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刑场里的“菜市口”,北京人都绕道走,为何影视剧中频频出现?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真不小的,它像一个老人,经历着几朝几代的宫廷变换,历史改变。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独特的不同意义。

地铁好几条线路上也可以到达,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四号线。每每到了菜市口新一站,我的天,人群简直是蜂蛹而至。你不站着不动都是被推着走的。而且菜市口周边都是消费高层人群,住户也是算“小土豪”类型的。

在北京,胡同很多,街口很多,这这随随便便就可以说出无数个,在这里头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在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在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在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它之前是专门杀人的地方,也就是是刑场,what?你是不是一脸懵逼。听着如此接地气生活派的地方。以前竟然是刑场? 是的,这里曾经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被砍头,清朝把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期的西四牌楼移到了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每年在冬至之前都会把那些定为秋后问斩的死刑犯进行砍头。犯人在天不亮的时候就要被推入囚车。经过宣武门以后,到达菜市口,一个个从东到西排排队列好。你不知道的是犯人头被砍下来以后,会挂在大街中间的桩子上示众!让百姓们都可以看到,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这个咱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犯了罪的犯人在刑场上,一到时间,监斩官把一斩首的牌子一扔,侩子手就挥刀了。

菜市口杀的名人,还不是从拖着大辫子的满清王朝开始。传说在这里第一个掉脑袋的是南宋丞相文天祥。那时候菜市口还不叫菜市口,叫柴市口——也就是卖柴火的地方,后来几经演变由卖柴变成了卖菜,就叫菜市口。除了丞相,还有清朝著名的人物也丧命如此。“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没想到是在这里被砍头的。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

那为什么非要把犯人带到这砍头呢,其实就是所谓的“杀鸡给猴看”,古代选择在闹市对死刑犯斩首多是起杀一儆百的目的,可以对围观的老百姓起到警示、震慑的作用,清朝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来往的老百姓众多。另外京城内住的都是大都是王公贵族。在内城杀头这么不吉利的事显然不会得到同意。只好在外城,但又不能离内城太远。所以就只好选在离内城很近的菜市口。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刑场后来也被转移。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但是缺很少有人知道菜市口的故事。

以上就是关于菜市口的内容啦,各位小可爱们你们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