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营养餐补为何从营养幼苗变成了营养地鼠

几年年前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数百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是一项有远见的长期计划。

然而前几天河南周口商水县一小学的营养餐变成了素面被曝光出来,让我们看到吃财政拨款的寄生虫并没有被消灭殆尽。国家每年都很很多专项财政补助拨款,用于支持专项发展。我们的每一个专项计划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执行中又时常出现营养的肥水流失了,不该被营养的地鼠们却被营养的肥头大耳。这多半不是计划和制度不健全,而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执行上往往存有问题。如果总是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么这些美好的计划往往会事倍功半,达不到应有的效用,却大量养肥了最后一公里的地鼠。

凡是花钱的补助,最终环节一定有商业行为或分配行为发生,依靠个体的自律是不可能杜绝问题发生的,除了完善的制度外,透明的监督是必须要有的。

比如商水县这素面的营养餐问题,曝光后政府确实很积极介入,很快就给出了处理通报。但是从处理通报里目前还没看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财政补贴了4元每人一天,学生供餐是由郑州华康餐饮有限公司加工点加工的。也就是供餐是外包了,那么外包合同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合同没有问题那么学校验收方是不是就明显存在问题?同时供餐方也明显存在合同违规行为!如果存在这样的漏洞,那么质量不合格的餐饮流入餐桌恐怕很容易发生,降低营养餐配置的情况也很容易发生。

营养餐补为何从营养幼苗变成了营养地鼠

通报只是提到还在对供餐方进行调查,对供餐方如何处理还不得而知。个人的意见是首先这家叫郑州华康餐饮有限公司的除了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外,同时应该被列入黑名单,至少三年内禁止进入供餐方,不是在这所小学禁入,而是在所有小学予以禁入。对于这样的企业如果只是不痛不痒的处罚,下次一定会接着犯事,因为犯事的处罚成本很低,完全起不到震慑作用。

营养餐补为何从营养幼苗变成了营养地鼠

另外一点是从目前通报的内容看,还不清楚这碗素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存在问题?如果是长期存在问题,无疑是在监督上有很大的漏洞,就远不是通报处理几个人那么简单了事。如果是短期偶然出现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物价的上涨是否是供餐方低配的影响因素?

除了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要透明外,还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特别要接受学生家长和学生的监督),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全额用于学生。监督是要日常化,而不是抽查化。学校监督日常化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留有记录。比如每天供餐的实物拍照留存,定期提交给上级部门。

营养餐补为何从营养幼苗变成了营养地鼠

国家财政拨款的钱本质是全国人民的钱,理应更多接受社会之监督,除了涉及国家机密之外都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只有在阳光的监督下,钱才能用得光明,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