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烟比民善


我觉得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因为在我国粮食价格明显下滑的大环境下,没有任何人是最后赢家。

不管是农民也好,粮贩子也罢,或者是用粮企业,亦或是国家,在我国正在进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没有人和组织可以独善其身,谁都不会成为最大的的受益者。

粮价下滑,农民直接受影响。

这个观点想必没有任何人会反驳,因为不是有一句古诗中说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如果迁移到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话那就是,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苦,粮食价格下跌,农民也苦。不管怎样,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中,依靠小规模家庭种植,想实现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事情。

粮价下滑,粮贩子也遭殃。

笔者这些年工作期间,接触过不少粮食中间商或者粮食中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粮贩子,据我了解,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顺风顺水,也是在最近今年粮食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遭遇不少艰难挫折,跌了不少跟头。

普通人家卖粮时机不对,可能少收入的只有几百块钱或者一千多块钱。而对于这些动辄囤积几十万斤甚至上百万斤的粮贩子来说,任何市场上的一些偏差都可能会让之前的努力统统白费。

辛辛苦苦很多天,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不是戏言,对于他们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企业同样也不好过。


据笔者了解,粮食价格低的时候,用粮企业的加工利润不一定见得有多么高,因为企业的运营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

当然,粮食市场价格好的话,他们反而会增加一部分利润,但是要想有较大的利润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炒房成风的大环境下,传统行业的实干反倒成了另类,这真的很讽刺。


粮油市场报


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七星老农肯定地告诉你,农产品价格下滑,最大的受益者是做农产品生意的经销商们人,是广大的消费者们了才是,为什么?

农产品经销商

因为在整个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批发,零售,最后到达消费者们手中,在这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之中,经销商手中把握着农产品价格的定价权。

就拿花生米为例,今年花生减产,货源紧张,经销商们就降低质量大肆收购,进行囤货,放肆把自己仓库储存灌满,乘机涨价,由于花生米收购价格低,质量差,有些潮湿,等到批发到零售商们手中时就发生霉变了,既害零售商们,又害了消费者,可是经商们那铁定的利润根本就无法撼动它,反正要赚那么多钱。

而收购商,农民,与消费者们的关系呢

在农产品种植收购销售到消费者们手中,农民种植成本增加,而农产品又降价滞销,甚至烂在树上地里,无人去采摘,连工钱都没有,亏本很是无奈啊。


而收购商只是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一个媒人,起着介绍收购作用,一切市场收购销售定价权都掌握在经商们手中,由经销商筹备资金,收购商们就只把握好质量与计量了,就是赚点儿正常工资与手工收购费吧。

而农产品降价了,对于广大消费者们来说,也不吃亏,比如上牲猪收购价大降,过去肉价13块一市斤,降到现在市场价格才8块一市斤,足足降了5块一斤,这是实得实在的好处,咱们的日常生活开支由于市场农产品价格下滑,每天随便节省开支二三十元,一个月下来全家生活开支就节省了上千块,有点爽歪歪的感觉了吧!

所以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是市场行为,一家欢喜一家愁啊,调整农业种植,销售信息畅通是关键。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农产品价格下滑受损失的肯定是农民。

受益最大的还是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无论农村的蔬菜水果下降多少,在城市中的价格基本上变动很小。所以说,城市居民的受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农产品从田间到居民的饭桌上要经过几道流程。首先是收购商和批发商,这基本上是一个整体。他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农产品经过长途运输到城市的批发市场,再从批发市场批发给哥农贸市场的小商贩。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其中只经过了两到三个环节,但是价格却是几何倍增。批发商基本上是以量取胜,而小商贩则以能赚多少是多少,所以大部分利润都被小商贩所赚取。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菜市场的商贩。

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价格一直都是比较低廉,如果农民想赚取更多的钱,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合作社。从田间到批发市场这两个环节有合作社成员操作, 这样才可以把利润最大化。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国家是提倡合作机制的。为什么众多的农民不去做合作社呢?更多的是他们缺乏一个带头人,而且得他们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信任度, 所以就造就了现状。农民如果想赚更多的钱,必须抛开成见,合作才能共赢。


十方印记



农产品价格下滑,长久来看,一个受益者都没有。

就像大家对房价下跌的态度一样,买了房的人肯定不愿看房价下跌,还没买房的人在等房价跌倒底所以不去买,房子建起来而没人来买,开发商扛不住,所以要么倒闭,要么贱卖,被炒房客套路。最后需要房子的人买不到房,想卖房子的人又找不到买家,市场陷入一塘死水。

