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自从2014年以房养老开始在试点城市推行以来,争议就一直不断存在,并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关于以房养老一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存在,一种说法是时代的产物,是为了顺应目前养老基本情况的大趋势,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还有一种反对的声音就是,以房养老完全是个大骗局,不可信。其实,这两种声音都有些片面,我们应该端正姿态,辩证的看待以房养老的新政策。

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关于以房养老的重要通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从之前的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可见,这一政策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是得到了足够认可的,以房养老到底有怎样的深层意义,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鲜明的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后果呢?

以房养老,通俗的讲就是用房子实现养老的目的,确切的说就是把住房抵押和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对房子有完全产权的、年满60岁的老年人,可以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房屋的估值,定期给老人养老金,房子虽然抵押了,但老人依然对房子有使用权和处置权,可以住也可以出租,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一件太好的事儿了,好的不敢让人相信,甚至质疑这一政策的真假,这些都没错儿,但是,等到老人百年之后,保险公司就拥有了房屋的处置权,对于中国人老一辈的传宗接代,家业留给后代子孙的想法,是完全背向而驰的,目前这种形式,恐怕只适合那些活的潇洒的人吧,这类潇洒的人会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先把自己过好了才是最正确的。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以房养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保险公司参与分享房屋的收益,老人和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之后,保险公司会定期给房子做评估,每一期的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老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能拿到的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与房子贬值或增值有很大的关联,等老人百年之后,房子归保险公司;还有一种类型是非参与型保险,这种形式较前者更受欢迎,而且是以房养老的主要类型,这种形式是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屋的收益,老人和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之后,保险公司只在一开始对房子进行评估,根据这个评估结果来决定个老人多少养老金,与前者不同的是,这种非参与型保险是等老人去世之后,保险公司就会变卖房子,卖房子的钱用来偿还老人养老金的本息,如果还完之后还剩钱,保险公司需要把剩下的钱给去世老人的继承人,如果买房子的钱不够偿还老人养老金的本息,也不能让老人的亲属补钱,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认栽。

这么说来,保险公司都有赔钱的风险,而以房养老的老人多了给亲属,少了不用补,多好的买卖,为什么会被杜撰成反面教材呢?好多人都是谈养老保险瞠目结舌的那种反应,恐怕要归咎于那些与以房养老政策同时诞生的骗局了吧,这些骗子们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往往先跟老人说,可以抵押房子,拿到一大笔钱之后,用这笔钱去买理财产品,每个月能赚不少银行的利息而且没有风险,过几个月再把房子赎回来,老人就可以白赚几十万了,但如果老人信了,一旦签了抵押合同,不多久,房子就已经被其他房主买走了,别说理财了,连买房子的钱一分钱都见不到,老人养老的房子就这样被骗走了,这种诓骗事件屡见不鲜,怪不得人们能对以房养老产生如此多的误解。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以房养老是基于我国的养老危机而提出的政策,从2016年,就产生了多个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而且,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还将会不断增加,照这个趋势下去,全国大范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不出十年将会发生,面对我国拆东墙补西墙(用年轻人交的养老金供养老人,拿富余省份的养老金去补贴亏空省份的养老金)以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以房养老对国家养老金不够用,但老人又不得不养的状况,也算是一种给老人的福利,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项政策,不应该被那些骗局蒙蔽了双眼,风险和收益永远是相伴相生的,零风险低收益的好事儿肯定是骗子喽,不要爱上沾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自然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把握好这个度,让骗子无处遁形,你就能感受到以房养老政策的利好。

解读财经热点、传递理财知识

欢迎关注学习!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财经文章和最有用的理财知识。

花卷财团往期热点文章

理财规划

后台回复“入坑”加入理财群(长期有效)

后台回复“合作或转载”查看《合作/转载须知》

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有关以房养老的是是非非

花卷财团|理财即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