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遷建十週年」用奮鬥書寫地壇的未來

「遷建十週年」用奮鬥書寫地壇的未來

「遷建十週年」用奮鬥書寫地壇的未來

醫院遷建十週年徵文活動推出的第11篇文章是兒科張慧敏醫生撰寫的《用奮鬥書寫地壇的未來》。來院工作剛剛兩年,作為新地壇人,張慧敏說:“我時刻都被前輩們的奉獻精神感動著,未來的日子裡,希望能夠用青春的激情、不息的奮鬥書寫自己和醫院的精彩未來!”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2016年研究生畢業後,我成為一名地壇人,雖未曾有幸見證地壇醫院“歷經滄桑”和“砥礪前行”,但短短的兩年時間裡也充分感受到了地壇醫院在向綜合性醫院發展的道路上堅實的腳步。

聽科室前輩們講,當年搬到新院區的時候,醫院周圍全是農田,真正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很多人都不知道地壇醫院原來已經不在地壇公園了。可當我入職的時候,我們已經是一個綜合性的三級甲等醫院了。我們建立了美容科,肝病中心推出新的專病專症門診,重症醫學科ECMO的技術日漸成熟,基礎研究的成果不斷深化,各科室的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地壇人秉承著“保護生命,奉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為地壇醫院更輝煌的明天不斷努力著。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扛過“醫荒”,只因心有情懷

記得剛入職的時候,兒科曾經歷了最嚴重的“醫荒”,四個醫生輪班,既要保證病房安全、收治患者,又要配合產科高危產婦的生產,還要出門診。每天一位醫生下夜班,一位醫生接白班,一位醫生出門診,一位醫生準備上夜班,如此循環。那時,除了討論患者病情,我們無暇多說一句話,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但我們扛住了!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救死扶傷、減除病痛是我們的最高責任,揹負著這樣的使命,我們兢兢業業。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學醫?為什麼當大夫?我告訴他:因為情懷。正是因為我們心懷虔誠,所以我們不辭辛勞,不懼流言,夙興夜寐、孜孜不輟。現在,兒科已經有八位在崗醫生了,我們不僅收治患有傳染病的兒童,在床位允許的情況下,還收治非傳染病患兒。雖然以現有的人力未開設兒科急診,但病房醫生會配合急診救治14歲以下的兒童,為周邊社區提供更方便的醫療服務。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作為新地壇人,我時刻都被前輩們的奉獻精神感動著。猶記得去年冬天,因兒科大夫短缺,全國各地部分醫院相繼貼出取消兒科急診及門診工作的告示,在這種人均醫務人員嚴重不足的形勢下,我們兒科在冬季來臨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保證了工作高效的開展和推進。核定床位27張,我們最多收到過39名患者,每人負責近10個患兒。交班、查房、開醫囑、調整治療、交代病情,每天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既要治療孩子,也要安撫家長,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是常態。

高年資醫生身體力行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龐琳主任兩年的時間經歷了兩次腹腔手術、兩次骨折,即使躺在病床上,她依然心繫病房,充當三線,對危重患兒瞭如指掌,指導著病房正常運轉。何樹新主任醫師今年五月份已退休,這些年因人員緊張,她一直和住院醫一樣上一線夜班。楊紅玲主治醫師值班期間從不在食堂吃飯,她說從食堂走回病房最快需要一分半的時間,如果搶救的話,那一分半很關鍵。

我不是個好媽媽,卻是名好醫生

趙楊大夫分娩前,腳腫到只能擠進拖鞋裡,但依然挺著肚子堅持工作。張豔蘭大夫,初為人母,兒子高燒時她還在查房,告訴孩子父親相關處理措施後,就又投入了工作,那天她沒有早退,依然把班交的妥帖才走。我們都知道不是因為她不緊張孩子,而是因為還有很多孩子需要她。劉玉環大夫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尤其是老二,剛滿1歲,需要夜間多次餵奶,聽慣了全職媽媽帶孩子的抱怨,我常感慨她的精力無限。她苦笑著對我說:“我現在是典型的倒頭睡,職責所在,累不是理由。”每天下了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王彩英大夫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下午5點才下夜班,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她就癱在了沙發上,孩子多次請求“媽媽陪我玩會兒”都被拒絕(平常接孩子放學、陪孩子玩耍、給孩子洗澡都是孩子父親做),她全身如散了架一樣,一點兒不想動彈,等到她緩過勁兒來再去看兒子的時候,發現孩子拉著她的手蜷縮在沙發上睡著了。她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失職,不是一個好媽媽。”所有有孩子的兒科大夫,誰能說自己是個好媽媽,但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我是名好醫生。”

患兒和家長的“白衣天使”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白靜護士長以性格直爽著稱,她的“大嗓門”很多人都“領教”過,其實生活中的她沒有那麼多話,她把所有說話的力氣都給了家長,也把愛心都給了孩子們。就在今年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護士姐姐們用了兩個晚上的時間佈置病房,當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時,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是這樣一個團隊,默默奉獻的團隊,守護著歲月靜好。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作為年輕一輩,在這樣的團隊氛圍激勵下,在地壇精神的傳承下,我會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青春的激情、不息的奮鬥書寫自己和醫院的精彩未來!在慶祝遷建十週年的日子裡,兒科全體醫護人員送上自己最衷心的祝願,祝願北京地壇醫院秉持傳統,再創輝煌!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迁建十周年」用奋斗书写地坛的未来

張慧敏,1990年生人,兒科住院醫師,2016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兒科學畢業,同年進入北京地壇醫院兒科工作。

請掃上方二維碼,關注“北京地壇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可瞭解醫院信息、醫療服務內容、健康科普知識、醫院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