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示範|奉節:處處有詩意,處處有詩人

示範|奉節:處處有詩意,處處有詩人

著名詩詞表演藝術家齊聚奉節,出席2017首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句千古絕唱四海流傳,也讓人們記住了“詩城”奉節。

奉節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能夠將詩從高雅的殿堂上拉下來,讓詩和自己平起平坐。奉節是一座有詩意的城市,讓詩走進民間,有了煙火氣,如花開一般,都可以綻放出詩來。

這裡處處有詩,處處有詩人。

繼承與發展:文人墨客塑詩歌情懷

在今年初召開的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委書記陳敏爾參加奉節代表團討論時,對奉節工作提出了“1234”總體要求,要求奉節要保護利用好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保護生態資源、保護人文資源、保護名勝古蹟、保護歷史文化。

示范|奉节:处处有诗意,处处有诗人

中共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在首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開幕式上致辭。

如今,奉節正全力打造詩意天地、詩歌高地、詩人聖地“三地詩城”,因為這是奉節獨有的歷史記憶、文化延續、精神源泉,讓奉節像詩一樣走向遠方,樹立起“中華詩城”這面遠方的旗幟。詩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如水一樣滋潤和普遍。

奉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心,古稱“夔州”,曾是州、府、路、郡治所,距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這裡人文淵遠,是一片文化積澱豐厚的沃土,是重慶市的文化大縣。2010年以來,全縣深度發掘、保護和傳承詩詞文化,以文化為特質,以詩詞為核心,積極爭創“中國詩城”。

在奉節,詩的傳統,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飛落在哪裡,哪裡就生根發芽。這是一種文化的底蘊,它靠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久歲月的積澱和打磨,才化為了這座城市的血脈和基因。

奉節坐擁夔門雄視古今,扼守三峽飲譽家邦,因旌表蜀國名相諸葛亮“臨大節而不可奪”得名。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兩大世界級景區,鑲嵌長江兩岸;“中華名果”臍橙馳名中外。奉節縣演繹了長達2000多年的夔州詩詞史,詩詞的繼承與發展、繁榮與蛻變、爭鳴與實踐,都在歷代夔州詩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呈現出千峰競秀、百葩爭豔的可喜局面。

千百年來,騷人墨客在奉節“登三峽之巔,詠絕美風景”,李白、杜甫、劉禹錫、王十朋、陸游、李賀、孟郊、賈島、元稹、白居易、蘇軾、黃庭堅、范成大、趙孟頫、楊慎、王士禎、張問陶等在奉節或為官、或旅居,留下萬餘首傳世名篇。

示范|奉节:处处有诗意,处处有诗人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範詩銀(右)向奉節縣縣長祁美文(左)授牌“中華詩城”。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被譽為“天下第一快詩”,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天下第一律詩”,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情詩”,康熙帝“贈傅作輯詩”被譽為“天下第一景詩”。“四個第一”均產生於奉節;獨特的“竹枝詞”詩體也發源於奉節,如今在夔門巖壁上仍存有大量夔州詩詞和竹枝詞題刻;全國獨一無二的“三王碑”仍完整地保存於奉節。

文人騷客在這裡激揚文字,為奉節塑造出婉約華美的詩歌情懷。詩人立在小舟之上,或對月仰望,或敞懷吟詩……

來到這裡的人步履總是緩緩的、輕輕的,是對歷史的敬重,更是對詩歌文化的一往深情。新華社評論說,奉節是中國詩歌繞不開的地標,是中國唯一的千年詩城。著名詩人、原中宣部副部長賀敬之題詞:“中國是詩的國度,奉節是詩的故園”。

繁榮與蛻變:詩城也是詩橙

示范|奉节:处处有诗意,处处有诗人

蒙曼到奉節參加夔州詩詞名家談活動。

詩和這座城市的人們心心相通,在這裡,詩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詞,不再是詩人的專利,而屬於大眾和這座城市的每一棵樹,每一朵花。

奉節縣委、縣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夔州傳統文化視如珍寶,實施了一大批文化大項目,全力打造夔州詩詞高地—提檔升級白帝城風景區,創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帝城博物館,新建夔州博物館,復建夔州古城,完整保存了依斗門;建設忠義廣場,塑造了諸葛亮大型雕塑,並將“前後出師表”刻於背景牆供人們品讀;新建鳳凰山梯道,將夔州詩詞刻於道路兩側;建設詩城廣場、詩仙廣場,將詩人塑像和著名詩詞在廣場的不同位置展示,讓市民休閒之餘品味詩詞;規劃建設竹枝詞主題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中華第一詩詞碑林。奉節的很多河流、道路、廣場、公園、學校、酒店等均以詩人或詩詞相關的內容命名,走進奉節,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詩的氛圍、詩的意境。

在奉節,詩不止於詩家之間風雅的唱和,而是很實在,很實用,有幾分居家過日子的恬淡和狡黠,還透出產業發展的經濟智慧。

“萬株橙樹栽雲裡,千畝碧波入畫廊……”這是奉節謙耀生態發展農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世德所作《奉節•臍橙》詩中的詩句。他的這首詩曾入選2017年首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

