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历史上足智多谋的人物屈指可数,孙武、孙膑、萧何、孔明、周瑜、郭嘉、刘基……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人的存在,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夫。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杀,他逃到吴国。后帮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后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这是历史上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他的事迹记录在了史学著作《左传》中,证明了这个人物和其事迹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我们来看《左传》中的这篇文章(原文读不懂,可以直接读后面的译文):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伍子胥

吴许越成

左丘明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吴越战争

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吴王打算答应他。

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他派女艾去浇那里刺探消息,派季舒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终于灭亡过国和戈国,恢复夏禹的功业,祭祀夏的祖先,以配享天帝,维护了夏朝的天命。现在吴国不如过国,越国却大于少康,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吴国岂不就难办了吗?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他与我国土地相连,世代有仇,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不但不加以消灭,反而打算保全他,这真是违背天命而助长仇敌,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姬姓的衰亡,指日可待呀。我国处在蛮夷之间,而又助长仇敌,这样谋霸业,行不通啊!”吴王不听。伍员退下来,对人说:“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越王求和

读了这篇文章,是不是感到很震惊。当然,不用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这一段都学到了。不得不感叹,伍员,也就是伍子胥,真的是料事如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竟然 就真的在二十年后灭掉了吴国。说他料事如神,一点都不夸张。

这样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

这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也是被选入《古文观止》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绝不仅仅突出伍员这一人物的远见卓识,更是通过文中记载的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以深刻的教训。事实告诉人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发展虽然不是重复循环的,但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要栽大跟头。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的“少康中兴”,就是一面镜子。国家虽然亡了,但留下了复仇的种子, 为日后的复兴提供了火种。星星之光,可以燎原。少康就真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灭掉仇敌,光复了祖先的业绩。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卧薪尝胆

这让我们不由得想到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陷入困境的“穷寇”,要穷追猛打,直至彻底消灭,不留任何祸根,否则,敌人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古人也总结过不能纵虎归山,要不然会遗害无穷。伍员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劝谏吴王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却不被采纳。从这个方面来说,吴王夫差放过越王勾践,实际上是养虎遗患,玩火自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能够看到越王勾践的智慧:在明知对手强大时,及时的表示屈服,要求媾和,以便保存实力,另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是迫不得已最好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勾践不愧为识时务者,在即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甘拜下风,屈居人下,保住了复仇的种子。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下去。二十年时间,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中的屈辱辛酸,非局外人所能体验。以国君的身份,卧薪尝胆,这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所以,我们在佩服伍员的同时,也要对越王勾践表示敬意。

此人谋略碾压孙武,完胜孔明,《左传》中一文写出了他的料事如神

越王的美人计

然而,造化弄人,伍员这样一位忠心耿耿、贯古通今、足智多谋的人物,忠心劝谏却不被采纳,却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悬首城门的结局,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历史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