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近来,重庆江津区展开了一场全城搜索,征集一些特别的人,这些人身上带有两大特点。第一,幸福的奋斗者;第二,留在江津的他乡人。很快,一个名字再现人们视野——郭润民。人们的推荐理由就四个字:医者仁心。

显然,郭润民是名医生,他和江津有什么不解之缘呢?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专程从贵州习水来的一家人点名找郭医生看病

210国道上的隐形车站

郭润民是江津广兴镇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他所在的医院在210国道上,在江津与綦江交界处,远离江津城中心。

记者从江津区政府得知,去年,该区组织民意调查暗访,郭润民所在医院患者满意度位列全区第三、民营第一。据说,除了江津人信任他,不少綦江、贵州等地的病友放着家门口医院不去,专程赶去找他,最近一年来,他还要给广州、深圳的病人在线开药方。

22日下午,见到郭润民之前,听闻一件有意思的事。几个老病友坐在一块摆龙门阵,提起医院门口的隐形车站。那儿既没站牌,也没站台,却打从80年代开始,在人们心里设了站。

70岁的蔡长玉是附近的居民,从外地嫁到广兴镇后,大小病都在郭润民这看。用她的话形容,郭润民到哪开诊所,诊所门口就设有“郭医生站”。至今,但凡从江津至綦江往返的大巴车上,乘客一说“到郭医生那里”,路经此地的大中巴车准会默认卸客。即便驾驶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这站名仍不忘于人心。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安贞医院从几十个平方米的小诊所发展而来

即便跨省也愿找郭医生看病

在安贞医院门诊楼初见郭润民,个子不高,话不多,见人浅笑。62岁的他,耳朵不好使了,跟他说话得提高嗓门。

采访时,郭润民的手机响了,贵州来的病人已经到门诊,他立即起身说先下去看看。49岁的余家书,是从贵州习水坐摩托再转大巴来找的他。

“郭医生,我这右小腿痛了好一阵啰,在家那边诊所打了针灸擦了药不见好。”余家书掏出了片子,递给郭润民。郭润民一看,典型骨质疏松症状,就开了40几块钱的药,让她回去吃。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正在给专程从贵州习水来的患者检查

余家书在当地看病可以走医保报销,大老远跑来郭医生这里看病,医保卡用不上只能自掏腰包,但是她却愿意。“人生病的时候,谁不想遇到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就信他。”余家书嘴里嘀咕着,郭润民这老医生靠谱。余家书一家人大病小病都喜欢来找郭医生。

不少诸如余家书一样的家庭,把健康,托给了郭润民。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检查病人的片子

医治病人20多年分文不收

郭润民曾有一位让他揪心的病人,名叫吴秀启,两年前去世,生命止步于71岁。郭润民为其免费医治时间长达20多年,分文不收。提起这位病人,郭润民很感伤,他说,医生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为何如此照顾?他说,“我不放心。”

吴秀启生前是一位单身老汉,镇上出了名的困难户、五保户,从严重支气管炎发展至严重肺气肿,无亲无故。郭润民承担起这份职责,尤其在吴秀启重病时期,他无偿为这位病人腾出床位,食宿全包,并时时悉心看护。

吴秀启生前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低保,平时种点蔬菜瓜果。时常会送些果蔬给郭润民表示感谢。郭润民不收,吴秀启说了这么一句话,令郭润民感动至今。“我把命都给你了,这些小东西就收下嘛。”

90年代末,医院扩建,工地上堆满建筑材料。吴秀启每到深夜,便打个手电筒,默默来工地当守门人,通宵守物料、守场地。没有人要求他,他自己自愿来帮忙。

吴秀启生前最后时刻,曾情绪低落,担心离世后得不到妥善安置,郭润民对他说:“老哥,你放心,我一定厚葬你。”广兴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张艺告诉记者,吴秀启去世后,郭润民真的兑现了承诺,定制了一副实木棺材,负责安葬了吴秀启。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和同事一起给吴秀启送去慰问品(照片为郭润民摄)

