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禾花雀,濒临绝种的物种你知道多少?

禾花雀,濒临绝种的物种你知道多少?

自然之美,在于山水花鸟,日月星云,万物生灵的和谐共处。我们今天说的禾花确,学名叫做黄胸鹀(wu),是一中小型鸣禽。成年的禾花雀体长一般在10-20厘米的样子。首先从外观看确实非常漂亮,从脖子以上的头部基本呈黑色,翕及尾上覆羽大多是栗褐;上体其余部分为栗色;中间部位覆羽为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而尾部覆盖下的羽毛几乎纯白。没有亲眼见过的朋友可以想象,此禾花雀非常之漂亮。主要居住丘陵或者开阔的灌木丛之地,繁殖地一般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多以捕食小型昆虫为食。禾花雀是大自然带给我们自然生态的一道风景,同时也生态动物链中重要的一环,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

然而,近几年,随着人类对禾花雀的大量捕捉食用,禾花雀数量急剧下降,不久前,此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的评级从“濒危”升级为“极危”,而就在10多年前,还是无危状态。说到吃,国人比老外们那肯定是厉害多了,任何的材料在国人的手中都有可能变成美味佳肴,这也是中国菜名扬天下的原因。然而,盲目且不顾后果的只顾口腹之欲,却没有去珍惜我们的动物资源,这在满足我们的口味的同时,却是杀鸡取卵的行经。禾花雀在民间俗称天上人参,部分国人的误解夸大的认为禾花雀有超乎本身的保健治疗功效。在文章之前,我特意查询了一下,严格意义上来讲,禾花雀本身的营养价值,同一只普通的鸽子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如果加上烹饪技术和辅材配合的话,在有些厨师的手中甚至还不如一只鸽子的美味和营养。

禾花雀,濒临绝种的物种你知道多少?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这是我们在保护动物公益里经常能够听到的告示语言。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买卖却始终在不停的发生。那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禾花雀能够摆上餐桌的背后那巨大的暴利驱使。正是因为相关利润巨大,导致许多人都纷纷使用各种方法来捕捉禾花雀,利益的驱使之下,让很多禾花雀沦为人们口中的美食。一位曾经参与捕猎禾花雀的人士透露,10年前一天能抓50多只禾花雀,而到如今两三天只能抓到一两只,捕鸟成风的背后是暴利作祟,为了出售的品相,贩鸟者会将捕获的禾花雀活活闷死。根据我查看的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中破获的非法贩卖、运输、饲养禾花雀的案件中,不乏涉及数千乃至数万只禾花雀的案例。由于数量的减少,这些年的食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由以前的几元钱一只到后来的60一只甚至更贵。在国家几次严厉打击之下,菜单名字也是由原来的公然叫卖到现在用荷花等名字显示在菜单上了。

禾花雀,濒临绝种的物种你知道多少?

自然资源,是伴随着我们人类共同发展和生存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携手的朋友,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和珍惜。在蓝天和白云之下,禾花雀原本应该有的欢歌现在却变成了悲鸣,这不是在对人类文明发出的声声追问吗?保护野生动物,也不能再末端治理,我们要在初期开始治理这些行为,才能防止悲剧的不重演,这既要相关知识科普的跟进,也需要相关法律的配套,别再让无知的口舌之欲将一个个物种活生生的消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期盼。同时我们应当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圆我们的生态梦。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我们自己的碧水蓝天、让我们的身边有更多的鸟语花香不正是你我所期盼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