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一)玉觽【xi】

為角形玉器,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玉觿產生於新時期時代,商代開始流行,其後歷經西周、春秋戰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後消失。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玉觿除用於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繫繩結的工具。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二)玉韘【she】

韘是射手在發箭時用以控弦的兵器,套在拇指上,清代叫玉扳指,東周時期也稱作玉玦。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韘形佩俗稱“雞心佩”。兩漢時期,韘形佩取代了戰國流行的組佩成為佩飾玉的主要形式。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三)玉帶鉤

帶鉤是由鉤首、鉤頸、鉤體、鉤面、鉤尾、鉤柱、鉤紐等組成。 最早的玉帶鉤發現於良渚文化遺址中,戰國至秦漢是帶鉤最流行的時期,隋唐至宋代,帶鉤不再使用,元代又開始流行,直至明清 。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新石器時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帶鉤根據其造型特徵,可分為:長方體玉帶鉤、四稜體玉帶鉤、鏟形玉帶鉤、寬體玉帶鉤、禽形玉帶鉤和多節玉帶鉤等。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三)玉帶板

玉帶是鑲玉片的革帶,由成套玉帶銙(帶板)、玉鉈尾(獺尾)裝飾於革帶上組成。鑲在帶兩端的圓角矩形帶板叫“鉈(獺)尾”,中間的方形或長方形帶板叫“銙”。服飾上用玉帶,始於唐代。程大昌《演繁露》:“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又:“本朝親王皆服玉帶。”宋代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明代只有親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帶,清代只有特賜及一品用玉帶。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二)

感謝您的閱讀,後續玉翡齋會為您會講到玉器裝飾類的玉具劍,司南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