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仗劍天涯,快意恩仇的象棋江湖|致中國象棋業餘棋手

仗劍天涯,快意恩仇的象棋江湖|致中國象棋業餘棋手

在中國,存在著這麼一群人,或三五成群,或單刀獨身,零零散散分佈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他們的生活跟作家筆下的武俠小說裡的人物有著神似的一面,都是挾藝闖江湖,快意恩仇,隨時操起一柄青銅降魔杖,來去無蹤,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們卑微如塵埃,旋生旋滅,有如從水底緩緩升起的泡泡,在陽光的照耀下煥發出短暫的彩色光芒,破滅無影;他們身懷絕技,卻飽經命運的風雨和生活的摧殘;他們似乎平凡卻又不甘平凡,他們執著,更需要給自己的夢想以繼續執著下去的理由。

他們就是數以十萬計的中國象棋業餘棋手,俗稱‘江湖棋手’。這個定義很模糊,但沒關係,知道是那群人就行了。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非要弄一個定義,應有兩條標準:一:有一定的水平,普通愛好者跟他們還是有差距甚至差距還不小。二:沒有正式工作,沒有保障,以彩棋和比賽為生。 業餘棋手雖然不是一個不受法律保護的職業,但這個‘職業’仍然是存在的,甚至數量還不小,既然事實存在,那麼我們就從這類人的衣食住行、社會地位,及其價值觀來全方位剖析這一特殊人群。

仗劍天涯,快意恩仇的象棋江湖|致中國象棋業餘棋手

業餘棋手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彩棋和參加各類公開賽獲得。先說彩棋,長期的江湖闖蕩經歷,讓他們個個養成了‘火眼金睛’,來人兜裡沒有有錢,有多少錢,水平怎麼樣,業餘棋手幾乎通過幾分鐘的交談和觀察就能看出個大概。然後下的過程,也是有不少謀略的,這個謀略俗稱‘釣魚’。贏不能贏得太厲害,中間也要給對手一點機會(但要能收放自如),要讓對方雖輸了還不甘心,繼續跟你下,贏兩盤要故意放點水(釣餌),輸一盤或和一盤,然後再贏(收鉤)。限於篇幅,這裡就不贅談,但彩棋的水確實很深,彩棋的收入幾乎佔業餘棋手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大半壁江山了。但是為什麼大多數業餘棋手卻很窮呢?原因主要是現在社會壓力大,娛樂方式太多,棋是傳統文化,費時費力費精神,大家業餘時間都愛玩不動腦筋又刺激的放鬆活動(如K歌,看娛樂直播,泡酒吧等),別看棋手們通過彩棋有時可賺個幾百千把的,但大多數時間‘魚’太少,甚至沒有‘魚’。二來是就算有‘魚’可釣,但僧多粥少,一隻羊來了,一群老虎虎視眈眈,一杯羹幾個人分,自然到手的就少了。三是棋手們長期在外,自身花銷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每天要吃要住要車費是跑不了的,有時候好不容易來了筆業務賺了點,光是衣食住行就花得差不多了,要是生個病什麼的,那對業餘棋手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想都不敢想。據我省一T姓棋手講述,他幾年前跑過江湖,經常是正餐一個饅頭,喝街上的自來水,專挑臨街公園睡,被城管趕是常事,吃不飽睡不好,大冬天睡在街上睡個把小時就得起來跑一圈把身體跑熱,接著再睡,還總擔心生病,總之苦不堪言。

除了彩棋,還要一部分收入就是參加各種公開賽了,說到這個,業餘棋手真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首先是獎金,除了前三名能賺點,其他的名次就算進了,還只夠保本(吃、住、車費、報名費),根本於改善生活無益。其次是競爭過於激烈,僧多粥少,連不少職業棋手也來搶飯吃,各種攔路虎鋪天蓋地。這還不算,許多比賽甚至還規定但凡是職業大師參加業餘比賽,包吃住,報銷車費,職業棋手本身功底比業餘棋手好,再加上包吃住無後慮之憂,起居有度心情舒暢,比賽成績就更加拉開了與業餘棋手的差距。這種規定合不合理不好定論,因為這是主辦方的權利,我只想說,人生在世,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損不足以奉有餘,世之常態也。

《詩經》說:“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帝指天帝,也就是自然,所定之“則”是什麼呢?可能只是“能活”,並不包括活得稱心如意。業餘棋手的生存狀態僅僅是‘能活’,還遠遠達不到稱心如意。但生而為人,天命之謂性,除了活下去,總還不免有其他的欲求和想法,棋手也不能免俗。比如,奔波江湖之暇,漫步街頭,月上梢頭,霓虹燈下,有沒有‘人約黃昏後’的念頭呢,就算有,只怕也是轉瞬即逝吧。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沒錢就代表一個人一無所有一無是處,各地嫁娶風俗中那種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禮金,對於業餘棋手來說不啻於夢幻泡影。所以,棋手們恐怕只能是一念之瞬後,搖搖頭,嘆口氣,接著奔波罷了。

業餘棋手們為了生計終身都在外漂泊,卻無奈棋手的社會地位之低之卑,導致在外人眼裡就是‘一事無成’。‘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夜行’,棋手們離富貴的定義差十萬八千里,自然是不好還鄉的,不然,回了鄉,七大姑八大姨圍著,問你幹什麼工作的,多少錢一個月,對象找了沒,什麼時候辦喜事,什麼時候在城裡買房’等等的問題,肯定會問得你心驚膽戰無地自容。我認識一個棋手,平時除了在外下彩,就是呆在某城市的一個棋館裡,連續六年沒有回鄉過年。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他不想念家?不想念母親的絮叨?不想念故鄉?不想念故鄉的山水?不可能不想,可想有什麼用?沒工作,沒錢,沒對象,怎麼回去?回去了怎麼面對親人?

業餘棋手們有夢想,有野心,有愛,可現實社會卻沒有善待這批人,無論是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都是處於社會最底層,被歸之於‘屁民’‘蟻民’。但那又怎麼樣?他們身懷絕技併為之深深沉醉,雖九死其猶未悔。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夠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將之作為事業來奮鬥,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沒有社會地位又怎麼樣,不被人承認又怎麼樣,人是為自己活的,他們是真正當自己命運主人的一群人。他們嚐盡人生的苦,但是這種苦卻沒有一點被動,而是自己心甘情願甘之如飴的;他們高興了,大笑一場,買來三兩二鍋頭和棋友們暢飲人生,痛苦了,找個地方大哭一頓,然後揚長而去;他們洞察人生,完全不去做不必要的努力,不會為了面子,為了過年時在親戚面前大聲說話而去做不願意做的任何事;他們不是專業棋手,卻為了中國象棋的傳播普及做著一切的努力,把高超的技藝傳送到神州大地每一個小鄉小鎮小村,讓中國象棋技術不斷創新長盛不衰,跟真正的大師特大相比,他們起到了更多的群眾普及的作用。請不要再將業餘棋手歸入‘無業遊民’‘沒出息’的一類人去吧,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全開放的世界,既然網絡直播、網絡遊戲等以前不被承認的職業如今也能被人認可並有不菲的收入,那業餘棋手又有何不可呢?也許有一天,業餘棋手也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正視,他們不再貧窮,不再一無所有,也能衣錦還鄉。傳統文化受到強烈撞擊的今天,我們設想的那天真的會來嗎?我們希望它來,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儘管,路還長。

夕陽下,一名棋手剛剛下完彩棋,像往常一樣,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一手拽著衣服一角甩到肩頭,看著眼前迢迢長路,無畏無懼,邁向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