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夏季這些水果到底該怎麼吃才健康?

最近有一條消息刷爆朋友圈,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有媽媽轉發,消息的大致內容是:廣州有個病例,一個7歲小朋友空腹吃太多荔枝後出現了昏迷,被送到了醫院最後搶救及時,順利脫險。

然後文章說:

空腹吃荔枝就會導致孩子死亡。

吃荔枝容易得荔枝病。

老人小孩荔枝每天不超過5顆。

於是媽媽們方了。

最近隔三差五,宛爸的私信裡就會接到我們的學員媽媽來問“荔枝病”、“空腹吃荔枝”的事。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荔枝病確實存在,但不是說空腹吃荔枝就會死。

而且媽媽們讀到的是一條舊聞,每年此時都要被拿出來刷一次存在感,至於後邊文章的解讀部分,一點都不嚴謹。

媽媽們一定要謹記三個點:個體差異、大量、得不到及時救治!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什麼是荔枝病?

荔枝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比果糖先進入血液,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

當葡萄糖用完了,進來的是果糖,而果糖不能被胰島素直接利用,需要轉化成糖原,這需要一定時間,可胰島素等不了那麼久,怎麼辦呢?

只能開始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這就造成血糖迅速下降。

同時在荔枝有含有兩種毒素,hypoglycin A 和MCPG,這兩種毒素在未成熟的荔枝中含量很高,而在成熟的荔枝中含量比較低。

這種毒素會破壞機體的一些脫氫酶,干擾脂肪氧化和糖異生途徑,導致機體葡萄糖生成不足,導致急性低血糖和爆發性腦病。

所以,不要給孩子吃未成熟的荔枝;

不要空腹吃荔枝;

血糖和尿糖高的人不適合吃荔枝;

不要大量吃荔枝,那麼這個量該如何控制呢?

前幾天宛爸在朋友圈發了一則小貼士,提醒媽媽們,荔枝不能給孩子吃多,否則會拉肚子,噗噗地拉。

於是不少媽媽留言,認為這是因為荔枝是“熱性水果”導致的上火。

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

食用荔枝過多導致腹瀉,是因為荔枝的含糖量太高了。

鮮荔枝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會出現胃痛胃脹,而且空腹食用過量會因體內突然加入過量高糖分,輕者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皮膚溼冷等症狀,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四肢癱瘓、心律不齊、血壓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這與荔枝是熱性水果還是涼性水果沒關係。

那麼孩子一天吃幾個荔枝為適宜呢?

我們選取正常大小的荔枝來說:

3歲以下的寶寶每天1-3顆荔枝適宜;

3歲以上的寶寶每天3-5顆荔枝適宜;

於是有的媽媽拿出了跟蘋果差不多大的荔枝……

槓精您好,我只好默默的走開……

開個玩笑,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如果一天真的吃上300顆荔枝,不撐死,也得腹瀉拉脫水暈倒了……

說完了荔枝病,媽媽們懸著的心稍稍能落地了,可是卻又有了新的煩惱。

宛爸工作室的小夥伴維尼媽媽這幾天就煩得要命,維尼小朋友在幼兒園吃了些西瓜之後上吐下瀉,吐到孩子自己都崩潰大哭:我到底啥時候能不吐了啊?

夏季正是各種水果大量上市的時節,可是有些水果對於孩子來說,真的不是想吃就吃,隨心所欲地吃的。

那麼,還有哪些水果給孩子食用的時候要多加註意呢?

夏季這些水果到底該怎麼吃才健康?

西 瓜

其實西瓜大部分是7月份開始上市,剛好這個時間段對應的是中國傳統的“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這個時節吃西瓜,可以起到祛熱避暑,瀉火平燥的功效。

但是隨著種植技術和貨運體系發達以及調庫保鮮技術完善,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了西瓜,這樣西瓜就變成了常見的一種水果。

讓人本在入伏天吃的西瓜,現在開始毫無顧忌的食用。

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所以吃完西瓜以後尿多,尿頻的現象及其明顯。

同時因為追求西瓜的爽口和刺激,也習慣把西瓜“涼上加涼”。

本身西瓜的食性就涼,還要經過冰鎮的環節,那麼對於脾胃虛弱的寶寶和成人,對消化系統是很大的負擔,從而引起胃痙攣後的嘔吐,食用後的腹瀉,就像前文中維尼小朋友中招了一樣。

媽媽們不要認為這是個案,吃西瓜導致腹瀉嘔吐的案例諮詢,宛爸工作室天天有!

