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


古镇黎里的初秋,显得十分宁静。三三两两的人群或悠闲地漫步于老街上,或憩息于长廊下。一阵风儿吹过,清澈的河面上顿时泛起层层波纹。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黎里街景 摄影:叶枫】




黎里不仅有秀丽的景色,更有引人入胜的传统风俗,如中秋显宝。这风俗始于元代,盛之明清,绝至民国。每至中秋节前后,黎里镇上的寺院、大户人家等纷纷将自己家中的宝贝展之于众。四乡百姓聚而观之,十分热闹。前后一般三天,也有多至六天。民国时期的几次显宝还扩展至改良后的农产品等。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古装秀——中秋显宝 摄影:分湖文体】



2014年起,黎里在古镇开发保护中,逐步恢复了中秋显宝这一传统风俗。由吴江区档案局与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联合举办黎里中秋显宝大会。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中秋显宝三册 摄影:陈良】




我作为中秋显宝的实际参与者,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黎里人,对黎里中秋显宝的传统更是感触颇多,与之屡屡相约。

说来话长,大约是在2010年左右,那时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砚台收藏爱好者,收藏无方向。因为在写一篇有关古镇黎里和古砚的文,想找些相关的文史资料,李海珉老师的《古镇黎里》便出现在我面前。仔细翻阅了这本书,果不其然,我在中秋显宝一章中找到了黎里八大姓之一李氏显宝文房四宝的内容,并在《吴江风情》一书中得到佐证。李厅的中秋砚展犹如一颗火种引爆了我心中久存的收藏梦。此后我坚定了我在砚台收藏的方向——砚史和地方砚。我收遗补缺,多年苦觅,终有小成。砚史方面从远古的研磨器到汉唐宋元清,各时代砚式几无断代,俨然一部小型的中华砚史;地方砚种有古籍记载的约有近200种,我收藏有140余种。我的小目标就是:有朝一日,中秋显宝活动中,砚展能在李厅重现。但那时的黎里中秋显宝还似待字闺中半遮面,我更多的是如对窈窕淑女般的憧憬而已。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4年砚台布展中 摄影:平一德】



2012年,黎里中秋显宝获准成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海珉老师当之无愧成了非遗传承人,并积极投入到了相关的显宝风俗恢复工作中。

2014年,在李海珉老师的帮助下,我的砚台展作为古镇黎里恢复中秋显宝风俗后的首次活动,开始了它的试水之旅。而此时,黎里的中秋显宝传统在距它最后一次举办时(1948年)已间隔60多年。

我在藏砚中精选了60方,组成一个微型的中华砚史展。第一次办展时的手忙脚乱,至今记忆犹新。而令人感动的是我友晓东兄受我临时委托,忙至凌晨,将中华砚史展名及简介手书而成,铁笔银钩间的一笔一划尽现朋友之情。展出后,获得了各方好评,广东、山东,浙江的砚友闻讯而来。刚加入的吴江文友团齐来捧场,也让我认识了不少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的朋友,而作为文友亲属前来的吴江区政协文史办凌龙华主任观展后即拍板为我预留版面,让我在《吴江文史资料》上发表有关砚史文章,也让我走入了政协文史办特约作者之列。这是我和中秋显宝的首次约会。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吴江电视台四套采访,居中为作者陈良 摄影:平一德】




吴江档案局的沈卫新局长很久前已经开始留意这个传统的文化项目,当时他还在市委办公室工作。在一次开发黎里古镇的调研中,他接触到了黎里中秋显宝,觉得非常好。他认为从中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并具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后来他调到了吴江档案局,更坚定地要将黎里的中秋显宝“动起来”。2010年,央视的《寻宝》栏目走进苏州,来到吴江,借着这股春风,吴江档案局发起了民间珍贵档案的显宝活动,也就是后来吴江档案局与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秋显宝”的初始。

从2014年起,每二年由档案局与古保委联合举办一次大型中秋显宝大会,中间则由黎里古保委自行举办一次专题展,由此便成了显宝活动的一个固定模式。这是全区范围内收藏界的盛会,第一届的黎里显宝大会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共收到2000多件藏品信息。我作为黎里人,当然更是不甘人后,拿出6件有关黎里的藏品参展,其中黎里邱璋《存砚楼诗集》获得了二等奖,还有两件收藏品获得优秀奖,也是这届藏品得奖最多的参加者。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4年首届中秋显宝大会 摄影:平一德】




2015年,黎里百岁老人朱漱新脱颖而出。只是因为他儿子伯庄兄在朋友圈晒了一下他老爸的一组作品,本来只是作为书友间的无意之举,却引来了点赞无数,便有了苏州书协陈艺先生的力荐:“老先生的字,不简单啊,黎里有这么一个宝,一定要露一下,给他办个展。”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朱漱新百岁书法展如期举行,好评如潮。这下,既尽了伯庄兄的一片孝心,也挖出了朱老这块迟来的璞玉。从此,黎里修复的古迹之中便多了朱老的墨痕,我也多次得到伯庄兄馈赠的朱老先生墨宝。朱老今已归仙山,观墨宝犹感珍贵。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5年朱漱新百岁书法展 摄影:平一德】




2015年除了朱老的百岁书法展,还有桐封堂的奇石展也作为当年中秋显宝的另一个重头戏。桐封堂修葺一新,堂内奇石林立,其中不乏精品。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5年黎里桐封堂灵璧石展】




2016年,吴江档案局如约而来。第二届黎里中秋显宝活动依然吸引了吴江众多的参与者,这次盛会更是得到了吴江收藏家协会的倾力支持,多位收藏大伽都拿出了自己的藏品,如:雅昌论坛木雕版版主、国内著名木雕造像收藏家、行内人称豆腐哥的吴小刚等等。而我则是与中秋显宝多次亲密接触的老友了,当然有备而来。我参展了12件藏品,收获颇丰,斩获了一等奖,并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6年第二届中秋显宝大会 摄影:平一德】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李海珉老师在向记者介绍《紫藤花馆藏帖》由来 摄影:陈良】




2017年中秋显宝的主题是《守望》。南宋高官赵磻老曾隐居黎里花园浜,亲力于河道埠岸,为黎里古镇之形成绘下蓝图;而后清徐达源寻迹于古籍旧纸间,埋头治学,如此便有了《黎里志》,有了古镇黎里有据可查、深厚悠长的文化底蕴;现在又有古镇的守望者李海珉老师,长年来他深挖史实,潜心研读,为古镇黎里正名,终使中国历史名镇的称号名至实归,从此古镇迎来了全面开发的新机。

如果说这三位黎川贤达,赵磻老让黎里有了“形”,徐达源让黎里有了“蕴”,李海珉则让黎里有了“神”,三老接力般的守望让黎里脱俗而出,名闻遐迩。2017年中秋显宝活动中,李老师将诸多友人围绕《守望》主题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精选160多幅,汇聚于黎川苑隆重展出,并结集成册,分赠友好。


苏州人文:我与中秋显宝有约会丨尔雅斋

【2017年守望古镇书画展 摄影:平一德】




盛世显宝折射出国力强盛、人民富裕和文化繁荣。小小风俗,大大梦想,愿黎里中秋显宝长在。


又到一年显宝时,我在黎里等你。

(注:文中配图均由陈良提供)



~~ 本期编辑:云巛 2018.9.7 ~~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