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公元元年,东西方各发生什么事件?

于无声处34


公元元年,也就是基督教历史叙事中耶稣降生的那一年,正好是古典时代的一个全球格局分水岭。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主流依然是地区内的小范围多边体系。在此之后,世界各地都进入了各自的帝国时代。

从文明起源到扩散,再到古典时代的整个前半段,世界各地其实都存在自己的多边小格局体系。这话读起来有点拗口,但我们用具体分析来看。当时的各地文明,不仅彼此有一定的区别。在他们的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势力。


包括著名的古希腊城邦、印度的邦国体系、中东的几大帝国争霸、东亚的诸侯分封......


虽然有波斯帝国和希腊化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出现,但并不能在所有地方都消除这种小范围的差异。一直到希腊化时代的中后期,新一代的文明势力开始崛起。曾经是希腊文明边缘的罗马人-曾经是波斯文明边缘的帕提亚人-曾经是多文明边界交汇处的东印欧人-以及远东的帝国缔造者。他们在公元元年开始,创建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四个帝国:罗马-帕提亚-贵霜-东汉。

当然,各地区的进程和自身属性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开始或完成帝国化进程的时间也不可能都集中在公元元年。但在这一年,他们历史进程趋势要么已经非常明显,要么已经完成了全部铺垫。

先以当时势头最猛烈的罗马帝国来说,其经典的共和国制度在几十年前已经被实际终结。然而,奥古斯都治下的罗马,依然花了很长时间来确保这个初级帝国体系的转化与成功运转。


奥古斯都一方面通过罗马内战的胜利,基本上控制了地方上的军头,也压制了罗马民主时代的遗老遗少代表--元老院。在对外关系上,很多曾经散布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强权,纷纷被消灭。奥古斯都自己则是干掉了最后的希腊化帝国--托勒密埃及。然后利用埃及等地提供的巨大资源,进一步稳定内部局势。并用军制改革和全国性道路建设来强化意大利对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控制。

公元元年的罗马帝国,就这样在奥古斯都的打理下,显出了过去一度消失的强势。他们在莱茵河边境上屡屡击败日耳曼人,收编了大量愿意为罗马防御边境的日耳曼部落势力。在东方,虽然表面上非常和平,却已经控制了一个范围巨大的国际体系。将众多希腊、小亚细亚、犹太、阿拉伯和波斯系文明后裔,控制在自己手里。


硕果仅存的本都王国、卡帕多西亚王国,都是为罗马戍边的同盟者。仍然保持独立的罗德岛和吕西亚半岛,已经成为罗马的保护下的吉祥物。东方的犹太和亚美尼亚等国,都是罗马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罗马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残余,都有政治支配权和一边倒的军事优势。

紧挨着罗马国际体系的是帕提亚帝国和他的帝国体系。帕提亚人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伊朗语系成员与波斯文明的分支。但在占据整个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之后,他就成为了两河-波斯-阿拉伯-东方希腊-东方游牧等原先小格局之上的总代理人。


虽然他们的军队曾经在卡莱击败过罗马人的一支偏师,并反攻到了叙利亚等地。但很快就被重整旗鼓的罗马军队又从这些地方打了出去。此后,双方在表面上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但帕提亚人国力是不足以同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方的罗马相比。所以,在公元元年,甚至出现了罗马代理人执掌帝国的事情。

由奥古斯都亲自送给帕提亚王室的穆萨王后,将自己的儿子送到罗马当人质,然后在帕提亚国内实行了多年的女主政治。她与身边的幕僚,无疑是罗马派的支持人。虽然帕提亚人还是在通过控制贸易路线,赚取罗马贵族的黄金,却不再会向西部的中间带渗透。这等于就是在国际体系的较量中,给罗马让步。


穆萨王后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她那个由罗马教育的儿子在回国后也统治时间很短。但公元元年前后的特殊时期,的确对于世界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受不了罗马化君主的帕提亚地方贵族,都在蠢蠢欲动。其中就包括了由当年臣服塞人为主的苏伦家族。他们在公元元年前后,一直遭到帕提亚中央权力的排挤,不得不向东寻找出路。

