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女排亚运会夺冠,谈一点观后感。

从结果来看,五个星期的封闭训练,郎导和队员下了不少苦功。八场比赛,八个3:0,中国女排在攻传配合、发球质量以及串联衔接三个方面提升明显。

自身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首先,进攻配合方面,二传丁霞与场上五个主力配合愈发默契。与袁心玥的快球、背飞,给朱婷的平拉开,和颜妮的短平战术,以及给李盈莹的四号位和后攻,配合质量较高,攻传之间能踩到一个点上。

来回球中,丁霞能够掌控住节奏,不着急出手。有机会的情况下,坚决组织快攻,后三等战术,将场上每个位置都调动充分。部分位置受阻时,又能及时转移,并坚决贯彻朱婷是中国队反击核心这一打法。

部分轮次上,中国队也在寻求新的打法。例如,李盈莹轮转到后排时,在1号位的这一轮前排两点攻,由龚翔宇、自由人和朱婷三人承担接发球,李隐形站位,到位后利用网长打后二。这一战术,在决赛中几次使用,既隐藏了个人接发球短板,也有效分担了朱婷火力。

此前世联赛,中国队表现不佳。郎导曾指出队伍存在配合问题,”传扣之间有很多工作要做”,显然在五个星期的集训中,队员之间逐渐找到了默契。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其次,在发球环节,全队的攻击性更强了。尤其是袁心玥、李盈莹、龚翔宇以及替补胡铭媛的发球质量较高,多次冲击对手一传。

与韩、日、泰的三场比赛中,中国女排在发球方面的数据分别为6-3、8-4、3-0,可以说在和亚洲三大主要对手的较量中,发球环节全面占优,并体现了“发球带拦防”的战术思想。

网口环节,女排对主要对手更是具有明显优势:对韩国11-8,对日本14-1,对泰国8-4。网口的压迫力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对手出现更多失误,三场比赛中,对手在自失环节均高于中国队,其中韩国女排在小组赛中更是出现了三局17次失误。

中国女排不仅没有被亚洲对手的“快速拉开”失去方向,反而紧跟上了对手,并成功抑制住了对方。可见,女排在集训期间对于快速移动拦网的训练,以及对对手的战术分析和个人特点,做足了功课。可以说,打了一场有准备之仗。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第三,队员彼此衔接、弥补意识增强。在世联赛期间,由于场上阵容相对不固定,队伍集训时间较短,出现了较多配合上的问题。在与美国女排交手后,郎导这样说道:“在配合上,我们防起的球谁来传,有很多球浪费掉了,这点我们不太清楚。”

从本次亚运会比赛来看,队伍在这些小环节上有了不小进步。郎导在赛后也对队员的表现提出了表扬。“缺什么,练什么”,女排的进步反映出队伍训练扎实、严谨和极具针对性。

本次中国队的比赛体现出很多队员之间互相弥补的细节。暂停期间,郎导经常提醒队员注意防守取位和卡边人的拦网,比如:“注意日本队7号喜欢撑着打,哪儿有空档就往哪儿打”、“拦网放掉的线,要有人在那儿防守”、“双人拦网,自由人站外侧,不要在拦网人身后”。细节决定成败,女排夺冠,让人看到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严谨、认真。

对手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当然,客观上说,亚运会的对手整体实力一般,缺乏足够冲击力,也是女排本次打的较为顺利的原因之一。三个亚洲对手,总体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均与身处世界第一集团的中国队有着不小差距。

三场比赛中,与韩国的小组赛,对方明星球员金软景表现一般、一度被中途换下,此后在与泰国的半决赛中,金软景也没有发挥出个人实力。核心状态不佳的韩国队,很难与中国队抗衡。

以全主力出战的日本女排,虽云集了目前日本国内最好的球员,并一度依靠石井优希的出色发挥与中国队周旋。但无奈另外两个强攻点缺乏实力,无论是复出后的长冈望悠,还是老将星锅里沙,都很难突破中国队的网口。加之自由人、二传环节也出现波动,日本女排连续惨败泰国、中国,并在铜牌战负于韩国,反映出日本队如今整体实力不足,队员个人能力欠缺。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决赛对手泰国队,是三支亚洲队伍中相对发挥平稳、具备一定竞争力的球队。在二传的合理调度下,泰国队延续了以往的打法特点:丰富的战术跑动,出色的防守,以及细腻的小球串联。比赛中普莱姆基特和努特萨拉的快球配合,更是极具观赏性。在拼下韩国队的那场比赛,让人看到了泰国老将们的坚持和拼搏,也不得不感叹泰国队的训练方式是如何延长运动寿命。只可惜队中两大攻手查处昂、阿拉查耶蓬相继受伤,影响了队伍的强攻实力,在决赛中并没有给中国队制造多少麻烦。

不足

总体而言,中国队在本次亚运会的表现显现出了此前集训的成果,也对亚洲主要对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距离世锦赛还有四周的时间,笔者认为在部分环节上,队伍还需进一步打磨、争取扬长避短。

比如,朱婷在轮转到后排时,如何解决前排卡轮的问题。半决赛对日本,朱婷在后排的三点攻轮次,中国队多次遭遇卡轮。小组赛与韩国,对方拼命追发刘晓彤,不到位后丁霞强行给曾春蕾,曾无法突破金软景在四号位的拦网,致使中国队卡轮。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中国女排惯以朱婷为核心,但另外两强攻点也必须给与足够的支撑,才能和强手对抗。本届亚运会,刘晓彤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发挥不佳,进攻一分不得。接应龚翔宇表现时好时坏,保障环节有亮点,但进攻失误偏多,尤其是后攻屡屡开炮。曾春蕾出场次数有限,受伤病影响,状态一般。

面对强攻线暴露出来的问题,郎导换上了此前表现颇受争议的李盈莹。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世联赛的洗礼,本次比赛替补上场的李盈莹让人眼前一亮。这名天津小将在摆正心态后,充分发挥出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在发球、进攻、拦网三个环节表现强势,多次成为队伍第二得分手。李盈莹的成长,也让球迷对于中国队未来的强攻线有了更多期待。

亚运夺冠:女排三大技术环节提升明显,短板仍需弥补

另一大问题暴露在整体配合方面,队伍还有提升空间。部分场次,替补二传上场后与攻手配合一般、节奏不佳,起不到两点换三点的效果,甚至出现二传与副攻连续失配,攻手只能被迫吊球的情况。这方面或许会成为女排下一阶段突破的重点。

此外,在有限的备战时间内,如何帮助老将们调整好竞技状态,不让队伍出现更多伤病或“非战斗性减员”,并最终选出世锦赛参赛人员,将会是郎导和教练组面临的课题。

有了亚运会的夺冠经历,女排信心大振。相信在月底即将开启的世锦赛之旅,会给国人带来更大惊喜。

(合作作者:排球Dialogue/崔汉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