臍橙,是奉節的特色農產品,全縣種植面積達34萬畝;夔門、白帝城、天坑地縫等,是奉節具有文化韻味的旅遊景區。如今,奉節的詩城文化有了新的內涵,發展為推進奉節經濟的“詩•橙”文化。

“把詩城文化與數十萬畝臍橙結合起來,做大以特色農產品和特色旅遊為主的經濟產業,是奉節‘詩•橙’文化、綠色發展的重要內涵。”奉節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詩•橙”文化,是文化、農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的“結晶”,推動著奉節旅遊和特色效益農業的發展。

示范|奉节:处处有诗意,处处有诗人

《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康震參加夔州詩詞文化分享會。

為了將“詩城”的歷史人文更多地注入新三峽旅遊中,奉節正在打造文旅融合的產業鏈:在景區打造上,融入詩歌文化、三國文化,新建赤甲山夔州詩步道等;將“詩城”博物館、古木軒等多處具有紀念功能的遺址或紀念地,與縣城各公園、縣城核心區有機整合,形成一條集“遊購娛”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路線;邀請國內知名文化專家,根據奉節特色的文化元素,開發恢復一批“杜甫曬棗”等歷史上較為著名的特色文創商品。

具體來看,立足“詩意塑形”,以“綠滿夔州、花漾奉節”為支撐,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家園、花園、果園和樂園;立足“詩情鑄魂”,將詩詞融於景區景點,讓4首“天下第一”中的“李白輕舟”“登高看秋”“危石鳥道”“桃源深處”附體景觀,讓“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樓閣層層梯”場景復原,以詩入景、詩景交融,詩亦是景、景即是詩。

爭鳴與實踐:詩文經典成為城市基因

示范|奉节:处处有诗意,处处有诗人

詩詞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院壩、進企業、進景區的詩詞“六進”活動在全縣廣泛開展。

來到奉節,上得了天、下得了水、登得了山、入得了城、作得了詩,這些都能實現,奉節旅遊縱深新圖日漸清晰。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典,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的講話精神,響應中華詩詞學會開展詩詞教育的號召,奉節縣高度重視詩詞教育和詩詞活動的開展,成立了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詩詞教育領導小組,落實了詩詞教育的責任主體和經費保障。

從2006年開始,各學校、企事業單位每年都會舉行詩詞朗誦會、賽詩會、詩詞研討會和採風活動,展示創作成果,詩城路小學等多所學校還將竹枝詞編排成課間操,10年來從未間斷。

全縣的各酒店、飯店、景區也都融入了詩詞內容,服務行業廣泛開展詩詞獎勵活動,分公交出租車行業、餐飲酒店企業、景區管理服務人員,能夠背誦能夠背誦25首夔州詩詞的,獎勵1000元。就連酒店房間還專門放置了夔州詩詞書籍,讓廣大遊客隨處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2017年,詩詞教育活動迎來了新的高潮。詩詞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院壩、進企業、進景區的詩詞“六進”活動在全縣廣泛開展,分鄉鎮、縣級部門、中小學生、企業代表、社區代表、景區代表,各組建1個詩詞百人團,共6個,常年開展詩詞學習、教育活動,以“讀夔史、頌夔詩、唱夔歌”為內容,通過朗誦比賽、平面載體宣傳、產業包裝、景點講解融入等多種方法,把濃厚的詩城氛圍點燃。

渝東巴蜀中學將《瞿塘峽》等多首經典夔州詩詞譜寫成曲在全校師生中傳唱,“四個第一”詩詞在全縣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上牆展示;組織編印《夔州詩詞鄉土教材》《夔州詩50首口袋書》,並分發到全縣各中小學生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及村、社區幹部;與中華詩詞學會共同舉辦了首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詞大賽,共收到全國30個省市4622首詩詞作品,45首作品分別獲得金、銀、銅獎;第二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詞大賽正在積極投稿中;由張藝謀團隊導演的在白帝城•瞿塘峽景區以詩詞文化、三峽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山水實景演藝《歸來三峽》正有序推進,必將成為“三峽之巔、詩•橙奉節”的文化產業品牌。

通過長期的努力,2017年6月,奉節縣已成功被重慶市詩詞學會授予“重慶市詩教名縣”榮譽稱號,全縣31個單位被授予“重慶市詩教先進單位”,10月,奉節又成功創建為全國唯一的“中華詩城”。

隨著文旅融合的有序推進,全國唯一“中華詩城”美譽花落奉節,首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影響持續發酵。奉節縣通過層層選拔,分小學、初中、高中各挑選10名學生,進行暑假封閉式訓練,達到千首詩詞規模,衝擊《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百人團。眼下,奉節的詩書情懷全面激活,正成為遊客心中的“詩與遠方”,引來大批詩歌學者、詩詞愛好者採風。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中心主任任學安也為奉節點贊,“要講詩詞文化底蘊,全國沒有第二個縣”,表示要繼續支持和幫助奉節與《中國詩詞大會》的合作,真正讓詩與奉節一起走向遠方。

文字:李果

審核:楊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