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生孩子還會發生危險

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生孩子還會發生危險

小編我大學的專業是戲劇影視文學,在讀書期間養成的習慣:每次有電影上映,不管自己是不是有興趣都會買上一張電影票去看。看完之後或者吐槽電影的不足,或者讚美某個鏡頭、某些場景,最後再說一遍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部電影。這或者是每一個電影學習者的一個特殊癖好,再好的電影都會找出瑕疵,來供自己宣洩情緒。但對於《生門》這部紀錄片來說,在看完之後,我說不出任何一句吐槽它的話,只感覺自己的嗓子裡被塞進了一團白棉花,發不出聲。

對於每一位母親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見自己的孩子平安出生。看見孩子的睡臉,流出幸福的眼淚。

媽媽陳小鳳一位農村婦女,重度高危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盤、雙胎、重症糖尿病,每天都存在大出血的風險,需要時刻準備著動手術。

最關鍵的問題是:家裡沒有錢。

借款?家裡所有的親戚全部都借怕了,甚至把老鄉兒子結婚的彩禮全都拿了過來。

貸款?沒有貸款的資格。

醫保?沒有,沒有,沒有!

讀書的時候每個月月底的時候自己看著空空的錢包,周圍的朋友也沒有辦法資助自己的時候,便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但自己的“走投無路”和陳小鳳一家的“走投無路”相比,就僅僅是小朋友過家家而已。

丈夫坐在病床前跟病友們抱怨著自己的處境,抱怨著醫院的不人道,陳小鳳只是睜著空洞的雙眼看著來來往往的人。

醫生為他們一家著急,催著一家人快點湊錢。在觀眾的眼中會覺得醫生有一些不近人情,但醫院並不是慈善機構。

懷孕28周的李雙雙,妊娠高血壓,孩子已經沒有了胎動,但是還有胎心。鎮上優生科建議他們做引產手術,但孩子已經28周了,七個多月了,在法律上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了。孩子的母親哭著看著醫生,孩子的父親不想冒這個險,想把孩子打掉。經過醫生的勸說,孩子最終被剖了出來,孩子剖出來之後,進入了重症監護室,面臨著孩子可能會先天性殘疾,救與不救,一家人陷入了深思。

夏錦菊,她是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長在上一次剖腹產手術的切口上,胎盤穿過了子宮基層。

孩子剖出來之後,母親開始大出血。子宮面臨著切除的風險。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子宮是何其重要,夏錦菊想要保住自己的子宮。

但,子宮切口沒有辦法縫合,血液止不住。全身的血液被換了兩次,整個人陷入昏迷的狀態。

即使這樣,子宮依舊沒有保住。

……

有人說,窮人生孩子,是一命換一命,拿著女人的命來換孩子的命。

很多人不明白現在醫學那麼發達,為什麼生產會面臨著這麼高的風險。認為導演會有一些誇大其詞。但這一些畫面,只有你真正瞭解這一行之後,才會真正瞭解到這其中的內幕。

開始也僅僅是出於好奇的原因,從事了母嬰這一行,因為工作的原因,開始瞭解、熟知這一行的內容。開始慢慢了解到了一個“恐怖”的詞語:高危妊娠。

很多人會問:“什麼是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通俗一點說就是會引起孕產婦難產,增加懷孕風險因素的妊娠,都稱之為高危妊娠。

很多人會認為懷孕只是在肚子裡懷十個月的孩子,十個月一過,孩子生出來之後就結束了。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危妊娠會引發一屍兩命或者三命的情況發生。但也不要覺得高危就是不治之症,之所以害怕高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對於高危的認知度不高。加強對於高危的認知,放鬆自己的心情,重視高危,但不要悲觀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