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两口买菜惹纠纷大骂小伙被连捅十几刀,两人当场死亡,对此有何看法?

江南大金子


老两口买菜惹纠纷,大骂小伙,被连捅十几刀,两人当场死亡。我的看法如下。

人老了,退休在家,享受一下公园与家两点一线的休闲,或钓钓鱼,做做家务,买买菜,做做饭,是多么惬意和悠闲的生活呀。

老了,没事干了,有的人耐不住寂寞,编了一套顺口溜,说的就是老年人的孤独生活:喝茶水看报,娶媳妇吊孝。如果能再添一句就是“找别扭胡闹。”

老两口买菜,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买卖之间,引发争论,也是断不了的事。一般人争论两句,过去就算了。可是这两口子却气性过大,不依不饶。走出老远又返回去继续闹事骂人。这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出门后,被菜店老板用刀刺进十几刀而当场死亡。

本来就是鸡毛蒜皮的事,因为过了嘴瘾,却葬送了两条生命。纵观事情发生经过,对这老两口盖棺定论:不做死,不可活。

再返回来说说菜店小老板。买和卖隔柜台,心情本来不一样,买菜的总想挑挑拣拣、要点好的,顺便再添个一星半点的。而卖菜的却想利益最大化,不让挑来挑去,弄烂了菜不好卖,更不愿给够了称再拿走一些。但是做为卖方,顾客就是上帝,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应该能够忍受顾客的一些挑剔和无理。象你这样对顾客的错误不加忍让,导致双方争吵不休,一是搅的你干不成买卖,二是影响你的商店形象,最终会影响你的收入,造成自己不可低估的损失。

对于这两个老年人,从其性格上来分析,一个是爱挑肥拣瘦,一个是遇事不饶人。对于这种人,你应该敬而远之,尽量的让着他们才是,你何必与他们争来斗去,互不相让,使矛盾升级到非用刀去解决问题呢!这样,你失去的不是更多吗?

你自杀身亡,远离凡尘而去,可是你想过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的儿女和亲戚朋友吗,你走了,他们怎么办?

冲动是魔鬼,最后我也送菜店老板一句话:现在放下屠刀,也难立地成佛了。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9月1日晚18时左右,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死者是老两口,经常去超市买菜,跟卖菜的小伙儿吵过几次,当天又吵了起来,骂了一次觉得不解气,又返回去骂第二次,小伙儿拿着刀从超市后门追出去,老俩口当场死亡。

嫌疑人自杀 身份已确认


事件起因是:老太太买西瓜,付钱后没出超市门口掉地下摔碎了,就要求换一个,小伙当然不给换了。

老太太开口就骂人了,连骂几天,后又叫老头来一起骂,小伙被骂急眼了就拿旁边杀猪刀把俩老人杀了。


一个西瓜的事,送掉了三个人的性命!

可悲可叹的老头和老太太!

可悲可叹的小伙子!


一、老头、老太太虽然年龄大了,但也不要欺人太甚,反噬自己,后悔晚矣

你付款购买了西瓜,自己已经抱在怀里,这就是你的东西了。再摔坏,那就是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没有关系了,为什么要找小伙子的麻烦?

你自己摔坏了自己的东西,算在人家头上,损失是人家的,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啊,为何还喋喋不休、三番五次的去找人家的麻烦,居然还能出口骂人家,谁能受得了这样的侮辱?

看人家实在、面善,想欺负人家?

杀人当然不对,还犯法,但你这样咄咄逼人,泥人还有个土性,你就一点后果都不想吗?不知道不作不死吗?


经常去那里购买东西,应该会处成邻居一样的关系。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撕破脸皮,看来还是心胸和戾气在作怪呀。


二、小伙子也可惜了,过激的行为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做着一个小生意,养家糊口,却遭人无端挑衅、谩骂,却没能忍住一时之气。作案后,想必也是觉得天网恢恢、无路可走,才选择了自杀。

虽然小伙子杀了人,但我只为小伙子可惜!

那两个人能经常去小伙子店里买东西,说明小伙子还可以,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奸商。也或许是自己的善良、忍让,才使别人得寸进尺、咄咄逼人。

不管什么缘由,都没有用了。

只能劝世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啊!


