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面对沉迷于手机的孩子,我们该怎么教育?

不焦虑要努力


手机会偷走我们和孩子的灵魂。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副作用我们是不言而喻,养成一个习惯需要时间,同样的改变一个沉迷的习惯更需要时间,在面对沉迷于手机的手机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教育之前。

让我们先看看手机都孩子的影响和危害:



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孩子眼睛目前还没有成长完全,视网膜没有成熟,经常玩手机的孩子眼睛容易近视、干眼症、结膜炎、视觉疲劳等不良的影响。

如果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不可逆的黄斑病。

手机辐射、颈椎、骨头等身体的影响

有专家表示,手机辐射将导致人体各种健康问题,甚至是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是辐射来源的重要一物。

孩子玩手机一直保持不活动,身体容易僵化,颈椎等容易疲劳疼痛,甚至会引起病变。

孩子玩手机时两个大拇指在控制手机屏幕,长时间的话会产生手指拇指综合症,指头有向内弯曲症状产生,手指骨骼开始松动,产生麻木,疼痛,酸痛等不良反应症状。

浪费了孩子0-6岁的黄金生长周期

0-6岁是孩子生长的黄金周期,这一段时间,孩子的智力会得到飞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创造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不是限制和扼杀孩子的智力。



对手机的依赖和上瘾

沉迷玩手机的孩子容易对手机依赖和上瘾,对手机的依赖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手机上瘾的孩子如果见不到手机情绪会焦虑、烦躁、情绪也容易失控、做事冲动易怒。

限制孩子思维、想象力、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

智能手机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会损害孩子的思维、想象力、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另外,有研究显示,使用拥有互动屏幕的电子设备还会阻碍孩子数学和科学能力的发展。

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痴迷玩手机长时间会导致孤独、抑郁、封闭等不良心理或行为。玩手机成瘾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了手机上,消耗了大量的玩耍、锻炼、休息时间,造成了严重分心。

对于沉迷于手机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教育:



1.父母的以身作则

不但孩子沉迷手机,我们大人更是离不开手机,时刻要去看看手机,浏览网页、刷朋友圈、微博、回复信息……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什么,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和孩子在一起不看手机或者尽量不看手机。

2.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一开始彻底让孩子不看不玩手机,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可以给孩子立规矩限制孩子看手机的时间,规矩立好以后,父母需要温和坚定的执行,不能被孩子的反抗、 哭闹半途而废。

3.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如果孩子无聊无所事事的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这时候如果父母做不到,孩子就会玩手机自娱自乐,这时候父母可能会很高兴,孩子终于不在“纠缠”自己,自己终于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长期这样后果很严重,所以父母高质量陪伴孩子,身心俱在,一起游戏、读绘本、做手工、画画、户外活动……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

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让孩子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中来享受到兴趣爱好带给自己的喜悦、满足、成就感。

5.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告诉孩子手机的危害

父母避免唠唠叨叨、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告诉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或者强制指责孩子,这些做法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读绘本等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


丁妈亲子时光


答:孩子恋上网络游戏,这种情况,要多与孩子沟通,多接触外界环境,多与学校和孩子熟悉的同学家长互相沟通。另外,家长还可以下载格雷盒子软件,设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间,通过软件智能操控电脑,只有遏制住孩子上网的时间,才能慢慢拔除孩子迷恋网游的行为。


张姄


孩子玩手机上瘾,育儿中令家长头痛的问题。我曾经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为此听过不少课,看了不少书,在生活中去实践,一次次尝试,终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其它更加健康的方式。

先来探究一下孩子的心理:

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

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形态,我沉迷手机吗?我沉迷的是什么?

孩子沉迷的是什么?

孩子基本上沉迷的都是手机游戏,看看游戏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孩子:

1.及时激励机制:

孩子在游戏中,无论结果如何,都会获得鼓励,闯关成功可以晋级,闯关失败,也会获得激励;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没有压力。

2.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游戏的设计,每一关都会增加难度,难度的梯度并不会太高,孩子努努力就可能会成功闯关。孩子在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3.有趣:

游戏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首先是有趣的,孩子感觉好玩,有趣,再加上激励,孩子在玩中感受到存在感与自我价值。

孩子玩游戏时所追求的点是有差异的,心理的需求是不同的:是认同感、成就感还是存在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缺少父母陪伴、经常受到父母指责与训斥、社交能力较弱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手机。

根据孩子沉迷手机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责,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做好榜样,一个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孩子很难不沉迷于手机。

另外可以同孩子一起来设立游戏规则:什么时候玩?玩多久?违规后怎么办?监督机制是什么?这个规则是与孩子讨论后设定的,孩子是认同的,而非家长的一言堂。

我们家的游戏规则是每周五、周六、周日可以玩游戏,游戏时间是20分钟,玩游戏前要用时钟计时;违规就会损失一次游戏机会;

