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今天,是每個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九一八事變”爆發87週年紀念日。

上午9點18分,遼寧瀋陽全場拉響警報3分鐘,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

87年前的今天,長期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日本,在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軌道,進行了炸燬並嫁禍給中國軍隊。藉此為由,炮轟瀋陽北大營,這就是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只是戰爭的開始,次日,日本便侵佔瀋陽,後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從此,東北被日本奴役和殖民統治了長達14年之久。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為何一條南滿鐵路就成了戰爭導火索?

放在21世紀,一條鐵路算不得了什麼,單是中國,鐵路總里程達12.4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

但鐵路於中國來說,清朝末年才開始建設。從鐵路在中國第一次出現,到中國真正擁有第一條鐵路,一共花了近20年。

那麼,“九一八事變”裡的南滿鐵路為什麼這麼重要?它的炸燬,為什麼可以作為日本挑起戰爭的事由?這背後是有故事的。

南滿鐵路不是日本建的哦,是沙俄1897年-1903年建的,建在東北境內,用來連接長春和大連,是中東鐵路是一部分。

1904年-1905年,日俄交戰,最終俄國失敗、日本慘勝,日本搶奪了俄國自1895年《馬關條約》1896年《中俄密約》佔領的東北地區。而中東鐵路易被日本佔領,並改名為南滿鐵路。

總結前因後果就是,俄國在東北建了中東鐵路,日俄戰爭中俄國失敗、日本慘勝,日本搶佔了中東鐵路並改名為南滿鐵路,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燬南滿鐵路並嫁禍給中國軍隊,藉此發起戰爭,實現對華侵略擴張的野心。

東北,被日本殖民統治和奴役的14年

說起東北,大家會想到什麼?廣闊的地域,愛一鍋亂燉的美食,豪爽的東北人,都顯示出一份豪氣。誰曾想,東北竟受日本奴役和殖民統治14年之久。

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14年間,東北到底變化了什麼?

1932年,偽滿洲國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粉墨登場。改長春為“新京”,東北全境淪陷。1934年,溥儀即位偽滿洲國皇帝。可以看出,日本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作為傀儡去統治和奴役東北百姓。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圖為溥儀與真正的統治者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左五)等合影。來源:環球網

不只是領土的不完整、政治的殖民統治,更貽害千年的是,日本對東北的奴化教育。有以下幾點:

1、建立強化殖民文藝的統治機構和御用文藝組織

1941年1月,偽弘報處成為偽滿傀儡政府中唯一負責所有文藝項目統轄工作的部門,其職權之廣泛,包括:

·輿論的指導;

·文藝、美術、音樂、演劇、電影、唱片及圖書等的普及;

·重要政策的發表;

·弘報機關的指導監督;

·宣傳資材的統制;

·出版物、電影、唱片及其他宣傳品的管理;

·廣播事項及報道通信的指導管理;

·情報;

·其他對內外宣傳。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趣味畫報》國務院弘報處發行

2、親近日本、排斥中國的文藝統治方針

1)對於那些已經出版,帶有明顯中國色彩,啟迪人們心靈的文藝作品,採取直接銷燬的方式。據偽文教部統計,僅在1932年3月至7月,

日本侵略者就焚燒各類書籍達650多萬冊。

2)嚴格審查制度,禁止各種進步、愛國的文藝作品出版發行。從1935年至1938年,日本殖民者禁止發行的各類報刊就達9760份,書籍3508冊。電影也是日本侵略者查禁文藝作品的大頭。僅1936年一年,因日偽文藝當局審查不合格而遭禁演的影片就有178部。

3)嚴禁任何具有妨礙日本殖民統治思想內容的文藝作品輸入到東北。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英等與日本交戰國家的出版物,也被當作“敵性讀物”,而禁止輸入發行了。

4)日本殖民者一方面極力清除東北固有的中華文化,另一方面卻大量輸入日本文藝作品。1936年,日本向偽滿強制輸入各種書籍有58.7萬餘冊,1938年就突破1000餘萬冊大關,到了1941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3440萬餘冊。1936年偽滿輸入的日本電影為154部,1938年即達到了驚人的1630部。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1932年3月26日《上海畫報》報紙一張

