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太阳诉说你儒风侠骨,月亮赞美你光彩夺目,你是流金岁月的英雄人物;祖国颂扬你功德卓著,历史记载你为民造福,你是大浪淘沙的忠魂傲骨。焦裕禄啊焦裕禄啊焦裕禄,沙丘为你退路,绿树为你起舞,你是党的好干部,你是人民的好公仆……”一曲《焦裕禄》唱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高贵品质和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公仆形象。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人民公仆焦裕禄

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凄苦童年 磨练意志

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上学,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他除了在家种地外,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主要是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还到煤窑做工。

1941年秋天,焦裕禄的父亲因生活所迫自杀。对这件事焦裕禄在“情况介绍”中说:“1941年因生活困难,还要给汉奸纳粮交款,明年我还要结婚,父亲终日愁闷,秋天上吊自杀了。”父亲死了过后,家里生活更困难了,还欠下了不少债,他与哥哥分了家,与母亲一起过。

1942年6月,天气很热,有一天刚吃过早饭,焦裕禄走到门口,发现日军和汉奸正在看他家的门牌。他来不及逃跑,被两个汉奸抓住。随后他被汉奸带到村外,和临近3个村的老百姓被拉到博山县城西冶街赵家后门的宪兵队。1943年6月,焦裕禄趁机从煤窑逃跑。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青年时期的焦裕禄

1943年8月,焦裕禄逃回家没多久,本村的汉奸又以他没有“良民证”为名,把他抓到汉奸队。家中托伪镇长到汉奸队保释,焦裕禄的母亲卖了半亩地,买了大烟送到汉奸队,焦裕禄才被放出来。这时正值伪军招兵,焦裕禄没办法,只好听从伪镇长的话去“卖兵”(就是替别人当兵)。可是,在“卖兵”的路上又被日军抓去,所幸关了3天后被放了回来。后来又受了两次迫害,地也卖了,兵又没卖成,这一年又是灾害之年,庄家绝收,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光了。焦裕禄只好去给宿迁一个地主当雇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一住就是两年。

加入组织 干劲十足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当上民兵后,他参加了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1946年1月,焦裕禄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1948年,随南下工作队前往。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3年,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土改时的焦裕禄

1953年7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工业建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临时公路总指挥。厂里要抢修一条由金谷园车站直达建厂的金矿公路。任务重、时间紧,新组合的班子和调来的干部都没有修过桥和路,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焦裕禄吃住在工地,认真帮助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施工进展,检查工程质量。1959年春,洛阳矿山机器厂全面投产,焦裕禄又任厂里的调度科长,担负起全厂的生产调度任务。他工作起来细致、踏实,经常深入车间了解情况,帮助车间解决困难和问题。在他随身携带的兜兜里,经常装着好几种工作手册,分门别类,记载着各车间的情况。从生产任务,设备条件,劳动力量,以致哪个工人有什么思想问题,家庭困难等等,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工人们说:“焦科长不仅谙熟业务,还善于抓政治,抓人的思想,跟着他再重再难的任务,我们都乐于接受”。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1953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工业建设,这是他在车间里凭听觉监测卷扬机的运转情况

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扎根兰考 廉洁奉公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焦裕禄来到兰考,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和兰考人民在治理流沙

焦裕禄针对种树被毁坏,不好管理,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确定林权,订立护林公约,设立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各公社、各大队设护林主任、护林员。并大建育苗场。焦裕禄描述希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全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树,泡桐遂蔚然成林。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在亲手种植的泡桐前留影

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因此,他经常要求下乡的干部一要带毛主席著作,二要带劳动工具和行李。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前中)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沙区现场组织抗灾

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

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坐过的藤椅(上)和穿过的衣物(下)

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做脏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干部的好榜样 人民的好公仆

1964年春,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医生们开出最后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送他去看病的赵文选,心里非常焦急,恳切的向医生说:“医生,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人民需要他,需要他呀!”5月初,焦裕禄同志的肝病更加严重。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

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的群众代表前来看他,他不谈自己的病,首先问县里的工作、生产情况。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老韩陵的泡桐树栽了多少?他还嘱咐同志们:“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在田间劳动

他的大女儿到医院里去看他,他深情地说:“小梅,你参加革命工作了,爸爸没有什么送给你,家里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就作为送你的礼物吧。那里面,毛主席会告诉你怎么做人,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省、地、县各级领导同志来看望他。这时,焦裕禄已经病危,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来钱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病逝。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修养》。

焦裕禄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来围观,就在将要入土的时候,人们喊了起来:不要埋焦书记!为了让后面的人能见焦书记最后一面,还有的人爬到焦书记的棺材上阻止掩埋,直到后来的所有人都见到了焦书记最后一面,才将其下葬。

他是共产党人见贤思齐的榜样,他是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裕禄去世后,爱人徐俊雅与孩子们合影

“……兰考讲述你生活简朴,百姓爱戴你情同手足,你是贫瘠土地上的参天大树;你为咱中原描绘蓝图,你为咱百姓谋取幸福,你是亿万群众的主心骨,焦裕禄啊焦裕禄啊焦裕禄,黄河把你记住,江山因你威武,你是党的好干部,你是人民的好公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