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贫血没那么简单,相信大家都查过血常规,那你有过贫血的经历么?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贫血算是血液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但就是这个小小的贫血,既有缺铁性贫血,也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样的绝症。#真相来了#,今天和大家系统讲解一下。

公元前3-4世纪就有人提出了血液的概念,但长期以来都是唯心和不完全的。在1673年,人类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红细胞,到了1749年发现白细胞,1842年发现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血液中的有形部分,也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点部分。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气,白细胞是对抗外来细菌,血小板起到凝血的作用。体液部分叫做血液的无形成分,是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研究的对象。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功能上说,贫血是机体红细胞总量的减少,不能对周围组织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目前没有办法直接测量人体中的所有红细胞。所以使用的是反应外周红细胞浓度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TC。HTC就是红细胞总体积和血液总体积之比。在我国使用的贫血标准是: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小于每升120g,RBC每升小于4.5*109,HTC小于0.4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小于每升110g,RBC每升小于4.0*109,HTC小于0.37;妊娠中后期血浆总量增加,所以孕妇贫血指标RBC小于100g,HTC小于0.30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对贫血做一个初步的判断,比如脸色不好看,嘴唇苍白,眼皮内侧失去血色这都是贫血的表现,但是确诊贫血需要血常规。血常规是浓度指标,是和血液稀释状态相关,但是有时候血常规是不准确的,如果血浆量相对减小如严重腹泻,长期不喝水,则即使是贫血的人在血常规指标上显示的也是不贫血,。反过来看,如果血浆量相对增多,如充血性心率衰竭,低蛋白血症或者急性肾炎会导致血浆量增多,血常规指标显示贫血而实际上可能是正常的。再说急性失血,机体红细胞总量明显减少,但是因为血浆也是平行下降,单靠血常规指标是不能反映机体贫血的。所以诊断贫血要全面考量,数据要结合样本才有意义。

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场综合征,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以及失血这三大类。

红细胞的生成是因为造血干细胞经历增殖、分化、成熟、释放的动力过程。这个过程由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通过多种调节因子的作用逐渐完成的。造血干细胞是一种组织特异形态细胞,是由胚胎期软黄囊中的中胚层细胞演化而来,之后移行到胚胎内的肝,皮以及骨髓,再通过不对称性有丝分裂增殖。一方面维持自我数目不变,另一方面不断产生各系祖细胞来维持机体的造血功能。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祖细胞,促进祖细胞向红细胞生成,造血微环境是局限造血器官组织内的具有独特造血功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造血细胞能进行自我增殖,分化,归巢等等。造血干细胞是种子,epo可以定向诱导变为红细胞,造血微环境是种子生成的土壤。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具体机制,但其中一环出问题都会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如骨髓衰竭,无效造血,骨髓抑制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EPO不足导致的肾性贫血;造血微环境异常,叶酸和维生素b12不足导致细胞DNA生成障碍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等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皮肤、粘膜的苍白,乏力,头晕眼花,神经系统受损,异食癖的人有可能就是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缺锌也会出现类似的异食癖。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红细胞破坏过多也叫作溶血性贫血,一个是因为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基本结构异常或缺陷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按照刚才对于贫血原因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的而摄入不足,或是铁的丢失造成的。食物当中的铁含量一般与热量相关,以动物为主的饮食一般比植物为主的饮食含铁更加丰富且容易吸收,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的储备较少,做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含铁量甚少,喂养不合理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铁的丢失比如慢性失血,女生就容易发生,女性每次例假会丢失20-40mg铁。铁的丢失会除了导致血红素减少之外还会到影响相关的酶活性降低,其他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同样会阻碍铁的吸收,铜缺乏会加重缺铁,所以膳食平衡很重要。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所以说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因为血常规正常就以为自己没有贫血症状,也不能以为贫血多吃点含铁食物就可以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的有贫血状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做一个系统的检查!

贫血没那么简单,血常规并不能准确表达,贫血的真相都在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