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些古裝影視劇中的“冰箱”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趙仁斌


古代冰箱,如果你認為那是假的,那麼你就真的輸了。古人的智慧是無敵的,在古代,條件那麼惡劣的情況下,夏季飲冰,冬日暖氣還是可以的。


說道延禧攻略中的冰箱,有必要好好解釋一下。魏瓔珞自制小冰箱,冰鎮水果清涼解暑,實在是夏季必備佳品。

東西是好,可架不住乾隆貪吃上癮,還拉肚子。這下不光是冰箱成為討論焦點,乾隆的馬桶也是網民們調侃的對象。

古代冰箱

嚴格來說,魏瓔珞並不是這種冰箱的初創者,在古代,人們很早就為夏季吃上冰鎮食品想了很多辦法。

早在春秋時期。貴族們為了享受,就命令奴隸們在冬季開鑿冰塊儲存在冰窖裡,供夏天使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就出土過一件銅製冰箱,名為“銅冰鑑”,這可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冰箱。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光是王室貴族在夏天能享用冰的涼爽,許多官宦和富商地主家庭也開始建造自己的私人冰窖,而且儲藏的技術也越來越高,冰的損耗經過冬春夏能降低到三成,也就是最後能留下十分之七的冰。

再來一張圖,是虛竹和西夏公主修煉的圖西夏地處西北高原,這冰窖可修的一點也不小啊

朋友們,見笑了

機械引擎


古代就以冰鑑儲藏食品:設取冰官員“凌人”

首先,古代是肯定存在“冰箱”的。

 兩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周禮》中就有:“祭祀供冰鑑。”的記載。而冰鑑,就是古代的冰箱。只不過,它製冷用的是更加低碳環保的冰塊。樣子就像現在的甕,古人把各種熟食或者酒水放在裡面冷藏,效果跟現在的冰箱差不多。  

這裡的冰塊從何而來呢?  

  據《禮記·月令》記載:每年隆冬季節,江河之水凍結實了,天子命人鑿冰窖藏,等到來年仲春,又命人開窖取冰,同羔羊一道,到宗廟祭祀,祭祀過後,餘下的冰留給自己夏日享用的景況。還設置了專門負責取冰、用冰的官員——“凌人”。凌人負責在隆冬組織鑿冰藏冰,春天用它們製成冰箱——鑑。

  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後,隋唐時期,開始出現土冰庫,用冰儲藏食品製造食品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當然,這時候的冰箱依然是貴族的專利,普通老百姓是無法享受。

到了宋朝,民間經濟的繁榮,市場上出現了往冰塊里加水果或者果汁的冷飲。《杜陽雜俎》中記載就有相關記錄。到了元代,蒙古人喜愛奶食,他們就把果漿、牛奶加入冰裡,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激凌。值得一提的是,1560年,法國卡特琳皇后的一個私人廚師,根據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歐洲的這種配方,才製造出現在版的冰激凌。這也算是一個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了。

明清時期,上至官府,下至民間,藏冰之風大盛。 

清嚴緇生《憶京都詞》曾經說過:“冰窖開後,兒童舁賣(抬著賣)於市。只須數文錢,購一巨冰,置之室中,頓覺火宅生涼。餘戲呼為水晶山,南中無此物也。”夏日的涼爽之情,躍然紙上,溢於言表。

所以,冰箱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


驀然說電影


是存在的。古代有專門的官員和民夫是負責皇宮以及皇親國戚的冰塊。冬天去鑿冰磚,運輸到地窖中保存,夏天再取出來放置在屋裡降溫。在降溫過程中,肯定會起到一些“冰箱”的作用放置一些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