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進化心理學:無法解釋的愛慕

由於進化心理學非常強調成功繁衍是人類所有行為的最終動機。於是,同性戀現象成了進化心理學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之一。

事實上,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進化心理學家能給同性戀現象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也許同性戀現象並非某種心理層面的變化,如今科學家正積極謀求其在遺傳學上的解釋,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進化心理學:無法解釋的愛慕

如一些遺傳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一些基因根源。他們並沒有發現同性戀基因,但是他們確定了包含“X-q28”基因標誌的染色體與此有關。即使最後找到同性戀基因及其序列,但是仍然無法解釋——在絕大多數同性戀個體裡,這些基因是如何存活下來並延續下去的。

男性同性戀的基因可以遺傳給後代,但是並非通過男同性戀者本身遺傳,而是由他們的姐妹或其他女性親屬遺傳。遺傳學家假設同性戀基因驅使男性或女性做出同樣的行為——渴望與男性發生關係。

如果攜帶該基因的生物體是男性,那麼他就會成為男同性戀。如果攜帶同性戀基因的生物體是女性。那麼熱愛男性,並處於賣方市場的她們,其子女肯定多於沒有攜帶同性戀基因的女性。因為他們的男性性伴侶較多,男同性戀失去的繁衍機會,會由他們這些具有繁衍能力的姐妹彌補回來,從而使男同性基因得以延續。

以上論述被科學界稱為“色情姐妹假說”。該假說自誕生以來爭議不斷,但是最近已經有研究足夠支持該項理論:男同性戀的母系家族裡其女性成員的子女,比男異性戀的母系家族的子女要多。

進化心理學:無法解釋的愛慕

但是學者們也發現男同性戀者能夠延續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中,迫於社會規範和法律規定的壓力,男同性戀只能隱瞞興趣取向,像其他男性那樣結婚生子將同性戀基因遺傳下去。若果真如此,那麼同性戀解放運動,只會導致同性戀者絕跡。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學者能夠就基因的角度,解釋女同性戀傾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