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西藏新疆青海出來打工的這麼少,安徽河南四川出來的這麼多?

金生2018


如果家鄉經濟發達,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可以保障,試問誰願意背井離鄉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打拼呢?生活不易。但就新疆西藏青海為什麼沒有那麼多人來內地發達城市打工,首選因為著三個地方都屬於地廣人稀,人口不密集就不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爭搶,而且這幾個地方的人們生活政策和待遇都比內地人好很多。



同時,這幾個地方出來打工,路費可是要一筆不少的費用,尤其是從新疆出來。且這三個地方由於地廣人稀,人們也習慣過自己的生活,不論是畜牧業還是其他。

就以西藏而言,人們要來大城市打工基本上以拉薩為中心。但也會有藏區的人們(包括青海)去成都打工做生意。成都好像有一條街基本上都是藏族人。但在其他城市幾乎不見藏區同胞。 再同藏人的信仰,很多人不願意離開家鄉,只願永遠的留在信仰的故土。

而在安徽河南四川,首選人口密集,經濟落後,生活壓力大,福利待遇也沒有青海西藏新疆那麼好,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去大城市打工。而且安徽河南四川出來的打工者多是從農村出來,上有老下有小,本身是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家並不多。

大城市的發展是他們改變生活的希望,無可奈何只能遠離家鄉。


蘇丹卿


如果在家鄉也能安居樂業,吃得飽穿得暖,日子過得很滋潤,那麼誰願意背井離鄉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打拼呢?還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獲取更好的物質,不得已才離開家鄉,把他鄉當作故鄉。

家鄉有父老鄉親,有熟悉的山水,還有親愛的愛,但是為了今後更好的生活,很多人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打拼。


記得有一年去西藏旅遊,我走進藏民家裡,年輕的藏族婦女告訴我,他們藏族人對大城市沒有什麼好感。他們喜歡留戀家鄉,喜歡雪域高原的自然風光,喜歡藏族的酥油茶。他們有信仰,願意把孩子送進寺廟裡,也會因為孩子以後能在寺廟工作而感到榮幸。


而新疆也一樣,地大物博,工作崗位也很多,所以當地人肯定願意在家鄉工作,不需要跑到大城市裡工作。

記得有個段子說的:

你為什麼不出去工作?

因為我家牛啊。。。。。。羊啊,沒人放。


而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由於城市發展,城市人口,以及人們的消費理念,生活習慣等原因。許多人更願意到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來打拼賺錢,也是希望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城上海,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追逐夢想的人。這座城市擁有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環境,也有不同層次的人來做。所以有時候在外面你 能聽到安徽的口音,河南的口音,四川的口音。

如果說有新疆人,那麼除了在街上賣切糕和葡萄乾之外的新疆人和蘭州拉麵以及新疆餐廳以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工作崗位上有新疆人。而來自西藏工作的人就更少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新疆西藏離沿海城市太遠,來回費用都不便宜。

你覺得呢?


潘昶永


我先說一下,我是新疆人,在上海打工,因為在新疆太安逸了,晝夜相差大,夏天天黑要到10點半左右,不像內地,所以節奏慢,但是那邊輕工業是比較發達的,大型收割機械設備不缺,無人機灌溉也有,只沒有像內地那樣有地鐵有高鐵。

而我來上海的原因不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而是我覺得那邊節奏好慢,感覺人呆久了人都要廢了,所以來上海的,這邊節奏快,喜歡這種感覺,只是出來見見世面而已。


流年似瑾亂了浮生


1、人口問題。四川和河南、安徽人口比較重,資源匱乏,地少物薄,特別是四川,山地比較多,人口分佈密集,導致有限的資源,大家都來搶,必然出現人均收入不高問題。尤其是,像四川等地,在山裡發展農業,不掙錢,農民辛苦一年,還掙不了幾個錢,還不如出去打工。


