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區塊鏈專題之二:比特幣的經濟學和倫理學

關於“比特幣泡沫”的討論非常多。然而,大眾卻並不都清楚數字貨幣的理念。它們是什麼?為什麼它們的價格會有所不同?一個有信仰的人應該怎樣看待比特幣引發的道德問題?關於似乎沒有內在價值的東西價格飛漲,可能會引發倫理問題。

一年前,一個比特幣的價值大約在800美元;今天,它價值超過$ 17,000。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投機泡沫,如鬱金香狂熱一般。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比特幣應該是非法的,而英國首席金融監管機構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則認為這是一種商品,而不是貨幣。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建議很奇怪 - 比特幣如何被有效地取締是不明確的。貝利(Bailey)的分析也很奇怪:比特幣絕對不是一種商品。

比特幣是數十年來政府貶值貨幣後創建的數字貨幣。就像黃金一樣,它的供應有限。那些發明和設計它的人創造了一個數字挖掘過程,要求程序員投入時間發現更多的比特幣。所需的編程工作逐漸增多。在開採了2100萬比特幣之後,將不再有供應。所有這一切都與計算機算法的建立方式相吻合,這些算法是為複製貴重金屬礦而設計的。

除了作為貨幣以外,比特幣沒有實際用途。以黃金等大宗商品為基礎的貨幣,由於天然稀缺,且具有其他用途,所以它們的價值保持不變。但是,比特幣只能用作貨幣。它沒有其他的內在用途。

這使得比特幣的猜測更有趣,儘管在某些方面也更容易分析。為什麼今天人們願意為在過去只值800美元的一個比特幣支付17000美元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瞭解金錢的經濟作用。

金錢存在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這是一個使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換取所有其他商品的“商品”,這樣我們就不用再以物換物了。錢幣必須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便攜的,可分割成更小的單位,耐用的,有限的供應和統一的(這樣我們就不必花時間研究某物到底是美元,還是英鎊或黃金主權)。這樣就很容易理解黃金這樣的商品如何演變成金錢。

另一方面,國家貨幣沒有內在的價值。但由於各種法律賦予銀行的特權,它們已經主宰了所有其他形式的金錢。不同於當黃金被用作貨幣時(這是有代價的,因為如果同一塊黃金被用於硬幣,它就不能被用於別的東西),國家的貨幣似乎是免費的。然而,如上所述,國家的貨幣有時是一個糟糕的價值儲藏,因為它可以無限制地印刷。儘管如此,只要中央銀行在確保其價值的同時做出了相當好的工作,國家的貨幣總體上可以被接受並用作貨幣。世界各地的外匯管制取消使得各國更難以允許本國貨幣像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發生災難性的價值損失一樣。如果一個國家遭受嚴重的通貨膨脹,企業至少會開始動用其他國家的錢。在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國家,要麼政府有效地強制使用本國貨幣,要麼國內貨幣被美元等外國替代品擠出。

由於國家貨幣沒有內在價值,且享有法定特權,因此可以用比黃金等貨幣更少的成本來使用,但是中央銀行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而這種通貨膨脹即使在適中的速度下也可能是昂貴的。但是,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也沒有內在價值。除了錢以外,他們沒有其他用處。你不能穿比特幣在你的脖子上,或者用比特幣來填滿你的牙齒。它與中央銀行的錢有共同的特點。但是,數字算法確保其供應有限。

鑑於比特幣除了作為貨幣之外沒有其他用途,因此對比特幣的需求最終只能基於其未來作為貨幣的使用。當金融市場出現投機泡沫時,由於人們預期價格會繼續上漲,需求可能會增加。但是,即使價格過高或過低,泡沫背後肯定也有一些東西。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所穿的粗花呢夾克將永遠不會受到投機性泡沫的影響,沒有一個泡沫可以讓我以17000美元的價格賣出它。

而且,很容易看出人們可能會預期比特幣的價格會上漲。比特幣在所有交易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如果它被用於更多的交易,比特幣的需求將增加,鑑於目前比特幣的低使用率,交易需求可能會大大增加。投資者預計需求的增長是完全合理的。

但事實上,這就說明了比特幣的問題。防止比特幣供應人為增加的算法(因此防止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也防止了比特幣供應因需求而變化。這可能導致巨大的價格變化,這將取決於比特幣當前和未來作為貨幣的使用情況。比特幣因此不是一個很好的價值儲備。它的價值可以在任何方向改變。這對於黃金來說則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當貨幣使用的需求發生變化時,它可以轉換成或者轉換成其它用途。

我的猜測是,儘管具有不同供應算法的未來數字貨幣可能會被普遍接受和使用,但由於這種設計缺陷,比特幣無法這麼做。如果這個觀點能流行起來,那麼泡沫可能會爆炸。另一方面,如果比特幣得到更廣泛的使用,價格可能繼續上漲。

但是,倫理呢?一些人認為比特幣高度分散的網絡是犯罪的一個誘因。但是,強制使用歷來已被貶值的國家貨幣,肯定是解決犯罪問題的錯誤工具。而越來越密切的對交易集中監控,也帶來了自己的道德問題。

原則上有些反對私人貨幣。但是,我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道德上的反對私人提供的一種商品,其目的是降低購買其他商品所涉及的交易成本。貨幣只有一個有問題的神秘感,因為國家貨幣背景下的分部儲備銀行可以導致創造貨幣的銀行的無限供給。

但是,投機本身呢?一篇關於投機倫理的傑出文章幾年前由史蒂夫·洛奇科(Steve Nakrosis)撰寫,他現在是聖瑪麗大學博士學院的成員,也是博士,我的學生。他在天主教社會教學的基礎上提出強烈的觀點,認為投機並不是不道德的。它可以執行有用的經濟功能。例如,當管理層不謹慎行事時,賣空銀行股可以管理紀律。另一方面,只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而設計的投機會導致對罪惡和濫用市場的誘惑。我們應該警惕追逐沒有明確經濟理念的投機泡沫。投機倫理也許是另一個專欄的話題,但是Nakrosis論文非常值得一讀。

同時,我對比特幣的判決就是這樣。其他加密貨幣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貨幣。但是一個價值與比特幣一樣波動的貨幣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利基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