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政务新媒体真到了需要一个抖音号的时候了么?

5 年前,曾与一位国资委信息化负责人讨论起互联网与企业信息化的趋势,其中谈到了微博、微信、O2O、社交以及SoLoMo……那场谈话更多的是在“央企如何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全球化网站群”的语境中进行的,他们更多的担忧在于超级平台对产品的“战略放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平台战略,而做好企业官方网站或平台可以解决这种担忧,这么多年过去,时代不仅证明了“官网”成为了一种PC 时代的特有指称,连“官方APP”也成为了一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旁观者。

政务新媒体真到了需要一个抖音号的时候了么?

自从中央政法委官方新闻网站中国长安网成为首个实名认证的官方政务抖音账号,近日,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先生亲自带头“卖萌”,“国资小新”入驻抖音。我曾在现场多次听过毛一翔先生的演讲,他对新媒体的研究与理解非常精深与专业。但是,并不是所有在智能手机上能运行还可以互动再比门户网站新一点的媒体类型就是“新媒体”,抖音实际上是个“旧媒体”,一个在标榜“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中用算法模型和强势运营加持平台中心化地位的“旧媒体”,一个精通算法因此不甘心重蹈微博早期被大V 和广告公司收割的覆辙的“流量收割机”。

从“政务头条号”即可看出,与微博、微信不同,今日头条把持的是依靠算法喂养生产的“流量”,而微博与微信仰仗的是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的“关系”。抖音的当下更像博客崛起时的“战国时代”,新浪、搜狐、网易等从不同领域扶持名博与草根博客,投入重金邀请与培育并利用首页资源进行流量分发,唯一的区别是,博客没有商业模式,而抖音似乎“生来就是赚钱”,是的,你用手向上滑动视频的声音就是抖音印钞的声音。

今日头条官方曾经在为政务头条号举办的首届“端政”大会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两微一端”的端就是“今日头条客户端”。而在此之前,行业基本认为“两微一端”指微博、微信和移动应用客户端。现在,从“两微一端”到“两微一抖”,今日头条已经不需要再为人解释什么叫“一抖”了,神秘的推荐算法,加上强势的流量运营,对新新人类和二次元的注意力收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CEO 先生此刻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有底气说:算法没有价值观。是的,算法没有价值观,因为好的算法就是好的价格。

政务新媒体真到了需要一个抖音号的时候了么?

从微博、微信、头条号到抖音,每一次社交媒体的产品模式变革都是一次对网络社交表达与语法的重塑,但似乎政务新媒体从来都是被迫迎合趋势,也从来没有真正掌握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规律。所以,除了少数的政务微博头部账号外,政务微博因为内容问题导致的八卦与丑闻时有发生;政务微信因为官方的去中心化策略导致弱于社交关系推广与原创内容制作的微信平台无人问津,追求“10W+”的微信平台则陷入泛娱乐化怪圈;政务头条号则大举推动了各地政府机构的入驻,坚持以中心化思维与算法推荐为各政府机构分发流量,满足它们对阅读量的渴望;现在抖音诞生了,政府机构又一次面对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个完全抛弃了原有图文传播规律与秩序的平台,一个看似毫无门槛其实门槛颇高的视频社交平台,一个看似粗糙无比但又画风自成体系的视频内容平台。

土豆网曾经的slogan 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抖音的slogan 似乎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演员”,在抖音,一个拍摄精致考究的视频反倒会形成一种鹤立鸡群高不可攀的距离感,而“粗制滥造”反倒为用户创造了一种社群的归属感,那种“我也可以”的心理就是亿万普通用户的终极心理暗示,毕竟,写一篇鸡汤,创作一个励志故事,这对于一个普通用户而言太难了,写文章对他们来说那是“读书人的事”。但是,用手机录制一个搞笑视频,这个没什么难的,没有抖音的时候,搞笑对于他们就是生活,有了抖音,搞笑对于他们就成了工作。仅此而已。

从与政府机构新媒体运营部门和负责人的交流来看,长期以来,政府机构面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态度一直颇为暧昧,一方面对来源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曝光和传言极为警惕与排斥,另一方面又艳羡于超级大V 创造的流行话题与粉丝效应,对于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跃跃欲试,但又对可能造成的舆论风险存有“叶公好龙”的心理。“权力傲慢”与“权力卖萌”是作为公权力的政府机构面向新媒体走向的两个极端,在社交平台上已体现得淋漓尽致,“傲慢者”对网友的质疑回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有恃无恐,“卖萌者”则对网友严肃问题进行泛娱乐化或毫无意义或鸵鸟式的回应。

在用户时间逐渐被社交媒体和视频剥夺的今天,政府机构不仅需要面对被视频重构的在线内容和服务环境,同时需要学会用视频语言解读和传递价值理念,需要在娱乐至死的传播环境中把持住作为一个政务新媒体的价值坐标系。与微博、微信不同的是,抖音目前对用户的运营像极了网易云音乐,你可以评论、关注、点赞、收藏、@……但是没有人会趴在上面聊天,它们只挖掘用户的注意力,但不负责维系用户关系,我们会把网易云音乐转发到朋友圈,但很少会专门转发到云村社区。抖音目前也默认用户进行外部分享和引流,鼓励用户进行外部平台分享。

似乎一切都来得太快了,政务新媒体还没有摸透微信的花式排版技巧就迎来了网络直播,还没有掌握移动视频的剪辑方式就迎来了短视频的爆发……为什么头条号还可以在“两微”之后填补一部分市场空白,原因可能在于“头条号”这种广播式、中心化的传统产品属性再加以算法精准触达的技术特征,非常符合尚不具备社交媒体沟通能力的政府机构的暂时性短板需求。……那除了是一个“视频版的头条号”,抖音对政务新媒体而言还可以是什么?除了可以进行大家自以为然的访谈、问答、直播等活动,抖音对于政务公开还能是什么?

笔者认为,反观微博、微信的僵尸公号与一哄而上的集体入驻,面对社交平台的裂变期与内容IP 崛起的时代,政府机构的首要任务可能并非去抢夺一个新兴平台的流量入口,也非制作一个点击千万的热门视频,而是如何结合自身优势特征和价值目标,打造一支训练有素懂业务懂互联网的创新高效的团队,去打造符合自身风格形象定位的优质IP 和掌握一套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运营方法论。这,可能比去抖音或快手或微视卖萌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