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广安武胜县: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武胜县积极发挥妇联组织头雁领航作用,动员广大妇女——

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里,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在这个涵盖3个乡镇29个行政村,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里,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相融互动,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相得益彰。该地从贫困乡村成功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区,与县妇联主动作为,积极动员妇女投身乡村振兴,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分不开。

创业路上她们撑起“半边天”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粗布衣裳,笑声爽朗……7月22日,在白坪乡白庙村,记者见到了一品阳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新梅。

作为武胜最早流转土地发展果蔬种植的专业合作社之一,该合作社经过4年发展,从当初的小果园变为占地500余亩的百果园。该果园现种有超过15个品种的葡萄,以及丰水梨、汶川李、冰糖西瓜等水果。但是,谭新梅的创业之路却鲜为人知。

“累并快乐着。”今年40岁的谭新梅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时不停感慨,当初,她得知家乡正大力发展乡村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后,毅然带着在外打工积累的果蔬种植经验和资源,与哥哥谭新明一起回乡创业。

“目前,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业,近两年年销售收入达到70万,长期在这里打工的村民有10多人,包括贫困户。”谭新梅说,合作社采用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规程种植,在品种种类、土壤气候、种植条件、管理技术、市场前景等方面均进行了科学规划,着力打造武胜果蔬口碑品牌。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前来采摘购买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一款名为“阳光玫瑰”的葡萄,虽然卖到25元/斤,依然供不应求。“水果品质高、口感好,自然能得到消费者认可。”谭新梅说,她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员全是到她的果园采摘过水果的顾客,大家对其果园产品的认可度很高,还经常介绍亲朋好友前来采摘水果。这个群里,大家还亲切地将她称为“百果女王”。

谭新梅并非女性成功创业者的特例。在武胜,巾帼创业者们在乡村旅游、养殖业等领域都卓有建树。

位于飞龙镇卢山村的“蜀北情”农家乐老板张志艳,6年前力排众议在此开起东北菜餐饮店,成为在尚待开发的示范区里经营农家乐的“第一人”,引领带动当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白坪乡高洞村浩宇农场农场主李翠英,采用“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颠覆了传统养猪观念和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百果女王”、农家乐“第一人”“养猪能手”等响当当的名号,正是对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女性创业者们精彩创业故事的高度浓缩。她们,是乡村振兴巾帼力量的最佳的代言人。

头雁领航打造乡村振兴巾帼引擎

“要团结全县广大妇女,围绕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脱贫奔康,为建设经济强县和‘宜人武胜’努力奋斗。”今年4月,在武胜县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县妇联主席唐凤翔在作报告时倡议。

据唐凤翔介绍,过去5年,是武胜乡村深刻变化的5年,也是县妇联不断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5年。5年来,县妇联以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实现新突破,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县妇联帮助妇女成功申请小额财政贴息贷款超过7000万元,扶助1198名妇女成功创业,辐射带动6100名妇女就业;举办实用技能培训123期,培训妇女16500名;举办“春风送岗位”活动,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培养致富女能手和女性带头人500人。

此外,全县乡镇妇联组织充分运用微信群,团结外出务工妇女和留守妇女,搭起“微”平台,开设“微”课堂,建立“微”组织,掌握妇女新动态,丰富女性学堂,增强妇女归属感。“我们将继续发挥妇联组织的头雁领航作用,更加有效地激发妇女们建功乡村的热情。”唐凤翔说。( 来源:广安日报 武胜记者站 夏俊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