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在高中,物理是我們理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有很多的夥伴們,為此都感到很憂心吧,因為它的邏輯思維強,不好理解,計算部分也是比較多的,

所以,多數同學對物理這科,真是傷透了腦筋啊。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物理思維模板:有以下兩種。

(1)機車以額定功率啟動。機車的啟動過程如圖所示,由於功率P=Fv恆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隨著速度v的增大,牽引力F必將減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將減小,機車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直到F=f,a=0,這時速度v達到最大值vm=P額定/F=P額定/f。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這種加速過程發動機做的功只能用W=Pt計算,不能用W=Fs計算(因為F為變力)。

(2)機車以恆定加速度啟動。恆定加速度啟動過程實際包括兩個過程。如圖所示,“過程1”是勻加速過程,由於a恆定,所以F恆定,由公式P=Fv知,隨著v的增大,P也將不斷增大,直到P達到額定功率P額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過程2”就保持額定功率運動。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過程1以“功率P達到最大,加速度開始變化”為結束標誌。過程2以“速度最大”為結束標誌。過程1發動機做的功只能用W=F·s計算,不能用W=P·t計算(因為P為變功率)。

題型1

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題型概述: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一般分四類:

第一類為單體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二類為多體系統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三類為單體動能定理問題,

第四類為多體系統功能關係(能量守恆)問題。

多體系統的組成模式:兩個或多個疊放在一起的物體,用細線或輕杆等相連的兩個或多個物體,直接接觸的兩個或多個物體.

思維模板:能量問題的解題工具一般有動能定理,能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

(1)動能定理使用方法簡單,只要選定物體和過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動能定理適用於所有過程;

(2)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所有過程,分析時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減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據減少的能量等於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

(3)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是能量守恆定律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在力學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題目都可以用兩種甚至三種方法求解,可根據題目情況靈活選取。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題型2

力學實驗中速度的測量問題

題型概述:速度的測量是很多力學實驗的基礎,通過速度的測量可研究加速度、動能等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因此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驗證牛頓運動定律、探究動能定理、驗證機械能守恆等實驗中都要進行速度的測量。

速度的測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打點計時器、頻閃照片等方式獲得幾段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從而研究速度;另一種是通過光電門等工具來測量速度。

思維模板:用第一種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兩個重要推論: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為了儘量減小誤差,求加速度時還要用到逐差法。

用光電門測速度時測出擋光片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求出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則認為等於該點的瞬時速度,即:v=d/Δt。

題型3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在歷年高考試題中考查較多,命題形式有較簡單的選擇題,也有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且難度較大,

常見的命題形式有三種:

(1)突出對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帶電粒子做圓周運動的運動學量(半徑、速度、時間、週期等)的考查;

(2)突出對概念的深層次理解及與力學問題綜合方法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查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考查為主.

思維模板:在處理此類運動問題時,著重把握“一找圓心,二找半徑(R=mv/Bq),三找週期(T=2πm/Bq)或時間”的分析方法。

(1)圓心的確定:因為洛倫茲力f指向圓心,根據f⊥v,畫出粒子運動軌跡中任意兩點(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場的兩點)的f的方向,沿兩個洛倫茲力f作出其延長線的交點即為圓心.另外,圓心位置必定在圓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線上(如圖所示)。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2)半徑的確定和計算:利用平面幾何關係,求出該圓的半徑(或運動圓弧對應的圓心角),並注意利用一個重要的幾何特點,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於圓心角(α),並等於弦AB與切線的夾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圖所示),即φ=α=2θ。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3)運動時間的確定:t=φT/2π或t=s/v,其中φ為偏向角,T為週期,s為軌跡的弧長,v為線速度。

(3)運動時間的確定:t=φT/2π或t=s/v,其中φ為偏向角,T為週期,s為軌跡的弧長,v為線速度。

由於篇幅有限,就先和大家分享這麼多,後續學姐還會繼續分享,其實物理並沒有那麼難,掌握一定的思維模式,和答題技巧,難題也會迎刃而解哦。

高中物理:高考常見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網友:這回物理不愁了!

獲取資源?

接下來告訴大家如何獲取資源:轉發、評論、點贊後點擊小編頭像、關注小編後私聊小編"物理"即可免費獲取資源,小編髮的所有資源都是免費分享。

希望大家能積極轉發讓跟多人看到,給予小編鼓勵與支持!

●整理資料不易,看到最後了,點個贊或轉個發,就是對小姐姐最大的支持了!為避免停更,更長久的陪伴同學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