某种作用。

在之前,中国许多重男轻女家庭的惯常做法是,生出女儿就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由于整个社会生育率非常高,从统计学上看,中国人既如愿以偿地要到了儿子,也没有造成出生性别比失衡。但计划生育的到来,打断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育进程。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的朱维兴(音译)与另外几位学者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文,指出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强度,带来不同的性别比失衡。他们根据数据将中国所有省份分为三类:

第一类省份执行计划生育最坚决,大约只有40%的夫妻在第一胎是女儿的情况下能生第二胎;

第二类省份执行政策要宽松一些,所有人只要第一胎是女儿或者第一孩让生活陷入某种“困难”,就可以生第二胎;

第三类省份允许所有人生二胎,甚至是三胎、四胎。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计划生育政策力度不一,颜色越深的省份越严厉


朱维兴团队发现,第二类省份——海南、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整体性别比失衡最严重,尤其是第二孩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

第二类省份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重男轻女大省不谋而合。

计划生育的政策让重男轻女的地区不得不人为选择有限的男孩,放弃女孩。那人们通过什么来人为选择呢?答案就在于上世纪80年代普及开来的B超技术。

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陈玉宇与几位学者测算,整个80年代,中国各省出生性别比失衡里头有40%-50%都是B超的贡献。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贵州,一位女药师,据称她能改变胎儿性别


此外实行计划生育之后,男婴出生比重越大的地区,女婴死亡比例也会越大(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数据不应该产生联系)。

2013年,复旦大学曹萌等人研究了女婴死亡性别比的地域差异,结果显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河南等历史上最喜欢溺女婴、弃女婴的地区,1980-2000年女婴死亡率出现了陡然升高。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继承吗?


北京,山东一女婴被扎12针,经过手术全部取出


中国的重男轻女观念由经济、文化因素共同塑造,并且在计划生育下得到强化,展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如今中国的重男轻女现象整体当然在减少,但如果有人非要说什么重男轻女无论哪个地方都有,非要一碗水端平,非要以“我认识的人已经都不重男轻女了”的个别经验去挑战统计数据...

那就是假装看不到特定地区女性不可言说的血泪史,假装看不到特定地区的重男轻女观念到底有多么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盛亦男, “男孩偏好” 的家族制度影响研究, 南方人口, 2012.

3.肖唐镖, 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重建状况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

4.曹萌, 雷鹏, 吴擢春, 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 中国卫生统计, 2013.

5.Seema Jayachandran, The Roots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2015.

6.Albert Alesina, Paola Giuliano, Nathan Nunn, On the origins of gender roles women and the ploug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7.Eliana Carranza, Soil Endowments,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mographic Deficit of Women in India, The World Bank, 2014.


-END-

文章原作者为知乎匿名用户,部分内容编辑整理自网易《浪潮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