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合肥市醫保將開通移動支付功能

合肥醫保將開通移動支付功能

城鄉居民醫保支付限額提高 新增“大額普通門診”

城鄉居民醫保並軌後,合肥市迎來首輪政策調整。9月12日上午,合肥市醫保辦對外發布《合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合肥市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合肥市城鄉醫療救助暫行辦法》,並介紹合肥市醫改的相關情況。

合肥市醫保將開通移動支付功能

支付限額將全面提高

職工參加的醫保,即“城鎮職工醫保”,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不享受政府補貼。與之不同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個人繳費和財政補助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也就是說,個人繳費標準的提高,對應著政府財政補助的提高。

去年,合肥市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準是150元/人、大學生是80元/人,各縣(市)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為180元/人。今年,國家規定的城鄉居民醫保最低籌資標準為財政補助490元/人、個人繳費220元/人籌集。按照《實施辦法》,合肥市將按不低於國家、省規定標準執行。在醫保總體待遇上,去年合肥市城鎮居民為16萬元/人,各縣(市)新農合為20萬-30萬元/人不等。並軌後,基金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統一為每年30萬元/人。

合肥市醫保將開通移動支付功能

在住院待遇上,新政做出了明確規定。合肥市整合原來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待遇,統一了起付線及支付比例。具體來說:參保居民在一級醫院(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三級醫院、省屬三級醫院住院治療,起付線分別為200元、400元、600元、1000元,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90%、85%、80%、75%。

同時,跨縣域和合肥市區住院治療的,起付線增加1倍。通過分級診療逐級轉診和在上級醫院急診搶救的,基金支付比例不變。未通過分級診療逐級轉診的,基金支付比例降低5個百分點。參保學生、未成年人、特殊疾病患者等人群,享受住院起付線減免。在此基礎上,新政將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也納入減免範疇。

參保繳費可移動支付完成

合肥市深化醫藥衛生和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唐世金介紹,合肥市大力推進醫改,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創新“互聯網+健康服務”,著力解決看病難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再造健康服務流程,與支付寶和微信聯合打造合肥醫保在線移動支付平臺,實現一鍵完成掛號和診間費用醫保支付。

合肥正在建設合肥醫保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並將開通參保繳費移動支付功能,居民在家就可完成參保繳費。推動異地就醫網絡備案和跨省聯網結算,方便群眾異地就醫。

此外,還將加快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建設,建成市、縣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雙向轉診、家庭醫生、電子病歷、遠程心電圖和遠程醫學影像等應用,為居民提供健康醫療在線服務。(來源合肥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