3、明確出臺各種殖民主義文藝法規和綱領

1932年10月偽滿傀儡政府成立後不久,即頒佈了《出版法》,以殖民主義法規的形式,規定了偽滿文藝界人士不得創作出版發行任何反“滿”抗日題材的出版物。其中明確禁止了8種“不準揭載”描寫出版的情況。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東京日日新聞》號外報紙一張 1931年11月23日

4、實行愚民政策的奴化教育

1932年1月成立教科書編審委員會,著手編寫教科書,此後各級學校便開始使用偽文教部審定的奴化教科書。

小學課程有國語、算術、修身、圖畫、手工、唱歌、體育。 這時,中國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教材全被廢除,代之以日偽的課程設置和教材、教學思想和方法。

國語課有日本是“友邦”、“盟邦”、“日滿不可分”、“滿洲國是王道樂土”、“虔心誠意地崇拜日本天皇和滿洲國皇帝陛下”等等內容,竭力貫徹殖民主義教育思想,在精神上摧殘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推行奴化教育,使我們這些孩子不知自己是中國人,而只知道自己是“滿洲人”。

中學也以宣揚“封建精神”為主,講授所謂的“國民道德”,

此時把日語和“東洋史”作為重要課程,想要讓中國學生忘記本國的文化和歷史,逐步用日本文化取代中國文化。

大學講授“國體本義”,宣揚日本立國的精神是“為神之道”。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5、強制推行日語教育

通過日語這個“武器”,加強以“皇道精神”為核心的“教育”,則“內可以培養大陸民族的純正的日本人,外可教育青少年,教化一般民眾生活”。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協和會發行的日語教科書 來源:照片中國

日本對東北奴化教育的影響

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給東北人民及民族文化帶來了及其嚴重的危害。

1、嚴重阻礙了東北經濟的發展

在奴役東北的14年,日本最大限度地掠奪中國的工礦資源和農產品,使日本擁有更多的資源進行殖民統治,進而使東北的整個經濟發展不起來,使東北的教育更加落後。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日軍佔領東三省兵廠

2、嚴重阻礙了東北教育事業的發展

1929年數據顯示,當時東北地區原有學校:初等學校13777所,中等學校181所,師範學校87所,職業學校52所,高等學校10所,社會民眾學校1408所。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下令,所有學校一律停辦,即關閉各級各類學校,對東北的原有教育設施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和摧殘,使東北地區原有的民族教育事業全部陷入癱瘓狀態。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日本佔領滿洲時期曾對佔領區教育實行國家管制 來源:照片中國

3、奴化教育的結果導致奴隸意識的形成,並嚴重影響人們的思想。

在日本帝國主義長期高壓政策的威逼下,絕大多數東北人民不敢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接受日本推行的愚民政策。

這期間偽滿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是用封建禮教(即王道)和殖民思想(即建國精神)來麻醉和消滅東北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以便使東北人民成為順民和奴僕。

王道主義的教育方針逐漸演變為皇道主義的教育方針,把“東洋精神”和“日本的道德觀念”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用日本文化完全取代中華民族文化。

難忘九一八,日本對東北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與中國人的反擊!

▲遙拜宮城,宮城即天皇的居所 來源:照片中國

東北的反奴化教育鬥爭

1、成立各種秘密組織,進行抗日戰爭

比較流行的是成立各種讀書會,“讀書會”是進步青年學生進行反滿抗日鬥爭的群眾性組織,它的宗旨十分明確,即是為了喚醒東北青年學生的民族意識,提高思想覺悟。

除讀書會外,還有恢復會(為驅逐日本侵略者,恢復我國領土和主權而鬥爭的愛國青年軍人的組織)、星星劇團(擴大宣傳陣地,開展進步的戲劇活動,進行反滿抗日鬥爭)等組織。

2、引導愛國師生,進行反奴化教育

廣大愛國師生在日偽警、憲、特的嚴密監視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採取各種形式向淪陷區青少年兒童進行抗日愛國的革命教育。

在敵佔區建立教師工作委員會,進行反日偽的奴化教育戰爭。

3、以各種形式宣傳愛國思想,喚醒民眾反對日偽奴化教育

1)辦地下黨報

2)打入敵偽報社內部,開闢第二戰場

內容提煉自《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奴化教育戰爭》東北師範大學 李國中 中國近現代史專業 碩士論文

人民網、央視網、中國軍網、環球網、百度百科、博客:藍天的夢2017《日本對中國東北的奴化教育》、論文《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奴化教育戰爭》等

【圖片來源】

照片中國、孔夫子舊書網、環球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