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在接到采访徐湛老师的任务后,几天的准备时间里,我不停的上网查找资料,希望能对徐湛老师有更多的了解,然而除了花鸟画教学视频外几乎一无所获。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却如此低调的艺术家,我越发紧张。

如约来到徐湛老师的工作室,无论是初次见面的寒暄,还是采访中的畅聊,徐湛老师的亲切和随性都让我如释重负。他说,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他这一生只做两件事就是教学和创作;他说,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人生就应该充满阳光。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徐湛作品

瀚墨云桥:北京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很多人都已经离京避暑,而我们得知您还在京坚持创作和教学,能谈谈您的近况吗?

徐湛:目前我正在为一个高研班授课。这个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来自新加坡的年轻教师。许多学员都是在职的,所以在北京集中上课,课后回家做练习,再集中讲评学员的作业以及讲新课,同时我会带着我的作品让学员去临摹。

瀚墨云桥:数十年来您一直致力于绘画教学,是怎样的信念支撑您一路走来?

徐湛:能使学员有所收获,我就会由衷的感到欣慰和高兴。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学员,他们学到了知识后再去教他们的学生,再去传播知识,我想这就是传承。把我一个人的力量变成几十人、上百人的力量,并且还在逐渐扩大,这就是这件事情的意义。我把我的艺术观点和技法表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和传播,也是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比只是自己在家作画要有意义的多。所以我这一生就做这两件事情,一个是创作,一个是教学。

瀚墨云桥:您从事绘画教学多年,外界可能会认为您因致力于教育工作而影响了您的创作,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徐湛:不会影响。虽然时间上看来是有冲突的,但是慢慢就能体会到什么是“教学相长”。比如说我为了能教学生更多的知识,我自己也需要不断提高,如果我天天教一样的东西,学生会不满足,我自己也不会满足。虽然许多画家的作品题材专一,他只画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但如果作为一个老师来讲,只讲一个题材是远远不够的。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访谈中的徐湛先生

另外,花鸟画是从大自然当中来的,大自然无穷无尽,能给我们提供许多的创作素材,我们要写生要观察,不断把新的东西充实到你的题材中来。这些我都要教给学生,那么我自己也要做到。我热爱大自然,我经常去观察,发现美的东西,我这个叫“情眼观花”,用你有情的眼睛去看,和我产生共鸣的花花草草我就把它放在创作里,再当做教学内容教给学生。

瀚墨云桥:您画了各种各样的花儿,哪些花儿是您所钟情的?

徐湛:我最喜欢的有一种花叫卷丹,它跟百合很相近,但是花头比较厚、比较沉,总是低着头。我一是喜欢它火红的颜色,很热烈;二就是喜欢它谦虚的姿态。我认为越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越不趾高气扬,这是我和卷丹的相通之处。我理解它,所以我喜欢它。

还有一种,是我在三亚逛花园的时候发现的,一种黄色的花特别美,我从来没有见过。后来园林师傅告诉我这个叫男人花。我很好奇为什么花还分男人女人,然后他说,因为这个花没有花蕊,就是没有花心,叫男人花也叫好男人花,意思就是不要花心要专一。我觉得这个花很有意思我也很喜欢。

我最近正在画的题材是向日葵,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花。我小时候是在老北京城里的一个四合院里住,门前有一片土地,我就在土地里自己种向日葵。从挖坑到播种,每天给它浇水,看着它发芽,对它有一种很深的感情。另外我也喜欢向日葵强烈的颜色,很明亮,很明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徐湛作品

瀚墨云桥:跟您聊天感觉您对生活的态度特别乐观,特别阳光,您的作品中也是满满的正能量。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徐湛:是的,我觉得人生就应该充满阳光,不应该总是愁眉苦脸。我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花草草,我平常的工作也很忙,比如我正在编书、编教材,还有上课和创作,心里装的这些东西多了,也就装不下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了。

我的画也是这样,比如我爱画凌霄,因为它的花总是不断的往上爬,告诉人们要积极向上;我从不画那些悲观的、萧条的、冷漠的东西。我在讲课当中也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要热爱生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还要热爱这个社会,做一个正能量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讲社会公德。这样你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坦然,你周边的人对你也很尊重,你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会更加愉悦。

瀚墨云桥:您认为我国目前书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徐湛:目前书画教育的大环境有好的一面,我们有各大专业院校,有像欧阳中石这样的大家把关定向,带领着学生搞学问、搞创作、搞教学。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歪门邪道的东西,比如一种社会上叫的“丑书”,把一些杂耍的东西用到书法上,不但字写的乱七八糟,还在旁边放着音乐跟着节奏乱甩一通。这不是书法艺术,这顶多是一种表演。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欧阳中石赠与徐湛的书法作品

书法本身是一个文化活动,讲究神怡心静。你可以思路活跃,但你的心态应该是静的。比如说欧阳先生写字,怎么倒水怎么倒墨汁,第一笔下去怎么写,怎么一气呵成,写完字怎么洗笔,都是有规矩的,这才是文化,也是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所以,类似于“丑书”的东西,不该提倡。媒体在宣传的时候也要加强对书法、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要分得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媒体人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宣传好的,抵制不好的,时间长了,老百姓也能分辨出美丑。这样一来相信这些野蛮的东西慢慢就会没有市场的。

瀚墨云桥:学书法、学国画都需要临摹名家的作品。但问题是很难从临摹阶段过渡到形成自我风格的阶段,对于这类学画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徐湛:首先学艺术,一定要选好老师。好的老师有好的理论观点,好的审美情绪,好的思路;然后才能有好技法,好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临摹。之后就要在你的老师和其他大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选择自己的题材。你要有自己的想法,选择生活中能打动你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去画,让你的笔替你抒情,这才是你的作品。所以我要求学生先得法,再勤奋。

我上课也经常给学生讲,大家都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下一句是,大树底下难成大树,因为全都是阴凉。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瀚墨云桥专访小分队与徐湛老师合影

瀚墨云桥: 我们目前在做的“瀚墨云桥”这个平台是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艺术教育和艺术交流的,您对我们这个平台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和建议吗?

徐湛:我对互联网艺术交流还不太了解,但我知道现在新兴的网上艺术教学、网上艺术欣赏等等,我觉得特别好。比如说我在书画频道讲课,每天定点在电视上播放,如果说我出去办事错过了时间,我就看不到了,非常遗憾。现在通过互联网就方便多了,我看了网上上传的我讲的课,随时都可以看,不受限制。

我觉得(瀚墨云桥)这个形式很好,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学习到书画艺术。现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乱象,虽然不能指望仅靠一家平台拨乱反正,但是也绝不能随波逐流。这个需要过程,希望你们能精诚努力,为艺术创造更多的正能量的东西。

徐湛:教画作画,不负韶华

徐湛,字澄华,1945年5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专攻写意花鸟画和书法,师从李苦禅、郭味蕖和欧阳中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书法、诗词及美学理论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瀚墨云桥艺委会顾问。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