何況,在四川等地農村或者鄉鎮、甚至是縣城,主要發展農業,工業欠發達,整個經濟欠發達,必然加重農民出去謀生路。

反觀新疆、青海等地,地大物博、人口比較少(平均下來,新疆佔據全六分之一土地只有2000多萬人),所以,不存在人口壓力。

2、資源問題。相對來說,河南、安徽、四川資源匱乏,沒有特別重要的資源。資源的匱乏,必然導致沒有更多開發資源的企業,就沒法多渠道解決農民就業問題。

反觀新疆等地,資源比較豐富,其他地方不說,就說新疆,兩黑一白(石油天然氣、煤炭、棉花),還有其礦產等,新疆的資源非常豐富,就拿新疆的旅遊資源來說,太多,是全國旅遊資源富有區域,這些資源,必然會帶動一大批人就業。


舉例:旅遊資源豐富,農民就可以在家門口搞民宿、或者到景區去打工,甚至還有哈薩克牧民學會開三角翼。旅遊的發達,帶動了一大批產業鏈,如農家樂、牧家樂、民宿、開旅遊商店超市等等,可以多渠道解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3、地理地貌決定。從地圖可以看出來,這三個區域,分別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距離內地城市比較遠,出門不是太方便,如新疆各地州要出疆打工,大多數要坐車到烏魯木齊,再倒車到內地,來回坐火車(農民工坐飛機坐不起啊),要近一百個小時,出行成本比較大。



如從烏魯木齊去重慶,坐火車要48小時,來回96小時,如果從阿克蘇等地到吐魯番倒,來回就是100多個小時。北疆城市要去內地,必須到烏魯木齊倒火車,如果去重慶,就是100多小時。


又如,深圳是打工人員聚集的重要城市,烏魯木齊到深圳的火車,同樣需要48個多小時,來回96個多小時,如果從地州走,就更遠了,時間更長。

4、國家大力扶持。像新疆、西藏等地,有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援疆企業的支持,在一些縣鄉和村鎮裡開起了服裝廠、鞋廠,農民直接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沒有必要再遠離他鄉打工掙錢了。

5、河南四川安徽人能吃苦。尤其是河南、四川人,吃苦精神,全國少有,全國各大城市,收廢品的,基本為河南人,我們家周圍廢品收購站,基本是河南人開的。其他如工地,大多數四川人,烏魯木齊這幾天30多度,但四川人工地上冒著烈日干活,即便汗流浹背,依然乾的起勁,這說明河南人、四川人特能吃苦。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西藏青海新疆都屬於少數名族。他們都有本名族的語言體系,因為地處偏遠,相對比較落後,導致文化教育程度有點偏低。所以他們不是不想出來,是條件限制無法出去。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蘭州牛肉拉麵和新疆切糕和大棗核桃,西藏更是封閉,我聽到最多的就是冬蟲夏草。具體我來從以下6個方面來談談。

1.交通。受宗教影響,新疆人還好一點,生活的過度區也比較多,寧夏,蘭州等。而西藏交通不便,出行較困難,不過自從鐵路開通,確實也方便了很多。但進藏的多,出藏的少。

2.宗教。維吾爾和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這種歸屬感在全國可以找得到一些。而藏族屬於藏傳佛教,信仰很虔誠,所以藏族的佛教在內地很難找到較強的歸屬感,而且佛教也會講究落葉歸根,教派的不同,宣傳的很多東西也是不一樣,對人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

3.飲食。新疆人飲食大家還能接受,口味雖然獨特但是味道大眾!所以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生活,相對在各地可以實現。而藏族的飲食習慣具有很強地域性,一般的內地人士是無法接受的。

4.漢化程度。去過新疆的朋友會理解,新疆漢化程度很明顯,一方面因為交通,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國家的定位和區域的發展,而且新疆有較為發達的農業,棉花,瓜果,還有資源等。而西藏,交通非常不便而畜牧業的區域性很強,內地人進入也比較難,所以漢化程度較慢,得到的消息和視野也就不同了。

5.生活環境。新疆人海拔和氣候和北方的生活環境較為相似。而西藏屬於高海拔地區,生活環境與其他地方有著本質區別,所以生活環境比較受侷限。

6.教育程度。教育對一個民族來說事很重要的,能影響一個民族的發展就是需要認知和眼界。所以走出去和走進來,這得益於一個人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程度,所以拋開其他的大因素,個人是很重要的!