一、针对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

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看纪录片,一起看电影。

要有特定的亲子交流时间,可以在孩子晚上睡前,也可以在饭后。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聊聊孩子学校的事,聊聊电影,在交流中增加亲子关系。

二、针对社交能力较弱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内向,不喜欢交友,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可以创造一些孩子更感兴趣的娱乐方式来替代游戏,比如乐高、拼图、桌游。

三、针对常常受到指责的孩子:

父母首先要检视一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父母首先改变自己,多鼓励孩子,少指责。常常受到指责的孩子,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很难自我认同。在家里得不到认同,就会尝试在外面去寻找认同感与价值感。游戏带给孩子的认同感是令孩子上瘾的核心因素。

一些家长视手机游戏为洪水猛兽,严格禁止孩子玩,其实也是不可取的,重要的还是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让孩子在多元而健康的娱乐方式中满足心理的需求,是让孩子与手机保持距离的最佳方式。


心父母讲师颜彬


我儿子,只要有游戏,可以一天不吃不喝。开始的时候非常揪心,每天跟孩子抢手机,斗智斗勇的,可是还是没用。后来朋友推荐了格雷盒子APP,能够管控孩子的上网时间,还能管控游戏软件,运用这个我制定了规则不吃饭就不能玩,到时间就得睡觉,现在孩子不再那么长时间沉迷游戏了,作为家长我也不再让孩子随心所欲,牵着鼻子走了。


何167774144


我有个亲戚,孩子原来成绩一直非常好,就是因为一年前成绩好奖了一台手机,结果麻烦了。成绩直线下降,从原来班级数一数二,直接降到了中游。亲戚急了,开始定规矩,但是已经晚了,王者荣耀的威力太大,眼看着孩子马上要高三了,简直快急疯了。

原来我们以为,生活好了,孩子也就好了。后来发现,生活好了,孩子就坏了,因为有了手机。

那么,我们作为现在这个世界的家长,到底应该怎么来教育孩子呢?

一是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现在你不倍,以后你想陪都陪不了。就像你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父母的爱,你的孩子也一样,想要的是你的温暖的经历和感受。想想现在热映的《哪吒》,最想的是什么你就明白了,具体可以参看我前几天的写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

二是以身作则,自己少用或者不用。当然这是指到家的时候,武亦姝的爸爸应该我们每个家长的榜样。

三是转移孩子注意力,用其他有趣儿的事情吸引你的孩子。最好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发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小游戏,或者直接到外面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世界对了,你的孩子就对了。

相信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三点,就很可能让孩子离开手机。当然,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你的耐心和你的爱。祝福你!欢迎关注大学习说,和你一起成长!


大学习说


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很多大人都束手无策。

我家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总问我和他老爸要手机,因为我们总做坏榜样。后来,我与他老爸只能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不玩电脑。同时,在家里准备了他喜欢的书,喜欢的玩具,喜欢的折纸,而且也抽出蛮多时间陪孩子一起出去走一走,逛一逛。

经过半年的时间,孩子终于没有那么迷恋手机。

不想让孩子迷恋,只能家里人同时少接触,并且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暖心秋妈


这个问题遇见了很多次,也回答了好几次。说明这是很多父母都遇到的问题或困扰。我也是一个男孩的妈妈,我儿子也玩手机,他喜欢在手机上玩宝宝巴士小游戏,也喜欢我的世界。但他没有沉迷。反而让我觉得这些小游戏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大家都之都孩子的自控力是比较差的,遇到喜欢的事情很容易上瘾。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约束。我儿子喜欢玩游戏,但没有沉迷,表现的还挺自觉。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在这几个方面的引导:


从儿子三岁上幼儿园开始,关于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娱乐时间我们之间就有规则,虽然没有明文写出来,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平时没有,周五晚上周末可以玩。各2两小时,至于是看电视还是玩游戏,什么时候玩,一次玩20分钟或者是30分钟,由他自己决定。而且我们还可以帮忙推荐好看的电视,下载好玩的游戏,甚至陪着他一起看,一起玩。当然,刚开始时他不乐意,之前爷爷奶奶带,看电视很自由,没人管。一下子有了约束,自然不高兴。武器就是哭闹。我就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包括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做,不会因为他的哭闹就改变主意。经过一两次他就明白了。也就不哭了。而且觉得和我们一起看电视,玩游戏挺好,我们推荐的他也很喜欢。慢慢的规则对他来说根本没说明影响,自然而言的就变成习惯了。


