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我不是药神》:能不哭的算你赢!

《我不是药神》:能不哭的算你赢!

以为会笑翻的电影最后却哭晕在现场。

我恨《我不是药神》,因为这两个小时,耗尽了我未来十年的眼泪流量。你们能想象吗?像我这样一个一身文身朋克范儿的钢铁直男在看着电影时哭得像个娘炮,就要融化了的样子吗?隔壁的陌生女孩看着我哭的样子,把包紧紧抱进怀里。我知道,她不是怕我抢钱,而是怕我抢她的纸巾。

我恨《我不是药神》,因为它像一只魔爪伸进了心里,揪得生疼,扎得淋漓;我恨《我不是药神》,年纪大了,真的无法在这么短时间里经历那么多绝望;我恨《我不是药神》,它会让你回忆起每一次病痛。

电影里有段慢粒白血病患者清创的片段,几乎没什么画面,只有病房里惨烈挣扎的声音和门外徐峥痛苦的表情。但那种声音能唤醒你每根毛孔对疼痛的记忆。

肾结石那次我挂的是急诊。大夫过来看了看我说:去做个B超。那时,我感觉整个腰就像在装修一样,你根本分不清那个痛点在哪里,就是整个腰背部都像在被电锤敲击一样。

在B超室外等着,每一分钟都有一年那么长。我根本无法坐直,只能上身折叠在大腿上,头在两腿中间,血液灌进脑子里,好像这样的压力能够麻痹疼痛的感知。终于拿到B超片子后,急诊的大夫只看了一眼:肾结石。天亮了去肾内科吧。

当时我很绝望——我不知道在这样疼痛之下如何再挺过7个小时等到他们肾内科大夫来上班。

医生开了片止疼药便不再管我。

药效在两小时后就不起作用了。这次的疼痛比上次来得更加猛烈,同时伴随着呕吐和痉挛。

在“病”面前,人都像塑料做的,稍一煎熬,就软弱不堪。当这些回忆复苏之后,心情也就会随着电影里人物的命运忽明忽暗。当听到台词:“谁家还没个病人”时,仿佛泪腺被人重重一击,泪就飙了出来。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人在我一米远的地方从挣扎到垂危,到濒死到完。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观察死亡,仿佛看着一盏烛火渐渐熄灭。

那时我15岁。鬼使神差地将我父亲资料灰指甲的5%浓度碘酒当咳嗽糖浆给喝了。

长大后很多人跟我吹牛逼说喝过70多度的伏特加,一口下去,整个人就像烧着了一样。每每此时,我便会冷冷一笑:这算什么。你们喝过5%浓度的碘酒吗?

他们都会一脸震惊:那什么感觉?

我说:你会感觉自己的食道和胃遭受了核攻击。

我被送到医院急诊室的处置室里。一个大夫指着一个水缸说:把这一缸水都喝了,边喝边催吐。

我就像河马一样趴在那个水缸边上,不断灌水,不断吐。我这正呕得灵魂出窍时,隔壁床送来一个喝农药自杀的哥们儿。那时他已经疼得只剩下非常非常低的呻吟。看到他,我仿佛也没有那么难受了,停下喝水,看着大夫和护士们给他上各种仪器,挂各种水。

仪器显示他的血压极高,脉搏也极快。当所有药物和仪器上完之后,主治大夫去门口问家属情况,这个自杀的哥们儿就在我一米远处躺着,已经没有了声息。

我正准备继续喝水催吐时,他忽然大声喊叫,仪器上各项指标爆表,瞬间他又不动了,然后所有数据开始快速下跌。

大夫带着人冲进来,看他的眼球,然后摁着胸部开始心脏复苏。几分钟后,大夫又看了看他的眼球,对护士说:死了。电击试试,不行就记下时间。所有人又出去,只留下一个实习医生看着他。

我和那个实习医生都愣愣地看着这具尸体,仿佛都有些不知所措。就在这一刹那,这个我们以为已经死去了的哥们儿忽然坐了起来,眼睛空洞的看着前方,右手还伸了出去仿佛想抓住什么……然后他就这么坐着,也就一秒钟,但这一秒就是他的一生。我吓得心脏都少跳了几拍,那个实习医生是直接一个立定跳远窜出5米落在门外。

停顿!然后重重倒下。电击了5次,他的脉搏依然平得像条高速公路,终点是生命的尽头。护士记录下时间,不一会儿,门外爆发出一村人的嚎啕大哭。

那时我便认真地思考了死亡这个命题——他最后坐起来伸出去的那只手,想抓住什么?将要离去的灵魂?还是一丝残存的活下去的希望?

《我不是药神》里,每一个情绪点都像是那些微粒白血病患者手中抓住了那点生的希望,但又眼睁睁看着希望正慢慢滑走,泪便像决了堤一样涌来。

朋友看完电影后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亲生经历:

一句“谁家还没个病人”泪流满面……

两年前的春天,望哥的爸爸被检查出肺癌晚期,说全家人当时的心情是五雷轰顶一点都不为过。公公六十多岁,身体健康,面色红润,能吃能睡,合理膳食,每日运动,并不像个病人。

理智的望哥原原本本的把病情讲给公公听,公公听完望哥的话,哭了一会儿,望哥跟着一起。望哥说:癌症不可怕,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您要有想活下去的念头,积极配合治疗,我们花钱买命才会值得……

那天的晚饭,公公一口气吃了6个鸡翅,一个馒头,外加一碗小米粥,晚饭后还写了一首诗鼓励自己…

从那天开始,我们就经历了《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一幕一幕……

因为是骨转移,不能手术了,只能选择靶向药,一个月光药费就两万,吃了几个月后,看到论坛里说印度有类似的药,900块钱一盒,疗效一样。幸运的是那段时间有盆友频繁往返,帮忙带药,真真儿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十九个月之后,公公耐药了,去年十月份,望哥告诉我有另外一种药可以治疗,但是每个月要五万一,我第一反应就是印度有吗?再看看有没有盆友可以帮忙带。望哥说印度还没有这种仿药,钱是不能是省了……我数学不好,这么高额的药费确实有点惊到我,刚想算一下平均到每天会不会觉得压力小一点,望哥顺口说每天1700,我都帮你算过了……

好吧,即使是这么贵的药,到了今年的五月份,又不好使了……公公例行体检,体内出现积液,只能入院接受化疗,可白细胞太低,积液不能抽,化疗不能做,无奈又被接回家中休养。

上个月的某一天下班回家,看见爷俩在餐厅全副武装,专业的口罩手套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便问这是在干吗?望哥说:制药呢……因为细胞检测没有新的变异,所以已经没有成药可以用,但论坛上有个病友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买了一些药粉,按照比例调配放在胶囊里……

就这样,公公吃了自制胶囊两个月了,上周去检查,居然体内的积液少了……我不想说我家好像也要出药神了……

这世上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抗争,阳光下总有阴影,唯一要做的就是调整太阳的高度,让阳光继续照进心里!

很久没有哭这么爽了,整个影院的人应该也都哭爽了。我发现,无论我们把自己包装得如何坚强,但内心的最柔软处都是一片池塘。《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充满了绝望的电影,但在灯火熄灭前总还留下一丝光亮。眼泪,便是从这一丝缝隙中被绝望挤出来的。你很难说清楚自己为何而哭,因为电影里的感情过于复杂。可你就是哭了,因为我们的感动总是纯粹。

去电影院之前有看过的同学和我打赌:你肯定会哭。

我说:不可能,我心多硬啊。

但我输了。心服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