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昨天的文章我們談到債務危機山雨欲來風滿樓,全球經濟開始收緊流動性,並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通過加息、縮表、退出QE、降低槓桿等手段,將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債務水平降下來,槓桿降下來,由此必然引發流動性危機,並擠爆債務泡沫。所以近期我們看到新興市場國家、地區出現了資本外流、貨幣貶值、企業債務違約等等經濟現象。A股市場更是風聲鶴唳,跌跌不休,不少股票動不動就突然閃崩,死給你看,讓你連止損出局的機會都沒有,本以為跌夠了,大底了,可以補倉了,沒想到更深的地獄就在一步之遙,為什麼會這樣?一切的表象背後都有必然的邏輯,A股的頻頻閃崩背後就是流動性危機和債務危機,啥意思,沒錢了,而且還要還債,股東們和質押機構要爆倉了,需要錢保命,只能低價甩賣,甚至不惜採取連續跌停板出貨的兇悍手法實現快速減持,不給散戶反應的時間。

流動性和債務像兩把大刀懸在股民頭上,隨時製造慘案,作為投資者不能不保持謹慎,不看清事實而心存幻想,希望抄底,指望回升,該跑路的時候,你選擇跟進,跑路跑錯了方向,後果會非常嚴重。對於那些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的股票、前十大流動股東有很多集合理財信託產品的股票、股份公司債務水平很高、資產負債率超過50%的公司、商譽佔公司淨值比例高、數額大等公司,筆者稱其為黑五類,其危險性甚至比那些經營業績不良的公司更可怕,因為這些指標往往普通投資者不怎麼關注,或者沒有相關的知識不足不知道其重要性,一旦突然引爆,股價往往出現斷崖式下跌,而股民不明所以,還反向為之,受到的傷害會進一步加重。這些數據都清清楚楚的寫在個股的財務報告裡,季報年報裡,炒股投資不能不看,按一下F10鍵你就可以通過電腦獲取相關信息,可惜的是還是大量的投資者習慣打聽消息,喜歡聽故事,從不認真閱讀相關指標,投資股票屢戰屢敗,成為被收割的一茬又一茬韭菜就在所難免了。

流動性和債務之所以重要,前者是股市上漲和股票上漲的根本驅動,流動性大就是進入股市的錢多了股票自然漲,水漲船高,反之流動性少,進入股市的錢少了股票則會跌跌不休,不論股票內在質地如何,大多數股票很難擺脫整體趨勢的影響,跟跌跟漲,其間少數鳳毛麟角的股票價格逆勢上漲,我們不一定能發現並抓住,這既是水平也有概率的因素。而債務在經濟繁榮時期會加速企業增長獲得更多利潤,從而提升股價,而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在流動性出現減少的時候則會加重企業的負擔,吞噬企業的利潤,甚至因為別人要抽走資金而陷入資金鍊斷裂出現虧損和倒閉。像昨天筆者文章所述,目前全球性流動性收縮,經濟難言繁榮,A股650家以上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60%,一旦出現債務危機,很容易導致生產停擺,發展受困。

流動性,簡單理解就是錢的多少,政府和金融機構通過貸款釋放到市場的錢多流動性就大,貸款也越容易,但金融機構開始收緊貸款並大量收回貸款、政府開始通過加息、提高準備金率、減少負債縮表等手段減少市場資金時,流動性就會減小,貸款就越來越難。就像水池裡的水,流動速度越快,流入流出的量就大,水就不容易腐臭,所謂流水不腐,經濟也一樣,流動性好的時候經濟必然是景氣週期,而流動性收緊,經濟也同樣就面臨各種呆壞賬、債務違約、企業倒閉等等問題,經濟水池開始腐臭。

既然我們都明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為什麼政府還要採取收縮流動性的措施引發經濟問題集中爆發,腦子不好使?錯了,我們看到的好像是流動性導致經濟問題出現,其實恰恰相反,是實體經濟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不能不採取收縮流動性的措施,這裡有個前後和因果的必然邏輯。經濟實體發展良好,未來業績可期,金融機構和國家就越有信心發放貸款,流動性就必然會增加,而經濟實體經營開始出現問題,未來前景不容樂觀,政府和金融機構就會擔心貸款未來收不回來,出現呆壞賬,於是趕緊把錢要回來,保本為上,不要再貪圖利息了,因此必然出現流動性減少。這就是邏輯,我們必須看清楚,國家和 金融機構知道的比我們多、信息比我們準確,因此當他們開始收回錢的時候我們同樣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不要盲目擴大投資,經濟衰退和蕭條期間保命比收益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