想起几天前的一个事:一个老人坐车做过了站,发现后,马上要去司机停车,让他下去,这怎么可能。司机没有停车。然而,这个老人开始大声辱骂司机,还往司机身上吐痰,这位司机竟然被气得晕了过去。

这位司机很好的坚守了自己的岗位,没有回骂,到站那个老人下车后,司机坐在路边,被气得大哭!

这算什么事?事后老人勉强道了个歉,也没听说得到什么处罚。


不断出现在媒体上的老年人的违法行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导致了他们的气焰高涨!

公交车上肆意大声辱骂他人(本人亲眼所见);地铁上辱骂没有给其让座的妇女;北京地铁10号线一位老人因女孩没让座而飙英语骂人:I don't fxxk care. I only care (about) you. Get out of here! Get fxxk out of here!……

法律对老人的网开一面,都快成社会的公害了。

能纠正他们的只有法律,谴责没有用,给有的人讲道德也没有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老与少、男与女。

关注北京郭广吉律师,了解最新法律案例和资讯!


郭广吉律师


也说‘老人变坏’

血案不去说了。当今社会上,确实有些老年人的行为、遇事的做法不被称道,有人得出结论:老人变坏,或坏人变老。

现在的老人,是指岀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他们成长在建国后,那时的文化背景、经济现状,造就了特定的思想观念,之后的社会大变革,很多当初的观念被颠覆,现状被打破,他们的当年对待老年人的做法,己不是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心态,在他们的身上得不到反馈。这是一种明显的落差。生活的大动荡,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可以说是在社会动荡的大潮中,跟头把式的被推到了如今这个老人堆里,头脑中装有那不多的心不顺、看不惯、情不甘、不堪回首……,这些都是可燃剂,一但有了明火,时常会被点燃。老年人很容易性格古怪,固执不化,看似不值得的小事闹得不可收拾,都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人生不如意的积畜了负面的情绪,反之,那些大潮中的弄潮儿,由于得势,自认高人一等,为富不仁,牛在飞,把谁放在眼里?于是,犯浑充横儿有之。

竞争的社会,私有的经济,重视个人价值的观念,使一切都在‘争’,唯恐不进则退,不争就会被湮灭。思想根源,不自觉的主宰着行为。


深蓝芝蓝深个无忌


老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且不论自己占不占理,都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说到底,这件事儿就是一个西瓜而已,何苦咄咄逼人,最后弄得两败俱死。


简单描述下事件

这件事儿虽然发生在9月1日,但其实矛盾早就有了,笔者获得了两个信息版本。

一是,两位老人经常来光顾,不知道什么时候产生了矛盾,就来一次骂一次。

二是,两位老人之前买了个西瓜,因为一些问题产生了矛盾,导致其近些日子经常光顾来骂。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9月1日那天,犯案者赵某终于忍受不了,结果就动了刀子。

赵某杀人后立即潜逃,但随后又以自杀的方式彻底了结的此事。

在这里纠正一下,问题中的描述是“小伙”,而犯案者赵某是45岁,你见过45岁的小伙?

另外,这里还要做一个定性。

很多人在描述的时候,称赵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赵某是因受到刺激丧失理智,继而采取攻击行为导致两位老人死亡,其行为并非故意杀人,而是激情杀人。

两者都是严重的罪行,只不过在对后者的评价上,会因为其主观恶性较低的因素,而适当的降低量刑标准。

再来聊聊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看到这个案件的时候,笔者忽然想起来小学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欺负老实人有罪”。

笔者虽然不好把赵某定性为老实人,因为也不认识他。但是从事件发生的情况来看,赵某在过程中是一直处于被动的。也就是他一直在被动接受着来自于两位老人的语言攻击,当然,笔者也相信,赵某过程中肯定有“还嘴”的行为。

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是做生意的,天天有人过来吵闹,且不管是不是骂,你都会烦,都会生气。

而这并不是为赵某辩护的理由,犯错了理应受到惩罚,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如果两位老人不去咄咄逼人,或者说,不去天天骂街。哪管是耍无赖,天天去赵某那里耗着,不断的叨叨,这都不至于造成三条人命的最终结果。

且说到底,这件事仅仅是因为一个西瓜。

可是,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值钱的东西吗?莫说是一个西瓜,十个西瓜又如何?一车西瓜又如何?

