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鄭州六旬老人“熱射病”去世!3天內,25人被高溫擊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實習生楊瑞

熱,不僅榨出了人們的汗水,有時,它還能要人命。7月25日,記者從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獲悉,7月23日早上8點至25日下午5點,該中心共出動120急救車,將25人拉到醫院救治。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處理不當,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醫師楊先芝說。

◆不幸:60多歲老人熱射病去世

7月25日早上,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四華心情很沉重,因為,他剛剛送走一位60多歲老人,而老人是因為“中暑”而亡。

老人家在鄭州北郊。

7月22日夜裡11點,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收到了來自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轉來的求助電話:一個老人昏迷,高燒。

“到地方後,老人在床上躺著,昏迷,體溫超過42度,嘔吐,呼之不應。”陳四華說,當急診人員進屋時,能明顯感覺屋裡很熱,而且密不透風。

老人的孩子講,當天晚上8點時,老人的意識開始有點問題,但是因為老人是帕金森病人,常年吃藥,家人和老人都以為是藥物的副作用,於是,就趕緊讓老人躺床上休息,結果病情越來越重,見此不妙,家人迅速撥打了120。

“老人屬於熱射病。”陳四華說,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主要臨床表現為急驟高熱(肛溫常在41℃以上),皮膚乾燥,熱而無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重者可有肝腎功能異常,嚴重時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心衰、腦水腫等,死亡率高。

雖然經過全力搶救,老人最終還是在7月25日早上離世。

無獨有偶。

病例主角是一位60多歲老人,去年夏天,老人從老家葉縣來到鄭州務工,舟車勞頓之後,終於到了妻子住處,在妻子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打掃衛生的工作,由於天氣炎熱,老人在晚餐時未有食慾,感覺有點頭暈並伴隨胸痛,但是沒當回事,以為是自己的“老毛病”——冠心病又犯了,稍微休息後,便在夜間投入到了打掃衛生的工作當中。工作完畢,已到了第二天早上八點,此時,老人仍然感到頭暈、胸悶、胸痛,但自認為天氣炎熱,中暑了,遂讓其工友幫其買來藿香正氣水,自行服用後,仍未進食,就休息了。

當天下午4時許,老人的妻子下班回家,發現老人呼之不應,於是緊急呼叫120,但一番搶救後,老人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警惕:3天內,25人被高溫擊倒

“患者錯過了兩次最佳的搶救時機而最終失去了生命。”楊先芝說,這個老人舟車勞頓之後,因天氣炎熱而中暑,但並沒在意,繼續投入到夜間工作中,此做法,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之後,老人工作了一夜之後,頭暈、胸悶、胸痛症狀並未完全緩解,但仍然認為是“中暑”所致,未能重視心梗,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高溫天內,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及孩子一定要注意。”楊先芝說,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處理不當,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來自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統計顯示,7月23日早上8點至25日下午5點,該中心共出動120急救車,將25人拉到醫院救治,這其中絕大多數為戶外工作的中青年。

楊先芝介紹,中暑按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口渴多汗、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胸悶心悸、噁心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伴有嘔吐、皮膚灼熱或溼冷、血壓下降等症狀。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重度中暑:除輕度中暑症狀外,常伴痙攣、暈厥、昏迷、高熱。皮膚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出現中暑怎麼辦?

“脫離中暑環境、物理降溫、適當補充液體。”河南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趙英帥說,當中暑嚴重,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若昏迷有呼吸、有心跳,使患者呈昏迷體位,保持呼吸道暢通,同時撥打120。

高溫天內,專家同時也給出了防暑良方。

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巫慶容說,高溫天內,一方面要補充水分,同時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吃魚、蛋、豆類等蛋白質食品。必要時應開空調。

此外,楊先芝還特別提醒,炎炎夏季,讀者最好對身體進行一個全面體檢,凡發現心血管系統器質性疾病、潰瘍病、活動性肺結核、肺氣腫、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等,要增強防護意識,不要從事高溫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