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監獄悖論:將更多的犯人收監反而會提高犯罪率

監獄悖論:將更多的犯人收監反而會提高犯罪率

credit:123RF

Vera 司法研究所的一份新報告得出結論,更多的監禁不會使我們更安全,因為提高的入監率對打擊暴力犯罪沒有顯著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增加犯罪率。

監獄悖論是報告中對監禁率與犯罪率之間關係的簡單概括。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監禁和入監率的增加在總的犯罪率的降低過程中,所做的貢獻佔比幾乎是百分之零。

相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犯罪率下降過程中做出75%至100%的貢獻的是其他因素,如人口老齡化、工資增加、就業率增加、高中畢業率提高、消費者信心增加、執法人員充足以及科學規劃的警務政策等。

研究表明,試圖通過減少罪犯來減少犯罪的政策,只適用於財產類刑事犯罪。較高的監禁率與較低的暴力犯罪率無關,因為擴大監禁人群的規模一般意味著更多的人被判犯有非暴力的,“邊緣化”的罪行(如毒品犯罪和低級別財產偷盜)和衝動下的偶發罪行。

Vera 發現,2000年美國為監獄花費了大約330億美元,結果與1975年花費74億美元時公共安全的整體水平大致相同。大規模監禁也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文化和政治成本,減少就業機會、減少總的收入、限制經濟流動、並增加了犯人子女生活在貧困中並陷入違法活動的機會。

監禁不僅是“一種性價比很低的實現公共安全的方式”,而且實際上,可能還會打破社會和家庭紐帶,它們本該引導人們遠離犯罪。失去了父母的兒童,他們成為了潛在的犯罪者。因坐牢而被剝奪了未來收入潛力的成年人,對司法制度滿懷仇恨,可能走上再次犯罪的道路。

在過去二十年中,美國有19個州通過了預防犯罪、替代監禁和社區矯正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監禁和犯罪率。Vera 報告說,監禁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州(新澤西州,2000年至2015年間減少了37%)在此期間犯罪率下降了30%。西弗吉尼亞州的監禁率最高(83%),犯罪率上升了4%。實際上,這一時期只有四個州的犯罪率上升,而且所有四個州的監禁率都有所上升。

Vera 指出,許多方法已被證明可以比監禁更經濟,更有效地改善公共安全。例如,基於地方的以問題為導向的警務方法,涉及在一個小範圍內仔細分析犯罪和騷亂,並量身定製解決方案;諸如修復圍欄和改善照明,去除塗鴉和減少滋擾,均被證明可以顯著降低犯罪率。

在司法實踐中,執法者對犯有輕罪指控的嫌疑人進行標記,但是暫不收監和發起公訴,除非他在此期間再次從事違法活動。這種制度叫預指控和推遲起訴。因為預指控期間從事犯罪活動,會遭到重刑起訴,該制度已被證明確實可以減少累犯的發生。

社區矯正辦法也可以在無需監禁的情況下,減少未來犯罪的參與者數目:嫌犯被定罪後進入社區接受監督,併為公眾提供服務。

報告的結論:“比起大規模監禁,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為更有效和更經濟的項目進行投資,在降低社會、文化和政治成本的同時,減少犯罪率。要點在於吸引社區的參與,為犯罪的人提供所需的幫助,並從根本上找出人們犯罪的原因。”

本文譯自 eji,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