在这里只想奉劝大家:不要把矛盾升级,不要把发泄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最后想说说答题和提问环境

首先,仅仅一个问题就有两处事实不符,“老两口买菜惹纠纷大骂小伙被连捅十几刀”,大家可以看看这句话的描述,首先原因是西瓜,其次犯案者是中年,这是明显的错误。

其次,明明存在两处错误,很多人竟然连基本的信息调查工作都不做,直接就来做思维辩证分析。

笔者认为:如果写一篇文章只有写作构成所消耗的时间成本的话,那等同于对读者不负责任,更等同于对事实真相不负责任。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警醒,那种张嘴就来的分析,可能根本就与事实无关,不看也罢。


小言詹詹


这是河北版的“反杀”案。与“昆山反杀案”相比较,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1、挑衅者都是身强力壮、膀大腰圆、脾气嚣张。从网络公开发布的视频来看,昆山反杀案的刘海龙、秦皇岛案的老两口老头,都是身体健硕、战斗力颇高。具有主动出击傲视天下争强好胜的实力。

2、胜利方都是几经挑战,情绪激奋、反抗力被临时诱发,洪荒之力发作,奋起暴击、一击制胜,都是属于激情杀人。

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案凶器都是刀类。如果没有借助刀具的战力,于海明和赵广军很可能以失败告终。但武器都不是随身携带,而是临场发挥,就地取材。

4、围观者无动于衷。无论大街上交通要道行人络绎不绝,还是超市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都没有人上前劝解阻止。鲁迅先生说,中国人都爱看热闹。确实如此。

5、被杀死者,都是因二次进击而毙命。如果二者在第一次取得胜利,或者就此下个台阶,结束战斗,就不会使案件升级。

6、两案都是因琐碎之事引起,彼此之间前世无怨后世无仇,都是小纠小纷酿成大祸。你生气来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所以修身养性、心平气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小事做起,要付诸行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三思为妙吧。


中囯观察家


这事有新的爆料,说被杀老年夫妇因为在超市买了西瓜吃闹肚子(其实并不能确定的知道是西瓜坏了),就三番五次地上门讨厌说法,提出一万元的赔偿要求;而杀人的也不是“小伙子”,而是一个46岁的中年人,他也不是卖西瓜的,是当时帮忙称了下重,然后就惹上了这件“官司”。 老头老太天天来闹,最后男子答应赔三百块钱,他们还是不依不饶,说是要骂满49天!



据超市附近的群众讲,该男子是性格蛮好一个人,一些人对他的回忆,我看了,觉得挺感人的!据说他在杀人时,虽然已经进入发狂的状态,但对劝架的群众依然态度温和,可见他平素就是性格如此。这样的描述不禁让我想到最近江苏昆山的“砍人男”,在认识他的人眼里,也是一个工作勤奋的老实人,怎么突然间“好人”就“杀人不眨眼”了。

据新闻报道,当天老夫妻又来骂(天呐!专程来骂人的,这劲头!),而且骂了一次,男子忍了,他们竟没完没了,出门了又回头来骂。这时男子的忍耐极限就被瞬间突破了,什么老母亲、爱人、一双儿女都顾不上了(他杀人后当即给亲人打电话告别,声音很大,旁人听了都忍不住落泪),操刀就要杀人!昆山那起案例里,那位同样四十多岁的于师傅,也是一再忍让后,突然发作。



人到中年,不再是小伙子了,负担重,顾忌多,不到万不得已,是能够忍一时之愤的。可不管是倚老卖老的老人,还是画了一身青皮扮黑社会的,都要给人留条活路,不要欺人太甚,最终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没素质的人,老的也有,妇女也有,就像泼皮无赖,老虎屁股摸不得,往往不得理还不饶人,他(她)们的毒舌在蜇人,搞不好哪天自己的舌针也要被人拔去。

本来秦皇岛这件事,老年夫妇是受害者,可他们跟昆山的刘海龙一样,当街惨死却得不到舆论的同情。有人说,他们是老了的坏人;人们纷纷为男子遗憾,说他要是不自杀,也会得到从轻的判决,因为他的行为完全是那对老年夫妇逼迫激发的。死者手里没有长刀,但他们的利齿不啻于一把剜心的尖刀。

任何人,都是有尊严,有血气的!

