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陈定举与汕头南澳陈氏家庙继述堂

陈定举与南澳陈氏家庙继述堂


陈定举与汕头南澳陈氏家庙继述堂


南澳县云澳镇中柱乡陈氏家庙,乾隆五年(1740)由裔孙日煌建,堂名“源远”,祀其始祖明山(清封怀远将军)。清乾隆十年(1745)裔孙武进士陈定举改堂名为“继述堂”,并在家庙右廊立陈氏家庙碑。碑文如下:

溯自基肇中柱,吾宗开科甲之先,谱分太邱,斯族受恩荣之诰。故小有祠大有庙,春秋表孝恩之诚,右为穆左为昭,苹藻荐维新之礼,维时营庆,初谋众言,咸诰五房子孙醵金捐资。历山川形势,中流砥柱,五星聚奎龙,未果老辞楼钟云,山之秀气源自雄关,分派毓澳山以朝宗。依祖居旧址卓然堂构宏新,欹斯室聚斯堂,庭前观输奂之规,春而祀,秋而尝,阶下立云福之序,爰立祭祀蒸田竖碑立石,子孙绝继俎豆馨香。俾祠宇源流永远,宗文世泽绵长矣,是为序。赐进士出身福建诏安县愚弟撰并书。

陈定举与汕头南澳陈氏家庙继述堂


陈定举是南澳岛内唯一武进士,慷慨济世,急公好义,留存有清乾隆七年(1742)进士匾一块,该匾高0.77米,宽2.1米。据民国三十四年《南澳县志》载:陈定举,字实宾。乡宾辉子,千总奕功弟也。少读儒书,长习武备。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中福建榜武举人,越年壬戌连捷成进士,观政兵部寻发广东署虎门守备事,补碣石镇标右营守备,以亲老乞终养归。定举性孝而慷慨,凡澳中义举均为之倡。乾隆二十四年(1759)已卯与陈烈等捐社谷五百石于同知署左建仓一座以储之。乾降二十六年(1761)辛已捐银五百以创建学海书院,后复捐文昌祠祭银一百五十两交轮管,收息以供祭祀。其它祠庙修建靡不捐助。戚族故旧之困穷者,咸加存卹。殁后其曾捐修祠庙多为住以祀。邑之人谈急公好义者,至今犹以定举为首称云。

陈定举之父是陈辉,即南澳民间传说的富人陈百万。据《南澳县志》载:陈辉,字用章,云澳人,居家孝友。有弟,一从戎,另一游学。陈辉独力治产,仰事俯育,俾二弟无内顾忧。雍正丙午(1726)、丁未岁(1727)荐饥,捐谷平粜。乡有埔尾,古冢崩而枯骨暴露,辉为之修复。尤敬礼师儒,遇文士虽年少必加礼。贫者解衣推食。以子奕功贵,敕封“奋力校尉”。年八十一卒。

清乾隆七年,浙江瑞安举人周景柱任南澳岛海防军民府同知。周景柱到任之年正值陈定举考中武进士之时,因赏识陈定举才华人品,作七律诗《实宾年兄雅正》赠之:

阂山粤水早蜚声,更羡胪传骏足名。

紫禁调弓杨叶细,彤庭试策笔花轻。

天于蓬岛五云近,地是瀛洲三秀生。

顾我一官来海峤,开轩先喜揖干城。


该诗赞扬南澳山川毓秀,地灵人杰,陈定举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在京城得中高第,是保卫国家之将才。

后来陈氏族人引用周同知的诗句“紫禁调弓杨叶细,彤庭试策笔花轻”作为大厅龛前大圆柱上的对联,引用“天于蓬岛五云近,地是瀛洲三秀生”作为大厅走廊左右两通门的对联。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智升先生又在此基础上撰写一副对联:杨叶调弓笔花试策思先辈,瀛洲三秀蓬岛五云问后昆。该联巧妙融入周同知的诗句,又赋予新的内涵,追思陈定举德才功绩,激励后人奋发上进。该联收录于陈氏家庙右侧“文竹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