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9月18日,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順利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意味著這兩條地鐵新線均已通過開通前最後一次大考,即將開通試運營。

9月13日至18日,由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上海上交協軌道交通諮詢有限公司和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聯合組織的武漢軌道7號線一期工程、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試運營基本條件專家評審會,武漢長江公鐵隧道開通條件專家評審會在漢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共33名軌道交通行業專家,分為5個小組,通過觀看專題片、聽取彙報、審閱資料、現場踏勘、系統測試等方式,進行嚴格把關。18日上午,專家組宣佈: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具備試運營基本條件,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工程具備試通車條件。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7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走向示意圖。


7號線一期工程全長約31公里,由園博園北至野芷湖,設站19座,初步預測日均承擔跨江客流47萬人次,將極大方便30萬南湖居民進出。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全長約20公里,從光谷火車站至左嶺,設站13座,快速連接東湖高新區東西發展主軸。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工程總長4.66公里,江中合建段分為上中下三層,是7號線控制性工程,隧道管片外徑15.2米,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江底隧道,也是世界上首條已建成的公鐵合建盾構隧道,曾走進央視《超級工程Ⅱ》紀錄片。評審專家組認為,該工程的探索和創新,對全國各地公鐵合建隧道的建設、運營均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隨著兩條新線投入試運營,武漢地鐵通車裡程將達288公里,常態化客流將達350萬乘次,約佔該市公共客流45%。關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開通時間,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兩條新線還要落實評審專家提出的整改意見,具體開通時間尚未最後確定。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線路走向示意圖。


武漢市民特別是南湖、光谷片區居民翹首以盼的地鐵7號線、11號線,終於快要開通了!

昨日上午,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1號線東段一期、長江公鐵隧道工程,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這意味著,這三大工程將按照計劃於近日開通試運營。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圖為: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江底隧道,正進行最後收尾工作,地鐵7號線經此跨越長江。

武漢邁向地鐵城市第一方陣

9月13日至18日,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上海上交協軌道交通諮詢有限公司和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聯合組織專家評審會,對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1號線東段一期、長江公鐵隧道工程進行開通條件評審。經過專業審核、檢測和踏勘,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三大工程均具備開通試運營的條件。

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陳佑湘介紹,兩條地鐵新線開通後,武漢地鐵運營里程將達到288公里,常態化客流接近350萬乘次/天,約佔全市公共交通客流45%,說明武漢向世界級地鐵城市第一方陣又邁進了一步。

武漢地鐵集團董事長周少東表示,將全力以赴抓好安全運營、優質服務等工作,確保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1號線東段一期和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工程按期開通試運營。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圖為:武漢長江公鐵隧道走向示意圖繪圖/劉陽

230萬南湖居民出行將更方便

地鐵7號線一期工程是銜接武漢市南、北新城主群和武昌、漢口中心城區的市域快線。它起於園博園北站,沿金南一路、園博大道、淮海路、建設大道、澳門路、三陽路、秦園路、友誼大道、中山路、恆安路、李紙路走行,止於野芷湖站,沿線經過東西湖區、礄口區、江漢區、江岸區、武昌區、洪山區,預計初期可承擔跨江客量47.3萬人次/天。

7號線一期為全地下線路,長30.85公里,設站19座,其中換乘站10座。

在園博園北站、武漢商務區站、王家墩東站、香港路站、三陽路站、徐家棚站、螃蟹岬站、武昌火車站,7號線可與先期建成的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8號線進行換乘。

7號線直達武漢中央商務區中心,可有力支撐中央商務區的發展;連接武昌火車站,方便對外交通;貫穿大型居住區南湖組團,方便30萬南湖居民進出主城。

武漢三大工程即將開通試運營

圖為:武漢長江公鐵隧道通車在即

3光谷腹地將迎來交通大動脈

地鐵11號線東段一期工程長19.7公里,從光谷火車站至左嶺,設站13座,其中換乘站3座,未來可與在建的2號線南延線實現換乘。

該線路是武漢市軌道交通骨幹快線的東段,位於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西主軸上。列車單程耗時約30分鐘。它將有力帶動沿線地區的建設和發展,促進武漢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11號線東段二期即武昌段,由武昌火車站東廣場至光谷火車站,長12.45公里,設站7座,目前正在建設。根據規劃,11號線還將向西延伸,下穿長江,直達蔡甸區中法生態城;向東延伸至鄂州市境內,沿高新大道北側前行,下穿嚴家湖,在創業大道設葛店南站,與武黃城際鐵路實現換乘。

45年建成的穿江“超級工程”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工程是世界首條公鐵合建盾構法隧道,被譽為“超級工程”,於2014年開建。主線隧道長4.66公里,距下游的長江二橋1.3公里,距上游的武漢長江隧道1.9公里。合建段隧道分為三層:上層為公路隧道的排煙道;中層為公路行車道,單向三車道;下層為地鐵7號線區間,及逃生通道、電纜廊道、地鐵排煙道。

該隧道管片外徑15.2米,盾構斷面開挖面積195平方米,是地鐵2號線的6倍多,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江底隧道。掘出土方約100萬立方米,相當於上海金茂大廈的體量。

公路層隧道設計時速60公里。它在漢口岸沿解放大道設置A、B出入匝道,沿中山大道設置C、D出入匝道;在武昌岸沿和平大道設置E、F出入匝道,沿友誼大道設置G、H出入匝道。其中E、F匝道預留了與武昌濱江商務區地下環線道路接口條件。(湖北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