农产品价格大跌,其后果也一样。

1.打击农民种植积极性。

农产品价格下跌,收入减少,而种植的成本每年不降反升,转来的钱还不一定能弥补成本,简直就是种下就在亏本,这要农民如何承受得住。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民宁愿把菜烂在地里或倒掉也不贱卖,因为卖价还弥补不了劳动成本啊,做多就是亏多。

2. 农产品价格降低,经销商的利润也会降低,虽然收购成本低了,这也以为市场供过于求了,竞争加剧了,经销商的生意也难做了。最后经销商也会减少进货,特别减少是对于那些难以长期保存的农产品的进货。

3.消费者也享受不到农产品减价的福利。

经销商减少进货以保证到手的利润,所以农产品都烂在地里、农民的家里而不是供应到了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特别是城里的消费者依旧买的是高价菜。

所以如果没有调控,供需链上的困境不被打破,所有人都将是农场品降价的受害者,在这个关系链里没有受益者。


农说就是精华


2018年到现在,农产品价格总体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目前未见好转的迹象。虽然只过去了半年,但已经让很多人血本无归。

那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1、是农民吗?

从购买种子、畜禽苗等开始,农民就开始了投资,最终等待他们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是受益者!



2、是农资经营者吗?

一些农资经营企业及经销商,在农村开展农资服务,只有极少部分的产品,当然也是优质高效的产品,回拢资金较快,大部分都是采用赊账灯方式,一旦农产品价格下跌,有很大一部分农户可能会无法结账,所以农资经营企业等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也不是受益者!



3、是消费者吗?

一边是农户欲哭无泪的面对滞销低价的农产品烂在地里、天天要吃的猪在猪圈里不能出栏,另一边是市场上高出地头价几倍的产品在销售,水稻、小麦、玉米的收购价也比以前低。很多人问,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不少这样的发问。为什么????........。看来消费者也不是受益者!

是谁动了咱们用得的东西,到底是谁动了我的蛋糕?


瓜农之友马博士


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桂农通认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上下,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没有绝对的说法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农产品从种到收到卖,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产业链,只要某链环掉了,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

首先,如果农产品价格下滑,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种植的农民。农民投钱买回种子、肥料、农药等,花了那么多的人工,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赚不到钱,是最无奈最痛苦的事。

其次,如果农产品价跌,将会影响到农资经销商的生意。如果农产品卖不出好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折,将会改变种植计划,不种或少种这一类价不好的作物。对种子、花肥、农药的市场将是一轮冲击。

第三,如果农产品价格下滑,农产品经销商也不见得就好。农产品的价格下滑,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现象,如早几年的“蒜你狠”“糖高宗”等,但价格下滑一般都是受市场影响的,市场上不好销了,卖不出去才会导致价跌,这对经销商来说并非是好事。如果每斤水果收购价5元卖出10元,与收购价1元卖出2元比,同样是赚了一半,但价高好还是价低好,一看就知道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价低多买点多吃点,但不会无限地多吃。

第四,要说到消费者了。如果农产品价格下滑了,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影响经销商的销售动力,未来的市场上,将有一段时间不再出现这种农产品。暂时的低价虽然让消费者吃得开心,但当缺货了再拉高价格,到时消费者还是无便宜可占。这其实也是市场规律。

因此,我觉得农产品价格有下滑就会有上涨,没有必要为一时的市场波动而大惊小怪。只有善于捕捉市场变化信息的人,才会在这变化中大赚特赚,成为赢家,如股市一样。


桂农通


钟情三农以为,粮食价格下滑的最大受益者既不是国家,我不是农民,甚至也不是企业,而是那些投机倒把粮食贸易商。

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告诉我,每一次国家粮食政策变动,都意味着粮食价格的波动,而一些投机倒把分子则通过操控局部地区的市场,低买高卖的方式来垄断当地收购,从中谋取尽可能多的利润,成为了粮食购销整个过程中获利最多的那一类人。

粮食价格下滑,农民受冲击最大。


笔者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告诉我,现在的农村地区,指望种地来谋生真的是很困难,因为粮食价格一旦下滑,那么农民的种植收益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是赔钱的情况出现。

去年种植的粮食,市场行情尚可的情况下,一亩地可能还能小赚几百块钱,

到了下一年再种植的话,如果市场行情有变,那么一亩地算下来可能勉强够本而已,

如果遇到一些其他不可控因素,比如说像今年这样的气象灾害,种地赔钱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不管怎么说,粮食价格下滑,农民肯定会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粮食贸易商或可从中谋利。


