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第三类存储技术诞生,数据安全将这样变化!

当今时代,大数据已经逐步应用于产业发展、政府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大步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然而,在发展大数据的同时,也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等事件,给公共、个人安全造成威胁。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接下来,安仔带大家了解下近日备受关注的数据安全事件。

新存储技术诞生,速度比U盘快一万倍

据媒体报道,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存储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开创了第三类存储技术,名为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存储原型器件,该技术写入速度比目前U盘快了一万倍,且用户可自行决定数据存储时间。

第三类存储技术诞生,数据安全将这样变化!

过去,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易失性存储,例如计算机中的内存,可以在几纳秒内写入数据,但是断电后数据会立即丢失;第二类是非易失性存储,例如人们常用的U盘,数据可保存10年,但是写入数据需要几微秒到几十微秒。

此次研发的新型电荷存储技术,既满足了10纳秒写入数据速度,又实现了按需定制(10秒-10年)的可调控数据准非易失特性。这种全新特性不仅在高速内存中可以极大降低存储功耗,同时能实现数据有效期截止后自然消失,在特殊应用场景解决了保密性和传输的矛盾。

第三类存储技术的出现将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是人们颇为关心的问题,近日,关于Facebook数据泄露的听证会引发热议。

扎克伯格数据也遭泄露!Facebook何去何从?

据媒体报道,4月10日和11日,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连续两天出席了听证会,针对Facebook数据泄漏事件接受质询。听证会上,用户数据隐私问题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扎克伯格称,作为“剑桥分析”公司等第三方收集个人数据的一部分,他自己在Facebook上的数据也被收集了。而在被问及Facebook是否愿意改变商业模式以保护用户隐私时,扎克伯格则表示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类存储技术诞生,数据安全将这样变化!

数据泄露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据IBM Security和Ponemon Institute发布的《2017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平均每家企业数据泄露成本是362万美元,未来两年内再次发生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是27.7%,可能性增长了2.1%。

数据安全关乎人们的隐私,无论是在存储还是使用时,都应避免数据泄露,做好安全防范。

数据如何更安全?

个人可这样做:

1、提高数据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

2、及时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信息。旧手机上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不法分子可将二手手机里的信息恢复出来进行打包出售;

3、最大限度地提高云存储的安全性,在将数据上传到云端之前,先使用你自己的加密软件来对其进行加密。

企业可这样做:

1、将数据安全规范落实到日常工作行为中;

2、设置数据安全以及移动设备等使用规范,并保持定期审查和更新;

3、引入合适的安全软件或服务并跟踪效果;

4、为数据访问设置权限,从软件和硬件两种手段来减少核心数据的访问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