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一位初中寄宿生家长的哭诉:如果能重来,我绝不会让孩子去住校!

昨天,家长群里有一位家长私聊我。

“老师,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您说我要不要把他给送到寄宿学校?”这位家长问道。

我看到消息后,想都没想就立马敲了两个字给她发了过去:“不要!”

家长很是疑惑地问:“老师,人家不都说寄宿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什么的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把她给送到了寄宿学校。

朋友当时特开心地跟我说:“从小就得让她多锻炼锻炼,别以后上大学床单都不会铺,那多不好啊?”

一位初中寄宿生家长的哭诉:如果能重来,我绝不会让孩子去住校!

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就把女儿送进了寄宿学校。

然而,想的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

还没过一年,朋友就发现女儿好像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总是笑嘻嘻地,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样,天天在耳边叫“妈妈长,妈妈短”的

现在倒好了,回家一句话都不吭声,就知道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

朋友有时候想进门探个究竟,却发现女儿根本就不理睬她。

无论问什么,都是那句“嗯,没事,挺好的。”

无论说什么,都是那句“嗯,知道了。”

曾经的贴心小棉袄一下子就没有了!

这可把朋友的心深深地“扎”到了。

“我的女儿怎么变得冷冰冰的了?”朋友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跟我抱怨道。

寄宿非但没有把女儿变成“全能优秀”,反而变成了“沉默寡言”。

一位初中寄宿生家长的哭诉:如果能重来,我绝不会让孩子去住校!

有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孩子能够快速成长。

但是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抚养责任吗?

曾经在补习班门口无数次听到家长们这么说

“工作太忙了,根本没空去管孩子,想着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算了。”

“就是,想着学校也有老师管,自己都不用操一点心儿的!”

“让姥姥姥爷管总是觉得不省心,”

这类话不绝而缕地传入到了我的耳朵里。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进入寄宿式学校,表面上为的是孩子好,实际上却是推卸了做父母的责任,害了孩子。

那么,走读和住宿,到底哪个对孩子好?

先来看一些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支持住宿的家长:

@火柴爱上香烟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现在很感谢家长给他充分的信任,给他空间和自由。现在高中住校更好,五个人平时对话都用英语,锻炼口语。宿舍每个人都有分工。有负责每天一题数理化辅导的小老师。有负责卫生的劳动委员。有负责监督手机实用的。我儿子宿长。平时大家学习你追我赶,十分和谐。在这种环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安然放心:我觉的住校方便!上完晚自习已经九十点了,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太赶干!而且在家也不能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biansf:个人认为,孩子住校真得可节省很多路途时间;但是,又担心没有家长的监督,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交了不好的朋友,耽误了学习。毕竟高中阶段3年一晃就过去了,而且,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真心怕伤不起!

  支持走读的家长:

@wyqqnr:不考虑住校,一个城市里,能有多远。上了大学有的是住校机会,趁着娃还小,多点相处的机会!

@大宝洋洋07:不考虑住校,一是伙食问题,在外吃肯定没有家里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放心一些。如果远,我会租房。

@tongshuzhang:尽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引导。

@书香怡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考虑住校,想陪伴儿子这三年的中学生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初中阶段的三年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许多的变化。

敏感、焦虑、困惑、好奇都会交织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一定的指导。

然而一旦父母离席,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孩子多半都会走弯道上!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