一南一北两件血案相继发生,给我们的启示是,你即便不懂得尊重人,也不要把人逼到绝路上,当普通人试图肆无忌惮地压迫旁人时,最终矛盾会以最惨烈的方式化解,到那时,没有胜利者,双方都将成为受害人。(皇帝不称朕答题)


皇帝不称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犯罪嫌疑人是一名45岁的男子,已经是中年人了,而不是什么小伙子。

这个案件真的是让人唏嘘感慨,一件小事,演变成一出悲剧,给所有人都上了血淋淋的一堂课,让大家都明白,什么叫“祸从口出”,也让人明白,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既然此前已经有过矛盾,何必还要再去那里买菜呢,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开门做生意的,进来都是客,只有笑脸相迎,应该来说没有横眉冷对的,如果这样,生意肯定不会好,店也是开不长久的。

笔者虽然不开店,但是也经常出去买菜,就笔者观察,青年人买菜一般比较好说话,挑三拣四的不多,对着事先想好的菜单,买好就走了,而岁数大一点的,买菜就比较挑剔了,这个叶子不好,那个菜帮子烂了不要,如果是买水果,能吃的肯定要先吃一个尝一尝,有时不过瘾,还要一个接一个地吃……

遇到这种情形,再好说话的店家也不乐意了,脸色肯定不好看,有的还能察言观色,停止这种行为,有的根本就没有眼色,还在自顾自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且现在一些老人确实让人咂舌,公交车上抢座位、小区内跳舞影响他人休息、随便一点小事倚老卖老骂人……上次,我送孩子上学,在校门口碰到一个老人开电瓶车送孩子上学,值班老师在学校门口劝阻家长不要将车开到大门口,一是影响交通,二是以防刮碰到孩子。一般家长都会听从老师的劝阻,遵守规定,但这个老人不行,非要进去,而且越说越来劲,直接把车停下,指着女老师的鼻子破口打骂,女老师被她骂的面红耳赤,真是一点素质都没有,当时就有过路的,一把将老头推边上了,看着比自己高大壮实的男子,他不吱声了,灰溜溜地走了……

但是犯罪嫌疑人也实在太过于冲动了,这样做太不值得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人家活够本了,你还年轻呢?而且这样,害人也害了自己,更是害了自己的家庭,足为闻者戒啊!


打虎拍蝇


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9日1日河北省一对老人去附近超市买菜,老人把超市的菜择去叶子,引起卖家不满,说了两人几句。两老人不依不饶,骂骂咧咧,期间经人相劝,两人离开了超市。两人离开后心有不甘,过会儿又到超市闹事,店家"怒从手头起,恶从胆边生",抓起店里刀具把两人捅死。店家随后跑掉,思量连杀二人,自己也活不了了,最后店家自杀身亡。

真是"祸从口出",两个老人如果规规矩矩,怎能命丧小店。俗话说:"兔子逼急了也咬人",何况一个大活人?两个无素质的老人去超市买菜,把人家店里菜捡来捡去,把老叶剥去扔到一边,店家肯定不会愿意。如果人人到店里都这样,人家生意还怎样做?

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毛病,非要依自己心里所想,我到你超市买东西,我想怎样就怎样,从不为店家想想,店小利润薄,经不起这些人的胡折腾。人家好言相告,你就收敛一些吧,可这两个老人,不仅不听劝,还对人家破口大骂,这事搁谁都压不住火。于是店家反唇相讥,老人也挂不住,但想想事情因你俩而起,你们哪点做的对了?所幸被众人好言相劝,终于离去。本来事情到此就结束了,生气归生气,睡一觉就过去了,有什么了不得的?你大不了换一家再去买去,可是你们这种德行,到哪里都会留下骂名。

两个老人离去后不久,可能因为气愤不过。又来小店闹事,跳起脚地骂店家。(也不看看你们俩是什么东西!)店家气愤不过,这俩老家伙分明是砸人家生意!说话又极其难听,抄起家伙,把这两人捅倒,而后跑掉。

警察在追捕店家时,得知45岁的店家因害怕法律制裁畏罪自杀。这事到此就完全结束。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俩老人放弃自尊,变身为俩泼妇,这才引起杀身之祸。这种祸端完全是咎由自取,好端端地别人能把你俩怎么了?人家店家是做生意挣钱,你几次三番上人家店里闹事,人家生意还做不做了?把人家生意搅黄,是不是这俩人的心中所想?那么大的人了,有没有礼义廉耻之心?