不管粮食价格如何低,对于一些从事粮食行业购销贸易多年的人来说,都可以从中获取商机,不管农民种地是赔钱还是赚钱,他们都会主要以为自己获取足够利润为经营的出发点。

比如说,小麦价格1.2元每斤的时候,他们从农民手中收购而来,以1.25元每斤的价格卖给企业,每斤可以赚取0.05元。

但是,当小麦价格1.1元每斤的时候,他们或许可以把这些小麦以每斤1.18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企业,赚取更大的利润。

几乎所有的粮食贸易商都不会因为粮食价格降低,农民收益不够,而去高价收购农民小麦。

在商言商,追本逐利,商人本性而已。


钟情三农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价格下滑,中间商是最大受益者。其实并不见得是那么回事。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中间商一般指的是从分散的农户手中接的货到消费者手中。这中间所有参与者都属于中间商。有农产品经纪人、收购商、批发商、小商贩等。

1 先说说农产品经纪人。他们当然是希望农产品价格下滑。因为农户市场意识薄弱,涨价时都惜售,行情下滑的时侯都急着卖。因为经纪人手中有客户资源。在价格下滑的时候,比较容易收货。

2 收购商有两种。一种是用来囤货的,一种是用来批发的。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农贸批发市。货的当然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因为价格低了风险会减少。

3 批发商应该是希望进价越低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价格下滑证明行情不好。市场货量比较多,风险加大。

4 小商贩这块儿就可以忽略,因为没有量的支撑。

我个人觉得农贸批发市场才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


惠民农产品调配


农产品价格下滑的话,对于谁都没有好处。最好的就是各种产品价格保持稳定,随着各种物价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价格上涨。但是现实中肯定不会这样,每年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会存在滞销或者价格暴涨的时候,看新闻就能每天看到哪里都有农产品滞销卖不出去了,还有就是一些农产品价格飞涨,比如大蒜,生姜等等。一般的农产品都关乎着每个人的利益。

首先从农村种养殖户来说,应该是损失最大的,作为农村人真的很辛苦,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种养殖户的利益其实是没有那些中间商赚的多的,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他们的损失又是最大的。

还有就是卖农资产品的也不好过,因为一旦某个农产品价格下滑就会严重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就会导致很多人不做了,比如我们这边种烟的以前是家家户户种了几十亩的烟,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没有人种了,因为药草公司不要你的啊,你一打车拉去,只要了几十斤的烟,其余的只能拉回来烧了洒在地理。那么这些卖农资产品的卖不出去,日子更难过。

其次就是中间商,如果农产品价格下滑的话,当然不能就说全是不好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还是好的,一旦农产品价格下滑,一些中间商就会使劲的压老百姓的价格,农村老百姓没有办法只能卖给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损失是最小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希望看到价格下滑,谁都想买的东西实惠便宜。但是其实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价格突然下降的很厉害,那么之后肯定也会涨的很厉害。

如果要说谁的利益触碰的最少或者说损失最小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中间商。


三农帝国


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农产品的价格下降,对农民的损失是最大的,消费者也不能占到农产品价格下降的便宜,所以说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中间必然会有人获得更高的收益,没错自然是经销商。这些人则是做空农作物价格的主要对象,通过对市场和农民两头的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一、农民受影响最大

现在的农资产品价格上涨,但农作物的价格一直都会出现下降的局面。自然农民的经济利益损失最大,很多人连本钱都赚不回来。不管是粮食价格上涨还是下降,其实农民都不会占到便宜,想要依靠种地致富是不能的。

二、中间商也遭殃

其实中间商主要还是承担着农产品从农民到经销商的手里,这些人只不过依靠量大模式赚上一些利润罢了。往往他们收购农产品只能赚到几分钱的利润,正因为量大才会让这些人赚上一笔小钱。但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哪怕是下跌一分钱,这些人的利润也会损失一大半,毕竟这些人手里上百万斤的粮食也很正常。

三、经销商

其实农产品的价格下跌,说白了还是 这些经销商搞的鬼,他们牢牢把握住市场的流通数量,这样一来城市就会因为农产品紧俏价格上涨,但他们收购上来的农产品价格却非常的低,以至于农民和中间商一起亏本。但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却一直都降不了价钱。

当然还有很多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这些人则是依靠着进口粮食赚取足额的利润,正因为他们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才会让国内的农产品价格持续降低,这些人也赚的盆满钵满。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