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我们常说,大智若愚

可见,智者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像愚者一样

保持天真乐观的心态,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

行动都是非常冷静的,有自己的方向和规划

不盲从、不跟风,拥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向

是取决于事情最后发展的关键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所以智慧到底是什么?

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

智慧是来源于本质,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蔡澜在《开讲啦》演讲中

讲了他旅行时的一个小故事

他说:“我在西班牙的时候去看外景

有一个老头在那边钓鱼

西班牙那个岛叫伊比沙岛

退休的嬉皮士在那边住的

这个老嬉皮在那边钓鱼

我一看前面那些鱼很小了

我一转过头来,那边的鱼大的不得了

我说:“老头,那边鱼大,为什么在这边钓?”

他看着我说:“先生,我钓的是早餐。”

可见智慧有时候也可以是

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说起前史上最有名最有智慧的和尚

恐怕除了唐玄奘以外,就是鉴真和尚了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

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日日上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

住持便推开他的房门

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

住持叫醒鉴真问:

”你今天不外出化缘

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

“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

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双

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点鞋子了?”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

叫鉴真随他到寺前的路上走走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

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他的肩说:“你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如果是的话,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

“昨天这路又平坦又硬,上哪去找自己的脚印?”

住持捻须一笑:“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

你看看还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恍然大悟,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这又让我想起

当时唐僧西天取经的艰难之路

这条路线据现在测量的话大约是一万多公里

唐僧不比商贾驼队,有骆驼也有同伴照应

他仅凭借自己的双脚硬是走完了这段崎岖的路程

可以想见一个孤单瘦弱的背影

在各种艰难的地形中默默一点点的向前走...

而云南、西藏在唐朝时期

大部分地区仍属于未开化状态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遇上道路险阻的雪地

或是满是石子的山路都是稀疏平常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唐僧还是鉴真

他们的那份执着确实值得歌颂

但走到了今天,我们现代人用现代的科技技术

解放自己的双脚,不用徒步踏遍泥泞之路

何尝不是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