位于帕提亚帝国东部外的巴克特里亚地区,在这一年失去了国王萨帕德比泽。他的病死实际上预示着月氏人在阿富汗北部的统治地位结束。由于他们本来就是利用局势动荡而鸠占鹊巢的外族,实际上根基非常不稳地。你从他们发行钱币的纯希腊风格就能看出,他们非常依赖过去希腊统治者带来的技术。而在他们之前南下的塞种人,已经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更大的印度-斯基泰王国。

也是在这一年,赫拉欧斯继位,他是贵霜帝国真正的奠基人。虽然他此时还仅仅是大月氏人安排在地方上的众多副王之一,却注定要将自己的势力发展成为中亚东部到印度北部的巨大帝国。月氏人的势力衰微,给了他最好的机会。他也积极向外寻求可以帮助自己成功的盟友。前文说到的帕提亚东进势力,就是他的最佳助力。他们向东击溃了大部分塞种王公和希腊城市统治者,建立了国运不足50年的印度-帕提亚王国。


赫拉欧斯就主动到新来者的王庭拜会,成为了后者的盟友。后来也正式依靠这些帕提亚旁系的支持,他开始了对巴克特里亚内部的兼并战争。被兼并的巴克特里亚土著、希腊城市与月氏部落,将在后来成为贵霜帝国的基本盘。公元元年的这次权力更替,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后来的贵霜帝国,也将在国际体系中,帮助罗马夹击帕提亚的势力。

最后是东亚的西汉王朝,与之前所说的众多势力不同,这个王朝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皇室的衰微、宫廷官僚与外戚集团的争斗,加上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都在预示着灾难的降临。西汉王朝也从过去那个一度控制了西域及草原南部的庞大强权,逐步瘫痪。


更可怕的是在帝国的上层内部,出现了野心勃勃的王莽。他在汉哀帝死后,扶持了年幼的汉平帝继位,但后者年仅14岁就病发身亡。这就给了王莽篡权以一波又一波的政治红利与时间窗口。只是汉王朝过去在各地方的经营成果,会超出王莽的预计。所以他后来的篡权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农民起义与地方豪强所共同掀翻。

这些大规模的动乱,在实际上也形成了一次内部的大清洗效果。在西汉与新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尽管一直被人诟病为地方豪强势力失控,但实际上已经因为严重内耗而变得更加依赖彼此。这种依赖或者说联合,将在后来立即转化为对周边地区的新一轮征服行动。对象包括北方的匈奴、西北方向的西域城市、西方的羌人,以及长江以南的百越后裔。


著名的夜郎国,其实就是在公元元年后才被汉帝国给吞并的。至于更为偏远的滇国,也是在此之后才形成了粗糙的中央权力管制。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元元年后的东亚大陆,也是走上了进一步建设帝国体系的道路。

最后,伴随着世界四大帝国体系确立的,还有国际间更为频繁的贸易。帕提亚的人弱势与更东方的持续动乱,迫使地中海地区的商人逐步增加海上贸易比重。他们也因此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次大陆与东非海岸上,促成了大量贸易城市的诞生。每一个贸易城市本身,还会带动周边内陆的小范围贸易发展。而越来越多的商人从海上带着金银去到云南南部,也让中原帝国更有了要控制中南半岛沿海的欲望。


可以说,公元元年的世界,尽管各地皆有纷乱,总体却步入了一个大同的世界。这种新的格局设定,将左右之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任何帝国的兴衰,都能从这个方面寻找到一定比例的原因。一个新的世代从此开始,不得不说是命运的安排。


米南德王问道


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其实这年对于不是基督教徒来说,也没什么大事情发生,这主要是以相传耶稣基督诞生作为标记的,这在东方基本也就是中国,王莽开始夺权,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而在西方就是丝绸开始传入罗马等等!


那么这是谁定的呢,什么时候开始大范围推行的呢?在古时候,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个叫乔尼西的基督教僧侣,建议把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作为元年,之后西方国家约在公元1400年普遍使用公元纪年。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