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首例!大學生列車上遭遇二手菸起訴鐵路局,法院宣判了!

首例!大學生列車上遭遇二手菸起訴鐵路局,法院宣判了!

去年引起關注的

“國內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

昨天(6月25日)下午

一審宣判了

↓↓↓

法院認為哈爾濱鐵路局在列車上設置吸菸區的行為違法,判決哈爾濱鐵路局30天內在K1301次列車上取消吸菸區拆除煙具。

而整個訴訟過程並不是那麼輕鬆

去年6月9日,剛剛考入大學的小李乘坐K1301次列車(北京站至天津站),在車廂內聞到了刺鼻菸味。雖然乘客是在抽菸區吸菸,但整個車廂都是煙味。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列車吸菸區

小李向鐵路運輸主管部門、衛生部門投訴,但未收到滿意的答覆,甚至被來回“踢皮球”。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隨後小李將列車運營方哈爾濱市鐵路局告上法庭。

去年12月,該案一審開庭。在當時的庭審中,哈爾濱鐵路局稱,鐵路公司不構成違約,也不承擔違約責任。根據車票,被告已經將原告按時送達目的地,既沒有造成身體不適的後果,也沒有原告的住院證明,說明被告已經履行了相關的義務,而且被告設置吸菸區並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設置吸菸區符合國情,符合實際。

而在昨天宣判中,法院認為,設置吸菸區必然導致車內環境質量降低,儘管設置在通風處,但煙依然會飄散到列車其他地方。此外,列車是全車禁菸,設置吸菸區的行為違法。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哈爾濱鐵路局2014年12月3日規定的《鐵路旅客安全乘車須知》第5條中卻明確規定:“禁止在列車各部位吸菸”。

法院對小李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判決哈爾濱鐵路局在火車上取消吸菸區拆除煙具,但考慮到拆除的成本和可能對列車的影響,法院建議哈爾濱鐵路局對煙具和吸菸區等進行遮擋。

新聞多看點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1

二手菸危害大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資料圖,圖文無關

二手菸有著刺鼻的氣味,這是其中含有的吡啶所產生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同樣含有菸草燃燒所產生的各類有害物質。和直接吸菸一樣,二手菸也可導致包括肺癌、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嚴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 。孕婦暴露於二手煙霧除了會影響自身健康外,還會增加死胎、先天畸形兒以及低出生體重兒等風險。

在封閉且通風欠佳的場所(例如餐廳包廂),那就真是一人吸菸多人遭殃。紐約市政府官方網站指出,二手菸是室內PM2.5的重要來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每年非吸菸者因接觸菸草煙霧而死亡的人數超過60萬,其中兒童就佔到約三分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菸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ITC項目)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發佈《中國無煙政策——效果評估及政策建議》報告。報告指出,菸草使用給中國公共衛生帶來了巨大危害。每年超過1百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超過10萬人死於二手菸暴露。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世界衛生禁菸組織專家 蘇沛

2

公眾認知不足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拒絕二手菸手勢

儘管誰都會說“吸菸有害健康”,但我國男性吸菸率依舊居高不下,女性吸菸率也正逐年上升。而民眾對二手菸有害的知曉程度也不容樂觀,很多人依舊持有“只要我自己不吸菸,就能夠遠離菸草危害”的錯誤觀點。調查顯示,我國僅有一半的被調查者知道二手菸能夠對肺部健康造成損害;僅有不到三成的人群瞭解二手菸可引起成人心臟病。二手菸危害知曉率在教育程度比較低的人群中尤其低,例如小學及以下程度者對二手菸可引起成人心臟病、肺癌、兒童肺部疾病的知曉率僅為12.5%。

包括我國在內,全世界40%以上人口所生活的國家沒有阻止使用誤導性和欺騙性包裝用語—— “薄荷型”、“清淡型”或是“低焦油” 。實際上,以上這些沒有一個意味著健康風險有任何的減少。而正是這些誤導性用語,反而成功欺騙了不少“知識分子”。調查發現,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民眾有接近一半認為“低焦油”菸草危害更小,而醫務人員中錯誤認識的比例也高於50%!

繼續往下看!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家庭二手菸暴露的重災區。調查中發現,出現吸菸現象比例最高的是餐廳,接近90%。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在婚慶、宴席等場合,很少能夠不見菸草蹤影的。一些公共場所緊隨其後,情況也很糟糕。

在餐廳享受美食,在車站等車,或在風景名勝流連,是否經常遭遇二手菸?當你聞到那刺鼻的氣味時,是會轉過臉去默默忍受,是露出一副厭惡的表情以希望引起吸菸者的“慚愧”,還是果斷上前制止?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你會怎麼辦?)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不要吸菸啦)

首例!大学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法院宣判了!

來源/綜合北京青年報 南方都市報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你投訴 我曝光

消費遭遇煩心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來潛個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