而安徽河南四川漢人居多,教育和文化背景差不多都是互通的。交通更是便利,條條道路通羅馬。所以說出來打工不需要適應,揹包走就可以了。飲食文化更是差不了太多,只是在口味的鹹淡上有點不同,沒有什麼忌諱的幾乎什麼能吃的都吃。所以說外出的就很多啦!


唔覺


首先我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我覺得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祖國的大後方不是高原雪山,就是戈壁荒漠,自然條件特別惡劣,加上交通不便,居住在青藏高原和新疆的都是些少數民族,受教育水平又很低,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後,各種競爭又不是特別厲害,所以這裡的人們過著很悠閒的傳統生活。

其次人口特別少,青海72萬平方公里生活著590多萬人口,西藏120萬平方公里生活著330萬人口,新疆150萬平方公里生活著2300萬人口,三個省面積加起來就佔中國三分之一了,總人口才3220多萬人口,實在是地廣人稀,就算是這些人全部出去打工,分散在全國那也沒有幾個,更何況我們這裡的少數民族受生活習慣,宗教影響,文化技能不高等都不願意出去打工。

最後呢,現在國家對我們邊疆少數民族有很多優惠補助政策,國家鼓勵當地創業致富,這邊的農牧民就很少出去了。謝謝





青海老杜


結論

造成這種現象(西藏、新疆、青海出來打工的這麼少,安徽、河南、四川出來的這麼多)的原因有三:一是人口數量;二地域原因;三是思想觀念。具體的一起來分析一番看看是否說的有道理,跟您想象的一樣請點個贊支持一下。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留言一起交流學習。

1、人口數量。

我們可以看看西藏、新疆、青海這三個地方都是屬於西北偏遠地區,雖然所屬的面積很大,但卻人煙稀少。西藏的面積是122.84萬平方千米,人口為317.55萬人。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166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六分之一,人口是2298.47萬人。青海面積為72.10萬平方公里,人口是593.46萬。安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人口為6254.8萬人。河南面積16.7萬平方千米,人口9559.13萬人。四川面積48.6萬平方千米,人口為8262萬人。一對比你就知道了。西藏、新疆、青海地方大,人口相對較少;每家每戶的土地資源等都比較充足,在家鄉發展就可以了。而安徽、河南、四川三省,地方小,人口又多,難免分出現很大的競爭,所以多到大城市去打工去了。

2、地域原因

我們出來打工都是往大城市北上廣深這些城市去發展去找工作。而西藏、新疆、青海太偏遠了,離得北上廣深幾千公里遠,要出遠門打份工,很多當地人都望而止步了。而安徽、河南、四川則不同了,交通方便的多,而且離北上廣深這些城市也更近。很多生活習慣習俗也不會相差太遠。要適應起來也容易些。像飲食這些都可以接受。

3、思想觀念

西藏、新疆、青海離得大城市太遠,保留了很多他們各自的傳統思想。在家小耕小作過個悠閒舒適的小日子就比較滿意了。而安徽、河南、四川這些地方,由於家鄉人口多競爭大,就想到機會更多的大城市去拼一下,闖蕩出一片新的天地。即便是離開家鄉能在大城市立足,買房安家也是非常樂意的。

我們生活在社會上,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地域、環境、競爭等等因素讓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只要能快樂的生活,在哪裡都一樣。


用戶3125584333


1、西藏和青海都是同屬青藏高原地域。歷來為雪域藏區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響,加之地域遼闊,交通閉塞,信息不暢。千百年來習慣了安穩和自成一體的藏文化圈生活習慣。

2、青海,西藏兩省區地廣人稀,資源富集,人均佔有資源豐富,傳統的畜牧業每家每戶下來產值也不變內地人低。像犛牛,蟲草等資源是他們一年的重要收入。

3、青海、西藏享受著很多國家的少數民族,邊遠地區的優惠扶持政策,本身域內人口就少,基本呈現的是流入人口大於流出人口。

4、安徽、河南、四川都是人口在一億左右的大省和漢文化高度發達的省份,人多地少,人均佔有資源低,同時人的思維又比較活,不拘泥於一地一事,在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時,他們選擇了外出其他先發展的地區尋找就業機會。開始都是自發性的,家族式的外出打工。