再有店家激愤杀人更不可取!完全可以打110来干预此事。如果这样就不至于毁掉两个好端端的家庭。是不是燕赵之地多荆轲之类人呢?


行云流水1437995


只能说很惋惜,这2位老年人真的是有些为老不尊了,那么大的年龄了,按理说也经历了人生的各种起伏,对于一点点的小钱,何必斤斤计较呢?不只是钱,单说这脾气,你已经骂过一次了,为什么还要再去骂一次呢?是不是有点过分呢?骂人的时候你不激动吗?激动了血压,血糖,血脂不跟着变化啊,按说老人都是很惜命的,真不知道这两位老人是怎么想的!现在被刺死了,毁了几个家庭,何必呢?人都有想不通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慢慢的放松心态,想一想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何必耿耿于怀呢?

再说这个举刀行刺的人,可能你也忍了很久了,被一次次的辱骂,但是你没有想过,这刀刺下去的后果吗?你的家人,爱人,孩子又当如何呢?为什么不再去忍一下呢?换一个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计较的不过是几元钱而已,这几元你多了也不富,少了也不穷,又何苦执着与此呢?就当是救济灾民了又如何?很多老人都是倚老卖老了,坏人真的变老了!如果你能再退一步,又何必出现自己畏罪自杀的结局?

如今的社会,什么人都有,所以真的有一天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依不饶的人,我们就敬而远之,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给他们几元,几十元又能如何?我们的人生还是很美好的不是吗?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地球依旧会转动!


旅行巴士


悟神仙之秘诀,警化无方。长生理被于古今,玄妙天垂于率土,恢弘至道,广度群迷,慈悲济苦。

人生的修炼太不容易了。

看对方一眼,学吹一声口哨,为一块钱,等等等,都有真实的案例,丢了性命。

真善美,我喜欢。

首先要真,真,是要真实,合情合理,不夸大,不缩小,发自内心,不贪图便宜,不怕吃亏,要让利给对方,不说有辱小看对方的话语言辞。

善,是品质言行心地友好,出发点不能自私自利,有恶念。几岁的小孩子,你对他好,他就看得出来,就是不易分辨真伪。当然成年人也不容易分辨,所以才有上当受骗。不管别人如何从自我做起。

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都同等重要。总之要让对方感到舒服,感到美,为他人所想,做不到满脸堆笑,面若桃花,也要微微笑脸,真的好难吆,虚情假意的对方也是会识破的。

怎样净化我们的思想,净化周遭环境,提升自身修养?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不得不让大家深思。

前几天,昆山事件舆论未散,又来了事情,总有这样的年轻生命,顷刻间魂飞魄散,命赴黄泉,反正我心里五味杂陈,阵阵叹息。家庭学校社会监狱都教育了,怎么还是没把孩子们教育好呢?

我胡乱猜想,如果孩子们多学一些道学,儒学,不逼孩子们非要个个出人头地,个个成为成功人士,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我在头条看了不少,只要有小孩子干点儿活,老年人干点儿活,这样的图片视频,总有人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这么大岁数了还做什么活呀,儿女不孝心啊”之类的,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得从娃娃抓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食其力干什么都要坦然面对,老年人只要愿意干,捡破烂也是有个事儿做,人充实就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要淡定,不攀比,学好的,不学歪门邪道。比如头条粉丝,别人上百万,那是人家的能力才气,不羡慕,不追赶,为什么呢?每个粉丝不一定都能和他互动。我如果只有几个粉丝,但能倾心交谈,真心互动,我就觉得足矣,很有意思了。

有人说了,你不上进,是个脓包。我不喜欢别人逼我成功,粗茶淡饭,吃糠咽菜,我感觉到甜,这就是我追求的成功。

我在街上买菜,人家卖菜的便宜卖给我,之后还要再给我一把蒜苗和香菜,我以为老人是想顺便多卖一点菜,就赶快问老人,这多少钱,一起买了,老人说什么都不要钱,硬说是送的。我就很客气的说谢谢,您要是不要钱,我开始买的菜已经够吃了,再多要回去,吃不了,不新鲜,也是糟蹋了,还是放这儿,您卖给别人,也多卖点儿钱,老人也高兴的笑了,我也没拿人家辛苦种的贵菜。

进取,宽容,忍让,和睦,包容,理解。开口一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哪怕是个脓包,脓包还能长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