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父母有没有文化,孩子活得是两种皆然不同的人生

父母有没有文化,孩子活得是两种皆然不同的人生

1

豆瓣上有个问题:“高学历家长与低学历家长在教育子女上有什么差异”。回答这个问题时,有同学发了这样的贴:

我和我的女同学A两个人都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我的父亲算是高学历知识分子,80年代的大学生。A的父亲是小学毕业的普通商人。

得知A有抑郁症以后,A的父亲大怒,在电话里痛斥A:“每天就知道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下好了吧,自己把自己想出病来,活该!”

A在绝望之下,几度自杀未遂,在医院里继续被父亲责骂,指责她,“总是没事找事,给家里添麻烦”。并让她停止考研,因为”书读得越多,越神经”。

而我的父亲在得知同样的结果以后,专门去咨询了专业的心理医生,还买了一大堆心理学方面的书回家自学。

每天晚上回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今天又吃了什么美食,见了什么美景,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并反复告诉我抑郁症没什么了不起的。该治疗就治疗,该放松就放松,心情不好就给他和妈妈打电话,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一直陪着我。

有一次,凌晨两三点,我睡不着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就打着呵欠陪我一直聊到了天亮。第二天,灌了好几杯咖啡后才有精力去上班。

于是,这位同学感慨的说:高学历家长和低学历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差异大概是,一个只会用人生经验来理解并教育你,另一个却为了你去改变以往的认知,用行动告诉你他爱你。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精彩,两个父亲最大的区别是:A父亲只能靠直觉去教育孩子,他其实不懂得爱。而作者的父亲因为有知识和文化,懂得去爱,且懂得如何去爱。

父母有没有文化,孩子活得是两种皆然不同的人生

2

当然,并非所有高学历家长和低学历家长都有如此大的差异,有时可能还会逆转,但有没有文化的确是决定了教育的层次不同,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中国教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 “中国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报告”,曾经针对中国小五、初二、高二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了广泛调研,历时两年。

结果调研的结果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制于父母的对学习的态度和自身的生活学习方式影响极大。总体来看表现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上的得分越高。

父母职业为军人、公务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上的表现更优,而父母职业为待业和 农 民 的 学 生 则 表 现 较 差,且 差 异 极 其显著。

在学习动力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父母 “和自己一起商量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值显著高于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

在学习策略方面,父母 “和自己一起商量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策略的均值显著高于父母 “只问每次考了多少分”和 “只要求自己好好学习”的学生。

这一研究是基于高学历的家长与低学历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上的差异的量化研究,同样证明了高学历的家长与低学历家长的差异。

也许你可以举出身边的例子来驳斥这一观点,以证明低学历家长同样可以比高学历家长培养更好的孩子,但不得不说,个例是不能否定概率的。更何况这样的研究是基于大量数据的研究结果。这就如同冲锋枪可以打下飞机个例无法反驳“导弹打飞机比冲锋枪更有优势”的结论。

父母有没有文化,孩子活得是两种皆然不同的人生

3

如果你有一定的阅历,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父母是不是有文化真是可以决定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文化肩膀上看世界并走进世界的。

人与人的最大的差距根源不是财富而是精神财富。人的命运最大的差别不是运气而是思维。这就如同人与动物最大的差距不在体格而在大脑一样。

当下中国可怕的不是阶层固化,可怕的是脑力固化。阶层的背后是脑力,脑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商、情商、财商、抗挫折商、幸福商,进而决定一个人最终在社会中的阶层和地位,从而决定了后代能够受到什么层次的教育。

脑力是基于以下能力所形成的能力链:观察世界(包括人生)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幸福的能力。这些构成了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和思维内核。而这个能力链得以将人与人区别开来,并决定了人的命运。

然而,这些能力正是因为不可能生而得之,因此,必须在学习中去把握,尤其是需要向长者和书籍学习。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开设现代学校,鼓励孩子入校学习并鼓励人们终生学习的原因。

正是因为世界太复杂,人必须学习认识规律;也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人必须不断学习直到终生。

因此,只有一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化时,他才容易拥有强大的脑力,为人之父母后,才能从容指导自己的孩子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走好人生之路。

父母有没有文化,孩子活得是两种皆然不同的人生

4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学历和文化不能划等号。世界上有四类父母,第一类有学历有文化;第二类有学历没文化;第三类没学历有文化;第四类没学历没文化。

这个社会最糟糕的父母是有学历没文化的父母,和没学历没文化的父母。我对他们的孩子抱有深深的忧虑。

这个社会最优秀的是有学历有文化的父母,其次是没学历有文化的父母。

很多人错把文化等同于学历和知识。这是很错误的观念。

文化其实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有文化的父母几乎都拥有如下的特性:积极进取,好学上进、与人为善、坚韧前行、独立自强、拥有科学知识和观念。

有学历的人因为长时间接触书本,相比较与无学历的人更容易受到文化的熏陶,但并不一定一定会有文化。因为他们也有可能读错了书,或只会读书动不能力行,或是读书读错了认知,结果导致自身精神的萎靡甚至错位。所以说,有学历的人未必是有文化的人。

无学历的人因为接触书本少,因而天然缺乏那些读书的人的优势,但倘若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榜样的引导,加之自己心性纯良和上进,同样会成为好学上进的人(当然有可能他们学的是无字之书)。但在我眼里,即使他们学历低,但他们也是有文化的人士。

上没有上大学,拿没有拿到文凭,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文化层次,有没有好学上进的精神却能够决定。

父母教育孩子的层次最终取决的不是学历而是脑力,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不是说教而是父母本身的层次。

他们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也许这就是一个孩子出生之后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