滴水之恩,泉涌相报

“病人家庭太困难,没钱医,我也会尽心尽力给他医。”郭润民这个从医信条,不知带给多少人重生的希望。为什么要这样做?在郭润民心里除了医者仁心,他对这方水土心怀感恩。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十分融洽

郭润民的老家在四川,1976年参军来到广兴镇,在部队卫生所工作。5年的历练、进修,让他练就了一身治病救人的好本事。不仅给当地村民治病,他还响应部队号召给当地的乡村医生做培训。

从部队出来后,郭润民留在广兴镇,搭了草棚开起砖厂。但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夏天的一场暴雨,厂房被冲垮,砖坯、设备全部都被冲坏了,辛苦攒下的一点家产全没了,一家四口连吃住都无法解决。

“两个孩子不到5岁,跟他们两口子住在草棚里,很艰苦的。但是郭医生人好,大家身体不舒服喜欢找他看,请他开处方,然后自己去药房买药,那时候他开处方都不收钱的。”蔡长玉除了是郭润民的病人,还是多年的邻居,在他眼里郭润民对富人穷人都是一样的态度、平易近人很好相处。“后来大家看他艰难,就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家轮流吃住几天。” 蔡长玉说。

在郭润民最落魄的时候,有人专门送来雨棚帮他挡雨;有人经常送来大米、蔬菜,甚至有人搬家后,把自家闲置的土墙房免费提供给他住。每一个恩情,郭润民逐一铭记在心。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行医之初,用村民借给他的房子开的小诊所。

下一个目标是让乡亲有个心安处

自那后,郭润民重操旧业,开起了“润民诊所”做了一名乡村医生。村民们之所以这么热情地帮助他,跟他平时常常给村民们免费看病拿药分不开。

他在开砖厂的时候,就有很多村民前来寻医问药,他便在砖厂备了些平时用的药,以便不时之需。

那时单身汉张科德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张科德的母亲患有哮喘。一天傍晚,张科德带着呼吸困难、神色极其痛苦的母亲来到砖厂找郭润民救助,郭润民查看了病情后,骑着自行车就到最近的乡村医生那里拿来了张科德母亲需要的药,及时缓解了她的痛苦。从这之后,张科德和他的母亲就与郭润民结下了不解缘。

张科德终身未娶,意外拾得一个有病的弃婴,他急急忙忙抱去给郭医生看能不能救活。郭润民救活了这个弃婴,张科德的生活从此也有了指望。渐渐地养女也长大成人,张科德去世后,他90多岁的老母亲跟着养孙女一起生活,时不时要回到郭医生这里看病。

最近一次是几个月前,张科德的老母亲来找郭润民希望能长久住在他这里,也因此,郭润民有了下一个目标,努力让乡亲父老有一个心安的医养结合疗养院。“现在生活没有以前艰难了,对于农村的留守老人来说,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养老。张科德90多岁的老母亲,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让这些老人有个心安处。” 郭润民说。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给病人开处方

他的选择,就是儿女们的选择

其实早在2003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乡村医生评优表彰中,郭润民获得了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30多年来,郭润民在医学这条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也都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郭润民的女儿郭玲说,从记事起就时常跟父亲上门诊疗,小时候在学校,听到别人说她是“郭医生的女儿”时,总是会有一种自豪感。父亲言传身教,让郭玲觉得,做医生,治病救人,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

“高考得志愿表都是爸爸填的,从本科、专科、大专每一个志愿他都给我们填报的是医学院。”郭润民的儿子女儿说,对于父亲的希望,他们其实也是欣然接受的,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于这个职业有很深的敬畏之情。如今,郭润民一家不仅儿子女儿是医生,媳妇女婿也都是医生。

回望30年行医路,郭润民始终在探索,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医者仁心未变,郭润民朴实地实践着: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

重庆江津有个“隐形车站”:走,到“郭医生”那里

郭医生一儿一女也都在行医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 吴娟 实习生 李新颖 文 记者 钱波 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