我和老公自己平时也很少看电视玩手机。我平时下班除了带娃有时间就会去看看书,我老公之前比较喜欢玩手机游戏而且时很喜欢,自己带孩子以后,我就跟他沟通,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玩,实在想玩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玩。他也尽量这样去做了。孩子很少看见我们玩手机,他自己也就不会想着这件事儿。家长管好自己的手机,管好自己,也就大大降低了孩子沉迷的风险。


和孩子一起做其它有意义的事儿,当有趣的事情很多时,孩子也不会想着手机。有时候孩子沉迷手机往往是因为没有发现其它乐趣。比如说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户外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让孩子吃补药沉迷手机沉迷电视,最主要的在于家庭在于父母。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适当的加以约束,游戏也会变的有益。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手机,不仅局限于通讯设备,更多的是“游戏机”的代名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孩子玩手机应该有时有晌,能影响学习和休息就好!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几名!英语考试每次都是100分。每天都要用我的手机在英语班群里读英语课文,或者回答问题,很不方便。于是我就给他买了一部新手机。周一到周五这几天读完英语写完作业就把手机放在我规定的抽屉里!周六周日才可以完可以玩会游戏,每次两个小时!孩子每次都按时结束游戏把手机放好!

对于孩子来说,手机是学习工具,更多时候是游戏机。只要我们家长帮助孩子掌握好玩游戏的时间就好!


幸运小红狗


这个问题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很风靡的全国的大问题: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该怎么办?那时候学校、家庭、社会,都热衷讨论研究这个严重问题。


学校的校长、班主任、老师,对当地的网吧严查,学校的保安对学校的围墙热衷,班主任则开班会,办讨论话题引发学生激烈探讨。

家长们则严厉的禁止孩子们上网,导致小编我有事得去网吧填高考志愿的时候都胆战心惊,忽然想到我都已经高中毕业了。汗颜!

社会上则为了学生防止沉迷网络,严查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开办感恩教育等!小编初中的时候还听过那个彭城的演说,后来得知他被逮进班房了,原因似乎是诈骗,汗颜!

事实结果是整个社会都夸大了这个问题,社会并没有因这个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说就是一滴水珠掉进了大海,啥事没有。小编上篇文章里写到四位同学沉迷游戏的,11年来仅仅出现这四位。


所以说现在这个新现象: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该怎么办?其实完全不必惊慌,要学大禹治水而非鲧(gun第三声)封堵!手机并不是洪水猛兽,每天和孩子商量好时间计划,定好惩罚与奖赏,这点我觉得有必要从小开始培养。给他们定时玩玩手机就行,不能完全禁止他们玩手机,还有就是要好好沟通。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了,欢迎大家给予意见或建议。


独自在慢跑


目前的孩子没有一个不会玩游戏的,的确很让家长们头疼。游戏里面的剧情、任务、任务以及技能的确是很炫酷,孩子可以在里面得到满足以及产生虚荣心,导致上瘾、沉迷。

比如说我的堂妹堂弟,现在读二年级和大班,回到老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来问我电脑的密码和给手机他们打游戏。

我询问他们会玩吗,他们说会,因为在学校看同学玩过以及是从电视上看到的这个游戏,好好玩。

因为我的性格是比较严肃的,所以我没有给他们玩,而是让他们看电视去了。不希望从小不好好学习,沉迷游戏。

其次孩子沉迷游戏多数是缺乏安全感以及家长们的陪伴,随着生活的压力以及物价的上涨,家长们多数在外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孩子放学后回到家空荡荡的,难免会沉迷网友无法自拔。而游戏恰好迎合了他们心理上的需要,杀伤力要多大有多大。因此适当玩会游戏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必要的,但可怕的是沉迷,是网瘾,是除了游戏一切都不在乎的冷漠;关键很多父母还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孩子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1、周末给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比如周末带他去附近的公园游玩,逛商场购买其喜欢的玩具,长假去旅游,就算是平时也可以在晚上他写完作业之后,鼓励他跟小朋友一起去运动,这些健康快乐的活动会把孩子的空闲时间填满。

2、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给孩子培养一种他真正感兴趣的爱好,如读书、画画、搞小发明等等,一旦有这么一个爱好,在空闲的时间里,孩子就会去做这件令他感兴趣的事情。

3、转移注意力:

尽量找一个事情占用他的所有精力,比如报个封闭式培训班,让他长时间不接触手机、游戏。

4、放假或下班多和孩子沟通

有部分孩子沉迷游戏完全是因为逃避现实,作为家长若没有观察留意就验证了。比如学习跟不上?被同学欺负了?孩子都抗挫折以及自信心能力一般都比较差,这就需要家长平常多观察了留心了,然后和孩子一起沟通,找到方法开导孩子。

记得多陪伴孩子、我们也是一路上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不要因为孩子沉迷游戏对其大打出手,这样反而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