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如何看待今天的房地产市场,10点经验之谈,建议收好!

眼下楼市处于迷茫期,之所以称为“迷茫期”,是因为以往的楼市涨跌都有明显的规律信号,而目前这种胶着状态在以往的房地产市场中不曾见到。往往单一的理论预测楼市和经验预测楼市会显得不具说服力,实际结果打脸的可能性大。任志强先生之所以能够多次正确判断楼市走向,笔者认为,主要是任志强先生本身具备的“专、经、政”综合运用。本文依据现行楼市政策,并结合个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业内朋友(也是投资者)的交流经验总结,共计10点,供参阅!

1.先说行业。房地产行业虽然销售金额在上升(主要指售价增长),但销售面积会逐步下降,这是基于大部分城市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变少原因,房地产市场由“新增量房”演变为“存量房”时代。主要城市二手房交易量会逐步超过新房交易量,买二手房要看成是很正常的事。

2.集中开盘。最近城市新盘开盘,基本是好几个盘集中开盘,这应是统一要求,防止太多人抢一个楼盘,误导预期。这其中新盘加推量还是可观的,可以消化一部分购买力。但没买到心仪楼盘的人们可能转战二手房。

3.租赁时代。“租售并举”是个好政策,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但对希望拥有房产的人并不是好事,原因两点:一是每年供应量就那么多,租赁用房挤压商品房数量,新房自然稀缺;二是租赁房价格除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租金价格相对较低外,商业运营的租赁房其租金价格只高不低,租金价格上涨会使我们偏低的租售比趋于合理。

4.土地价格。人们对前面产生的高价地预期分化,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地使房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二是低价地块会对高价地形成冲击。很多在16年、17年拿的土地价格确实偏高。后面新拍卖的土地价格会逐步回归,回归多少?笔者认为,基本可以按照目前的新房限价去推导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回调10-25%差不多。但长期看,土地价格还是会上行。

5.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楼市阶段性上涨到一定高度,没有成交量,即是说没有很多人按这个比较高的价格买入,持有价格没达到这个高度,那就是虚的。时间累计,加之第“4”点土拍的影响,会使房价进行一定程度回归,回归5-15%是比较正常的。当然,有的城市可能坚挺一些,有的城市力度则要大些。补一句,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

6.关注行政调控对楼市的影响。“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目前的楼市就是“政策市”,过度乐观和悲观都不现实。随着调控的深入,一些投机取巧的购房漏洞会被逐步堵住。当然,如果楼市下行影响到了经济和稳定,放松调控政策也是可以看到的。

7.城市房产需求总价。每一个城市都有各房产总价等级对应的人数,这个数据是多少没人统计,但一定是呈金字塔,总价越到上面会越少。比如有的城市一套房产总价达到500万,其成交数量锐减,有的城市一套房产总价达到300万,成交数量寥寥无几。从这里我们得出经验,特别是准备转手的朋友,买的房产总价要根据自己城市来定,在考虑未来的基础上,适当把总价幅度调整些,但不能超过城市房产成交量线,否则转手不易。这个数据,大家可以从房产中介那里得到。

8.棚改货币化安置。这个政策在收紧,其实这是必然,深层次原因不说。按照正常理解就是,现在的三线以下楼市去库存目标大部分达成。当然,这个政策也不可能嘎然而止,实物安置比重提高也是大势所趋。按照既定政策时间是到2020年,但笔者认为,即使到期,也不会完全取消货币化安置,毕竟还要考虑一些城市实际情况。

9.未来趋势。对未来房地产的判断,“波浪式”前进仍是大概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要由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但要注意城市之间的分化,有吸引力的城市房子大概率跑赢人口流出城市,具体哪些城市,大家可以看一下近年来所在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数据,个人比较看好“国中”城市和省会城市。

10.追涨杀跌不可取。看完前面9点,相信大家对楼市有一个基本判断。投资者如果现在新房市场买不到限价房,转向二手房追涨,风险还是不小,不建议追,要买只能买限价房。当然,短期不需要资金,也没有必要做所谓的高抛低吸动作,毕竟楼市不是股市,何况这个差价不会太大。

本头条号“专聊房君”,入驻头条2个月关注我的朋友超1.8万,如果喜欢房产话题,欢迎关注我交流信息,也可私信,有空时我将一一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