5、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全國均衡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安徽、河南、四川各自也在快速發展,引進,承接了一些沿海的產業轉移項目,像四川、合肥、鄭州為代表的省域首位城市發展迅速,吸引著很多這些省份打工的人員迴流就業發展。


微點打源


因為人多,而且當地經濟欠發達,人多是最主要原因,經濟欠發達是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

西藏、新疆、青海出來打工的人少,也是因為這幾個地方本身人口就比較稀少,再就是這幾個地區經濟欠發達,人們的生活理念也相對比較落後。

你所生活的城市和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你對生活的思維和工作的態度,有人喜歡小城安逸,有人喜歡大城的燈紅酒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前,很多人都願意待在小鎮,小縣城,很少有人遠赴他鄉去打工掙錢,但最近幾年,大城市的流動人口每年都會給一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四川省人口8262萬、安徽省人口6195.5萬、河南省人口9532.42萬,而西藏人口330.54萬、新疆人口2398萬、青海省人口593萬。

很明顯,這幾個地方的人口差距非常大,而且都是成倍的距離,一個地方的就業始終是有限的,人口過多必然工作分配不均,所以只能外出打工,這是一個必然現象。

廣東省是中國流動人口大省,也是一直以來外來人口的務工大省,而外來人口也均是以四川和河南為主。

一直以來,四川和河南是兩座外出務工大省,人口是最重要的原因,再者就是這兩個省份的部分地區經濟欠發達,其實外出打工更多是現實生活的無奈。

我相信,其實每一個人都願意待在家鄉工作生活,但是為了生計只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有多少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為了生活。


城事觀


從目前本人生活的周邊區域,以及所瞭解的地方來看,題目中後三個省份自然不必說,前三省中新疆有一部分維族人在外,主要從事燒烤或者賣切糕的較多,也有一部分由政府組織的勞務外出,在廣東的工廠打工,但西藏和青海外出務工真得很少見過。這六省外出務工人數差異大主要原因是人均資源差異大。

根據2017年各省統計公報數據,當年上述幾個省人口排名如下:西藏人口330.54萬人,新疆人口2398.08萬人,青海593.46萬人,安徽6195.5人,河南9532.42人,四川8262萬人。其中前三個省在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中(包括港澳特別行政區,不含臺灣地區)排名是32、31、25名,而後三個排名則是8、3、4名,完全是人口小省與人口大省兩個極端。

從當前全國外出務工情況看,目前我國人口大範圍流動主要是農村地區,也就是農業人口占據主要成分,西藏、新疆、青海主要以少量農業和大量牧業為主,安徽、河南、四川則以農業為主。

根據一份2013年的統計排名,當年上述省區耕地面積如下:西藏542.4萬畝,新疆6186.9萬畝,青海814.05萬畝,安徽8595.3萬畝,河南省11889.6萬畝,四川8921.1萬畝。

人均耕地情況:西藏1.64畝,新疆2.58畝,青海1.37畝,安徽1.39畝,河南省1.25畝,四川1.08畝。從人均耕地對比,看起來除新疆多一點外,相差似乎不多。但前三個省比後三個省還有一個巨大的資源未統計,那就是可放牧的草場。

這是一張全國草原分佈圖,西藏、新疆、青海三省一片翠綠,四川西北部有部分綠色,安徽和河南就基本沒有了。其中西藏12.3億畝,新疆8.55億畝,青海5.46億畝,四川3.15億畝。

這就可以看出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牧業資源有多豐富了,雖然可利用牧場不一定有這麼多,但由於總量巨大,依然十分可觀。而四川雖然也有不小的草場,但川西北佔了2.45億畝,佔四川總人口大部分的成都平原和東南部基本沒有。

由於人均資源差距相當大,所以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農村人口基本在本地就可以實現就業,而不需要外出務工,而安徽、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則因為耕地資源有限,不得不外出賺取務工費。

當然民俗信仰等原因也導致西藏、新疆、青海農民和牧民不愛離鄉。這幾個省多為民族區域,少數民族人口多,長期生活在邊疆地區,且均有比較固定的宗教信仰,比如說西藏和青海主要信仰藏傳佛教,新疆地區較多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區域由於宗教活動場所比較集中便利,本地人更喜歡在當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