前幾天維尼媽媽也收到了類似的諮詢,好友焦急地發信息過來說孩子吐得一塌糊塗,發現嘔吐物裡有紅色的東西,朋友以為是西紅柿,一問才知道在幼兒園吃了西瓜導致不適。

夏季這些水果到底該怎麼吃才健康?

櫻 桃

注意這裡說的櫻桃是指被稱作車釐子的大櫻桃,不是小小的針葉櫻桃。

針葉櫻桃由於果肉和果核難以分離,所以不建議口唇力量還不夠好的寶寶食用。

和荔枝差不多,應當控制孩子的櫻桃食量。

櫻桃除了含有豐富的糖分之外,櫻桃皮也是容易出現消化問題的根源。

櫻桃除了果核不進行食用之外,可食部分以櫻桃肉為主,櫻桃皮為輔。

那麼這有什麼問題嗎?

從櫻桃皮的膳食纖維結構來說和番茄皮很像,對於寶寶和成人來說咀嚼上不可能很細膩,又因為櫻桃相對較小,吃起來會很快,咀嚼越差,進入胃的消化負擔就會越重。

建議櫻桃食用量:

3歲以下的寶寶每天5-10顆櫻桃以內適宜;

3歲以上的寶寶每天10-20顆櫻桃以內適宜。

寫這段的時候,宛爸的胃腸還隱隱作痛,彷彿有一種酸爽從小腸一路遊走直大腸,要噴薄而出……

就是因為前幾天宛爸買了30元大櫻桃,想著這個夏天都沒吃到,於是自己抱著櫻桃吃到痛快,結果一連腹瀉了好幾天……

看來不能吃獨食兒啊!

菠 蘿

有的寶寶吃菠蘿會過敏。

菠蘿中含有豐富的菠蘿蛋白酶是過敏反應的主因。

菠蘿中含一種苷類,食菠蘿後可刺激口腔粘膜,致發癢、發麻。

菠蘿蛋白酶作為異體蛋白質,可致劇烈腹痛、嘔吐、腹瀉、皮膚瘙癢、荀麻疹、呼吸困難、脈細弱、紫紺、血壓下降等。

有特異體質者應避免與過敏原接觸以預防發病。

並不是說,菠蘿就不能吃了,還是有有效的辦法可以避免的:

食用菠蘿前用鹽水浸泡5-10分鐘可破壞菠蘿蛋白酶。或者菠蘿加熱後食用,例如製作罐頭、披薩等,菠蘿蛋白酶亦可遭破壞。

芒 果

除了菠蘿,芒果也是易導致過敏的水果。

由於芒果中含有的果酸、氨基酸、各種蛋白質等刺激性物質比較多,在吃芒果時又很容易將芒果汁沾到嘴、臉頰等部位,刺激面部皮膚,造成面部紅腫、發炎,嚴重者會出現眼部紅腫、疼痛現象。

對於芒果,寶寶也要食用謹慎。

吃芒果時,最好將果肉切成小塊,直接送入口中。吃完芒果後,應漱口、洗臉,以避免果汁殘留。

芒果過敏大部分是皮膚過敏反應為主,但也不排除個別的體質差異,芒果過敏為胃腸反應。

其他注意

同時,朋友圈裡還瘋傳另一條消息,不良商家竟然給荔枝泡藥水,懷疑是甲醛。

泡了藥水是真的,但不是甲醛,而是保鮮劑。這也是因為荔枝太愛壞了,一旦採摘下來,很容易散發水分,果皮和梗都會變得乾巴巴的。

其實不光是荔枝,其他水果在運輸的過程中都需要添加保鮮劑或者防腐劑,這也是為什麼宛爸曾經發文《吃山竹、香蕉都要洗?看完這篇彷彿以前吃的都是假水果!》(點擊查看),提醒媽媽們,不管是不是需要剝皮的水果,都一定要洗過再吃的原因。

好了,水果咱們梳理完,媽媽們取適量(當然不至於拿天平量杯稱分量),分次數,在飯後或間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好好享受夏季的大自然的饋贈吧!

不寫了,酸爽又來了,我再去上個廁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